■蔡斌偉 ■廈門市湖里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福建 廈門 361000
(1)梁、板模板采用18mm厚膠合板,木龍骨采用50*100mm木方,木方與夾板接觸面及對面必須刨平,確保其斷面一致。模板接縫必須嚴密,防止漏漿。
(2)固定膠合板的木龍骨接頭應相互錯開,木龍骨搭接長度不小于外龍骨間距的2倍。
(1)鋼管扣件模板支撐系統
(2)支撐系統的立桿、縱橫水平桿及剪刀撐等桿件均采用?48*3.0mm鋼管和?48*3.0mm扣件搭設。
(3)立桿頂端采用可調托座,底端擱置在鋼筋混凝土底板(或樓板)上時底部采用墊板,U型可調支托內放置100*100mm木方。
(1)支設立桿的地基應平整堅實。當立桿落在樓面時,樓面下應采取可靠的支頂措施。
(2)立桿接長必須對接,嚴禁搭接。立桿步距不應超過1.5m。
立桿頂部應采用可調頂托受力且其螺桿伸出鋼管頂部不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桿鋼管內徑的間隙不大于3mm,安裝時保證上下同心。
鋼管的初始彎曲率不大于1/1000。
(3)架體必須連續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和水平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
架體四邊與中間沿縱、橫向全高全長從兩端開始每隔四排立桿應設置一道剪刀撐。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應小于6m,斜桿與地面傾角應在45度~60度之間,跨越立桿最多根數為:45度時7根,50度時6根,60度時5根。剪刀撐斜桿與立桿或水平桿的每個相交處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
架體兩端與中間沿水平方向全平面每隔四排立桿從頂層開始向下每隔2步應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
(4)立桿、水平桿、剪刀撐斜桿的接頭應錯開在不同的框格層中設置,兩根相鄰立桿的接頭不應設置在同步內,同步內隔一根立桿的兩個相隔接頭在高度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至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1/3;模板支撐體系桿件不得與外腳手架、卸料平臺等連接。
(5)所有的節點必須都有扣件連接,不得遺漏,扣件的擰緊扭力矩應控制在45~60N.M之間。
(6)掃地桿、水平拉桿應采用對接,剪刀撐應采用搭接,搭接長度不小于500mm,并采用2個旋轉扣件分別在離桿端不小于100mm處進行固定。
(7)當層高在8~20m時,在梁板下第一步距兩水平拉桿中間應加設一道水平拉桿。
(1)鋼管及扣件的要求
①鋼管:統一選用Ф48×3.0鋼管。鋼管使用前必須經檢查無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等。鋼管應有產品合格證、質量檢驗報告,鋼管表面應平直光滑;彎曲、壓扁、嚴重銹蝕的鋼管不得使用。
②扣件:采用標準扣件,主要有直角扣件、對接扣件和旋轉扣件三種。扣件必須經檢查無脆裂、變形和滑絲等。扣件應有規范要求的相關證明材料。有裂縫彎曲的嚴禁使用,出現滑絲的螺栓必須更換。
③U型可調支托使用前應檢查是否嚴重銹蝕、無彎曲變形以及裂紋等。
(2)高大模板工程支撐系統的材質必須采用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嚴禁采用鋼、木或鋼竹混搭。支模架所選用的鋼管、扣件等材質應當符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程》(JGJ162-2008)的要求,并具有產品合格證,搭設前應進行選材,并經現場專業監理工程師查驗合格后方可使用,嚴禁使用銹蝕、變形、斷裂、脫焊、螺栓松動或其它影響使用性能的材料。
(1)扣件鋼管支撐系統
施工放線→第一層支撐架體→立桿垂直度校正→掃地桿搭設(再次校正立桿垂直度)→逐層搭設架體(每層都校正立桿垂直度)→由上而下逐層拆除。
(1)技術負責人應按規范和施工方案要求向搭設和使用人員做好技術(安全)交底;施工前認真編制質量交底內容,突出重點、難點及控制要求,有可操作性,并及時對班組進行交底。
(2)對搭設模板支撐的所用的鋼管及扣件進行檢查和確認,禁止不合格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對重復使用的材料做好維修和檢查工作;
(3)模板支撐在安裝前應在樓面或地面彈出支撐系統的縱橫方向位置線,并進行抄平,墊板、底座安放位置要準確。
(4)嚴格控制平面軸線的放線,并認真做好復核工作。
(5)嚴格控制樓層模板標高,加強該部位的技術復核,以保證樓板底面的標高和平整度。
(6)安裝上層模板和支架時,下層樓板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上下立柱應對齊。
(7)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為跨度的1/1000~3/1000。
(8)周邊拉接:柱、墻板與梁板混凝土分二次澆筑,模板支架與施工區域內及周邊已具備一定強度的構件(墻、柱等)通過連墻件進行可靠連接。
(1)立桿
①立桿間距:由于梁與梁、梁與板之間荷載差異較大,立桿間距一個方向相同,另一個方向梁下加密。
②立桿接長:立桿接長時,必須采用對接扣件連接,相鄰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步內,且對接接頭沿豎向錯開的距離不宜小于500mm,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不宜大于步距的1/3。
