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志國
看電視看出來的孤獨癥
暑假里,由于爸爸媽媽工作都很忙,便把5歲的曉露交由爺爺奶奶照顧。老兩口平時待在家里,大部分時間都是看電視來打發,這自然也成了曉露的“主要活動”。兩個月來,曉露越看越癡迷,時常小手攥著遙控器,小眼睛盯著熒光屏,只要是動漫節目,一律不放過,一坐就是半天,直看到神情倦怠,睡眼蒙眬,有時連吃飯都忘記了。爸爸媽媽慢慢感到不對勁,因為曉露漸漸對其他什么都不感興趣,變得越來越孤獨,不愿出門,不愿多說話,不關心周圍的事物,不喜歡接觸小朋友,對玩具不感興趣,有時候勉強出門,見了人也不敢抬頭。可不看電視,曉露就會焦慮不安,有時候還如醉如癡地模仿電視里的人物。
新學期開始了,曉露哭鬧著怎么也不愿意去幼兒園。爸爸媽媽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帶曉露來到心理健康中心。經診斷,曉露得了“兒童電視孤獨癥”。
兒童電視孤獨癥臨床有表現
兒童電視孤獨癥,通俗地說就是兒童因看電視而引起的孤獨癥。隨著電視機的普及,兒童電視孤獨癥患者日益增加,多見于3~7歲的兒童,在中小學生中也會出現。具體說來有如下臨床表現。
其一,每天長時間看電視,讓人覺得他們整天與電視為伴,而不關心周圍的事物,對玩具不感興趣,也不喜歡接觸小朋友,不讓看電視就會焦慮不安。
其二,看電視時不讓別人干擾,還時常模仿電視中人物的動作、語言,甚至把電視節目中的故事情節背得滾瓜爛熟,文不對題地應用于日常生活之中,有的還出現自言自語等反常行為。
其三,性格孤獨,缺乏生活經驗,缺乏學習能力,尤其缺乏閱讀能力,缺乏責任心,缺乏適應環境的能力,不能融入社會,情緒經常波動不穩。
兒童電視孤獨癥危害別小覷
一是兒童社會能力的發展受阻由于處在孤獨之中,常常忘記了他人的存在,陷入虛幻的情境之中想入非非。積累不了多少生活經驗,走出家門不會與他人交往,不知道怎樣對待周圍的事物,也沒有適應社會的能力。
二是兒童心智能力的發展受阻人類左腦主要負責抽象思維,右腦主要負責形象思維,閱讀時接受文字信息主要用左腦,視聽時接受圖像信息主要用右腦。電視視聽雖然也能聽到語言,但對觀眾來說最有意義的卻是圖像。因此,大腦左半球功能會受到削弱,降低文字閱讀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國外有研究發現,患了電視孤獨癥的兒童,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的矯治,將來難以像正常人那樣很好地生活。
家長要指導孩子正確看電視
一是制定合理規則跟孩子商量制定一個看電視的規則。如時間上一般每天限定在半小時到一個小時,個別日子可放寬一些;最好安排在晚上;看電視不能離得太近;最好不要邊吃飯邊看電視;早起后、睡覺前不看電視。
二是選擇適當內容幫孩子選擇與他們的年齡相適應的節目。比如動畫片、木偶片、兒童文藝節目、知識小品、智力競賽等。凡不適合兒童看的節目,家長應堅決不讓孩子看。
三是陪同孩子觀看父母應盡可能抽空陪孩子看看電視,還可以適當做些“旁白”,或者做些簡要提示。看完一個節目后,還可以與孩子討論一下節目的內容和含義。
第四是引向現實生活靈活機智地把孩子從電視節目引導到現實生活中來。比如,孩子看了根據童話書改編的電視節目后,家長可以引導他去看相關的圖書;看完《動物世界》之類的節目后,帶孩子到動物園實地參觀;等。
第五是增加戶外活動父母要盡可能和孩子在一起增加戶外活動。和孩子們一起游戲、散步、郊游、爬山、逛公園,給孩子提供廣闊的活動空間,使他們感受到,除了電視,生活中還有許多有趣的事物。從而拓展興趣,擴大活動范圍,促使孩子全面健康地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