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本浩
豆腐是我國西漢煉丹家、淮南王劉安發明的綠色健康食品,至今已有兩千一百多年的歷史。民間素有“金秋豆腐似人參”之說。中醫認為,豆腐性味甘、涼,入脾、胃、大腸經,有補脾益氣、健脾利濕、清熱解毒之功。對病后體虛、氣短食少、乳汁分泌不足、腎虛小便不利或小便短而頻數、淋濁、脾胃積熱、痤瘡粉刺、口干咽燥、肺熱咳嗽、脘腹脹滿、痢疾等甚效。現代醫學認為,豆腐高蛋白,低脂肪,具有降血壓、降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老幼皆宜,是養生攝生、益壽延年的美食佳品。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豆腐保健食療湯,供讀者選用。
豆腐苦瓜湯豆腐400克,苦瓜150克,瘦豬肉100克,黃酒、醬油、麻油、精鹽、味精各適量。豬肉剁成末,加小磨油、醬油、水生粉腌10分鐘。生油燒熟略為降溫,下肉末煸炒,入苦瓜片翻炒數下,倒入沸水,推入豆腐塊,用勺劃碎,調味煮沸,著薄芡,淋上麻油。此湯色澤綠白,入口微苦,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暑、通利胃腸的功效。適用于夏季暑癤、痱子、痤瘡、夏季熱等病癥,亦可解酒毒。
豆腐鮮蘑湯豆腐400克,鮮蘑菇150克,蒜1瓣,蔥花、姜片、精鹽、油、味精、胡椒粉各適量。鮮蘑菇切丁,豆腐沸水燙后切小薄片。油燒至六成熱,爆香蒜丁和姜末,入蘑菇丁煸炒,加清水煮沸,倒入豆腐片,調味,再煮沸,倒入勾薄的透明芡,并撒上蔥花、胡椒粉,澆上麻油。此湯味道鮮美,質嫩爽滑,具有消脹利水、寬中益氣、清熱開胃、補益強身的功效。適用于肝炎、哮喘引起的四肢、頭面水腫,也可用于白細胞減少癥。
豆腐紅莧湯豆腐400克,紅莧250克,蒜1瓣,姜片、麻油、味精各適量。油燒熱,爆香姜片、蒜茸,倒入切碎的紅莧翻炒,加水煮沸后,投入小豆腐塊,再沸時調味,淋上麻油。此湯清香味鮮,質嫩而滑,具有清利濕熱的功效。適用于濕熱蘊結引起的小便不利、澀淋不爽、水腫、血尿等。
豆腐山藥湯豆腐400克,山藥200克,蒜1瓣,醬油、麻油、蔥花、精鹽、味精各適量。山藥去皮切丁,豆腐沸水燙后切成丁,花生油燒至五成熱,爆香蒜茸,倒入山藥丁翻炒,加水煮沸,倒入豆腐丁,調味,再煮沸,撒上蔥花,淋上麻油。此湯色白味鮮,松嫩滑口,具有清熱利濕、健脾利尿的功效。適用于體弱脾虛引起的四肢、頭面水腫,遺精,白濁帶下,子宮下垂,小便頻數,腰膝無力,等,亦為家庭保健延壽之常用湯。
豆腐肉丸湯豬腿肉150克,豆腐500克,雞蛋2個,洋蔥頭50克,蒜頭1個,黃酒、胡椒粉、精鹽、味精各適量。豬肉剁成肉末,加豬油炒過的洋蔥末、黃酒、精鹽、胡椒粉、蛋液、生淀粉拌成肉茸,做成小丸子,以溫油煎黃。油熱爆香蒜茸,下豆腐丁加水煮沸,加入丸子再煮3分鐘起鍋,佐餐食用。此湯滋養五臟、潤滑肌膚、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助長發育。
豆腐香果湯豆腐500克,胡蘿卜400克,香菇100克,蘋果200克,嫩筍、大青豆少許,精鹽、味精、姜末、濕淀粉、熟花生油各適量。豆腐、蘋果、胡蘿卜、嫩筍、香菇洗凈,剁成碎末。鍋內放清水少許,加生姜、食鹽、蔥頭、青豆燒沸,再將豆腐、胡蘿卜、蘋果入鍋內煮30分鐘,然后加入香菇、嫩筍末,濕淀粉勾芡后起鍋食用。此湯具有補虛潤燥、健脾養胃之功效,適用于體質虛弱、肺燥干咳、口渴心煩、失眠多夢、口舌生瘡等癥。健康人常食有健美皮膚、抗衰防老、益壽延年的作用。
豆腐金針湯豆腐150克,金針菜50克,生姜、蔥頭、味精、胡椒、食鹽適量。將豆腐切片,金針菜水浸30分鐘后置旺火上煮至沸,入蔥頭、生姜、豬油、胡椒、豆腐略煮,放入味精調味,佐餐食用。此湯具有補氣、活血、養血、調經、通乳之功效,適用于氣血不足、月經不調或脾腎陽虛、四肢不溫、食欲不振和產后少乳、乳汁不通等癥。
豆腐泥鰍湯豆腐250克,泥鰍200克,蔥、料酒、姜、鹽、味精、胡椒等調料適量。豆腐切丁,泥鰍去內臟洗凈放入鍋中,加精鹽、料酒、姜、蔥、清水適量,清燉至五成熟時,放入豆腐和胡椒再燉至爛熟,放味精、麻油少許,佐餐食用。此湯有健脾養胃、清熱利濕之功效,適用于膽囊炎、膽結石、肝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癥。
豆腐魚頭湯豆腐250克,鯉魚頭1個,芡實30克,蓮米30克,芹菜少許,蔥、姜、精鹽、麻油各適量。鯉魚頭洗凈剁成小塊,放入湯鍋內,加入蔥、姜、清水適量,煮沸后撇去浮沫,芡實、蓮米放入熱水中浸軟去皮,加入湯中,再入豆腐、精鹽,淋上麻油,然后放入芹菜少許,稍煮片刻,佐餐食用。此湯有安神健腦、滋補延壽之功效,適用于神經衰弱引起的心悸怔忡、頭暈眼花、失眠健忘、盜汗自汗、神疲乏力、男子遺精、婦女帶下以及高血壓、高脂血癥、冠心病等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