③上段的立桿與下段的立桿不得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2)水平桿
①步距:1.2~1.5m,每步的縱、橫向水平桿雙向拉通。
②搭接要求:水平桿接長應采用對接扣件連接。對接必須符合下列規定: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根相鄰縱向水平桿的接頭不宜設置在同步或同跨內;不同步或不同跨兩個相鄰接頭在水平方向錯開的距離不應小于500mm;各接頭至最近主節點的距離不宜大于縱距的確1/3;
③主節點處水平桿設置:主節點處必須設置一根橫向水平桿,用直角扣件扣接且嚴禁拆除。主節點兩個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應大于150mm。
(3)掃地桿設置:模板支架必須設置縱、橫向掃地桿。縱向掃地桿應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200mm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當立桿基礎不在同一高度上時,必須將高處的縱向掃地桿向低處延長兩跨與立桿固定,高低差不大于1m。
(4)可調托座:可調托座底部的立桿頂端應沿縱橫向設置一道水平拉桿。梁底立桿按梁寬均勻設置,其偏差不應大于25mm,調節螺桿的伸縮長度不大于200mm。
(5)剪刀撐:包括兩個垂直方向剪刀撐和水平方向剪刀撐三部分組成。
滿堂腳手架在外側周圍設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中間在縱橫向每隔10m左右設置由下至上的豎向連續式剪刀撐,寬度4~6m,并在剪刀撐部位的頂部、掃地桿處設置水平剪刀撐。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為45°~60°。
(1)砼澆筑方式。
①地下室頂板:周邊外側在汽車泵覆蓋范圍內采用汽車泵進行澆筑,中間區域采用地泵接水平管進行澆筑。
②地上部分:主要采用汽車泵在外側澆筑,個別汽車泵覆蓋不到的區域采用地泵接水平管進行澆筑。
(2)砼施工過程中,特別是水平管澆筑砼時必須注意砼堆放高度,從水平管中出來的砼必須及時攤鋪開,避免在局部位置產生過大集中荷載。在砼澆筑過程中項目部安排專人現場監督。
(3)砼施工過程中需安排專人看護支撐體系,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停止砼澆筑,在檢查無事后方可進行繼續澆筑。
(4)對于超過1.5m高度的大梁,嚴禁一次澆筑至頂標高,先澆筑一半,待砼接近初凝時在澆筑另一半。
(1)在準備模板工程拆除時,結構構件強度必須達到方案規定的拆除強度,現澆混凝土結構的模板拆除時的混凝土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和GB50204-2002中表4.3.1中要求。并符合《建筑施工和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和《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程》(JGJ162-2008)的要求。拆除方案必須經項目技術負責人和總監理工程師審批合格后,方可實施模板拆除作業。

底模拆除時的砼強度要求
強度試塊以現場同條件養護試塊為準。
(2)模板拆除應當嚴格按照方案實施,劃出警戒區域,設置警戒標志,專人監護,嚴禁拋擲鋼管和扣件,嚴禁在支模架下通行和作業,嚴禁作業人員上下攀爬。
(3)運至地面的鋼管、扣件應及時按規定進行外觀質量檢查、整修與保養,剔除不合格的鋼管、扣件,按品種、規格隨時碼堆存放。
(4)拆除腳手架時,應設置警戒區和警戒標志,并由專職人員負責警戒。
(5)腳手架的拆除應在統一指揮下,按后裝先拆、先裝后拆的順序及下列安全作業的要求進行:
(6)腳手架的拆除應從一端走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層地進行;(7)同一層的構配件和加固件應按先上后下,先外后里的順序進行,最后拆除連墻件;
(8)在拆除過程中,腳手架的自由懸臂高度不得超過兩步。
(9)連墻桿、通長水平桿和剪刀撐等,必須在腳手架拆卸到相關的管架時方可拆除;
(10)工人必須站在臨時設置的腳手板上進行拆卸作業,并按規定使用安全防護用品;
(11)拆除工作中,嚴禁使用榔頭等硬物擊打、撬挖,拆下方的連接棒應放入袋內,鎖臂應先傳遞至地面并放室內堆存。
本工程高大支模施工方案符合國家建設部建質【2009】87號文《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的規定要求,通過了專家論證。搭設過程嚴格按照施工方案施工。施工過程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采用了穩定、可靠地加固措施,按施工方案統籌安排,統一布置,責任到人,做到技術措施、應急措施到位,最終混凝土成型質量較好,支架穩定,支架基礎沒有發現下沉及開裂現象,從而保證施工質量安全。
[1]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JGJ130—2001).
[2]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有關規定.
[3]廈門市建設工程高大模板施工安全管理暫行規定.
[4]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術規范(JGJ162—2008).
[5]建筑施工高出作業安全技術規范(JGJ180—91).
[6]建筑施工扣件式鋼管模板支架技術規程(DB33/1035—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