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生
江蘇興化臨城鎮58歲的農民王大伯,6年前莫名奇妙得了一種“怪病”,起初每天發作性四肢小抽動,形如“舞蹈”,每次5~10分鐘自行終止。在當地縣醫院做了腦電圖和磁共振,沒發現任何異常。3年前,王大伯四肢顫抖越發厲害,吃飯雙手端不起飯碗,發作時走路會突然摔倒,有時夜間睡覺時突然發作,王大娘和子女會連夜送他去醫院急診,服用安定或輸液能緩解。到了2013年底,王大爺全身抖動,搖頭晃腦,吃飯喝水要一個人穩住頭,一個人往嘴里喂,家人還發現王大爺怕熱、多汗,日漸消瘦,體重減少了近15公斤。這期間家人帶著王大爺去了南京、上海等多家腦病專科醫院,或門診或住院以“舞蹈病”“帕金森病”等治療都沒見起色。
王大爺經人介紹住進了我院內分泌科。主治醫生經過仔細問診、查體、觀察病情,除給患者做了抽血化驗和頭顱磁共振等檢查外,還進行了甲狀腺穿刺涂片和抽取腦脊液化驗檢查。結果發現王大爺的“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大于600單位/毫升(正常參考值為34單位/毫升),而腦脊液的壓力和生化檢查均正常,腦電圖、甲狀腺超聲檢查也未發現異常。經神經內科、同位素室等科專家會診,排除了炎癥性、代謝性、血管性和中毒可能引起的相似癥狀之后,患者被診斷為“橋本腦病”。經大劑量皮質激素沖擊治療,5天后王大爺睡了6年來第一個安穩覺,并且能自己端碗吃飯喝水。根據治療方案及時給患者遞減激素用量,維持治療一個月出院。出院1個月后復診,王大伯像換了個人似的,神采奕奕,滿面紅光。不但生活完全自理,還能做家務,照顧小孫子。
橋本腦病是一種因自身免疫反應累及中樞神經系統而產生的罕見病,各種年齡段都可以發病,臨床表現也五花八門。大致分為兩大類型,一為伴有局部癥狀的卒中樣或癲癇樣發作型;一為進行癡呆及精神癥狀型。其他表現有震顫、肌肉陣攣、癲癇發作、椎體外癥狀以及小腦共濟失調等,臨床診斷率一直很低。所以,提高對橋本腦病的認識和警惕,在基層醫院臨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義。當遇有難以解釋的腦病時,即使病人沒有甲狀腺病史,也應及時檢驗抗甲狀腺抗體,及早明確診斷。多數病人對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反應良好。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