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國稅局收入規劃核算處
按照我國分稅制財稅體制,地方可用財力指地方政府可以支配用于安排地方各項財政支出的財政資金總和,包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稅收返還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等。全區國稅系統組織的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和企業所得稅等稅收收入主要通過直接入庫、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三種形式轉化成為地方可用財力,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財力保障。
直接入庫公共財政預算收入貢獻情況分析
公共財政預算收入指通過一定形式和程序有計劃地籌措歸地方政府支配的收入,包括各項稅收收入和非稅收入。其中,稅收收入是指國內增值稅的 25%部分(含2013年8月1日以后新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收入100%部分)、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40%部分、地方稅收。
2013年,我區國稅系統組織稅收收入1105.4億元,直接形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76.5億元,占當年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19.5億元的16.1%。其中,國內增值稅25%部分為188.6億元(含2013年8月1日以后新增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收入7.2億元),企業所得稅40%部分為87.9億元。
2001年至2013年,全區國稅系統組織稅收收入6656.7億元,直接形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58.4億元,占當期全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861.4億元的18.7%。13年間,全區國稅系統組織稅收收入直接形成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由15.7億元增長到276.5億元,平均增速為27.0%。
稅收返還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貢獻情況分析
稅收返還收入是指1994年分稅制改革后一種新的、特有的財政補助形式,為保證地方既得利益,對原屬于地方的收入上劃為中央收入部分,中央給予地方補償。包括增值稅和消費稅“兩稅返還”、所得稅基數返還、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其中,“兩稅返還”是指1994年分稅制改革實行按稅種劃分收入的辦法后,原屬地方支柱財源的“兩稅”收入(增值稅收入的75%和消費稅的100%)上劃為中央收入,由中央給予稅收返還;所得稅基數返還指以2001年為基期,為保證地方既得利益,如果按改革方案確定的分享范圍和比例計算出的地方分享的所得稅收入小于地方實際所得稅收入,差額部分由中央作為基數返還地方;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是指2009年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后,中央因改革形成的財政收入(新增成品油消費稅連同由此相應增加的增值稅),扣除中央本級安排的支出、補貼和補助支出以后返還地方的部分。
轉移支付收入包括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和專項轉移支付收入。其中,一般性轉移支付收入是指中央財政依據地區稅收能力指數與全國平均稅收能力指數之差,將財政資金轉作地方政府財政收入的一種補助形式。專項轉移支付收入是指中央財政為實現特定的宏觀政策目標,以及對委托地方政府代理的一些事務進行補償而設立的專項補助資金。稅收返還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均來自中央財政收入。而中央財政收入主要來源是上劃中央稅收收入,包括國內增值稅75%、國內消費稅100%和所得稅60%的部分等。
2013年,全區稅收返還收入130.3億元,其中,增值稅和消費稅返還75.1億元,所得稅返還10.7億元,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44.44億元;轉移支付收入1647.6億元,其中,民族地區轉移支付收入81.8億元。
2001年至2013年,全區稅收返還收入1071.6億元,其中,增值稅和消費稅返還724.4億元,所得稅返還125.0億元,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稅收返還222.2億元;轉移支付收入9736.4億元,其中,民族地區轉移支付收入471.5億元。(注:以上轉移支付收入數據來自于自治區財政廳,明細數據只有民族地區轉移支付收入,其他具體項目不詳)
按照現行財稅管理體制,我區可用財力中的稅收返還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財政部以全區國稅完成上劃中央稅收為前提進行撥付,而且撥付額遠大于上劃中央的稅收。就是說,全區國稅完成上劃中央稅收也是全區可用財力。2013年,全區國稅上劃中央稅收828.9億元,占當年全區可用財力3497.4億元的23.7%;2001年至2013年,全區國稅上劃中央稅收累計4998.3億元,占全區可用財力19669.4億元的25.4%。另外,2001年至2013年,全區財政支出累計20310.7億元,大于全區可用財力累計19669.4億元,彰顯了中央財政對我區可用財力的支持力度以及國稅收入因素在爭取新增轉移支付收入中顯示出較大的影響力和重要性。
綜上所述,國稅部門組織直接入庫的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上劃中央稅收,都是自治區可用財力。2001至2013年全區國稅系統組織的稅收收入累計形成地方可用財力6656.7億元(上劃中央稅收4998.3億元,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58.4億元),國稅收入對地方可用財力的貢獻率平均達到33.8%,同時為自治區爭取國家財力支持奠定了堅實基礎。13年間,自治區累計取得的國家稅收返還收入和轉移支付收入10808.0億元,占地方可用財力的54.9%。
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進一步佐證了國稅收入對地方財力的貢獻
為保證中央對地方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資金準確及時到位,財政部每年對各省區以地方上劃中央增值稅、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為基礎核定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具體做法,各省區人民銀行國庫分庫“中央預算收入日報表”中,本日收入的“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發生數,乘以核定的資金留用比例,從“中央預算收入日報表”中的“返還性收入”科目中劃出,轉入“省級預算收入日報表”中的“返還性收入”科目。各地可在核定的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之內直接支配返還性收入。
2010年財政部核定我區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為93%,2011年為83%,2012年為82%,2013年提高到95%,進一步佐證了國稅收入對全區地方可用財力的貢獻度。
由此可見,作為國稅部門,雖然一直被視為“中央軍”,但實際上也擔負組織地方財力的重要使命,是促進自治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力量,為地方財政收支平衡、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