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媛媛
志文是一名高三學生,為專心復習,由走讀改為住校。夜自習下課后,志文發現住校生們仍低頭看書,絲毫沒有回寢室的意思。志文心里想,怪不得住校生學習好一些呢,原來別人休息的時間他們也在復習,心里瞬間涌起了“浪費時間可恥可怕”的危機感。從此以后,志文也加入了夜自習后繼續學習的隊伍,直到教學樓熄燈才回宿舍。十一點宿舍熄燈,室友們陸續洗漱好上床睡覺,可是時間的危機感再次壓迫著志文的神經,他強打著精神,蒙著被子開著手燈繼續看書,規定自己不到一點不準睡覺。常常是看得字跡昏花、眼皮打架,暈沉沉睡去。這樣學習一段時間后,效果并不明顯,志文反而感到白天沒精神,精力沒法集中,記憶力也下滑了。雖然明白地在心中一遍遍告訴自己,夜里強打著精神復習沒多大效果,要好好休息,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學習,可一到夜自習下課,志文仍邁不起回宿舍的腳步,洗漱后也無法安心入睡,于是繼續在被子里開著手燈、強打著精神復習。一段時間后,苦不堪擾的志文終于敞開心扉,向心理老師訴說了心中的煩惱,老師說,他這是“晚睡強迫癥”。
晚睡強迫癥不鮮見
如今,像志文這樣強迫自己晚睡的人非常多。有的老人,白天忙了一天,晚上卻不愿意早早睡去,而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哪怕已經沒有喜歡的電視節目了,也要每個頻道按個遍,熬到凌晨一兩點,困得眼皮打架,才戀戀不舍地睡覺。許多學生和都市白領,常常在緊張忙碌的學習和工作之余,無視不堪的疲憊,繼續熬夜打游戲、上網、看書、看電影、聚會等,似乎不到深夜就睡不著覺。這些晚睡族一旦倒在床上,便呼呼睡到天亮,然而次日起床時倍感疲勞。這就是“晚睡強迫癥”的典型表現。
晚睡強迫癥屬強迫癥的一種,是以強迫癥狀為主的睡眠障礙,其特點是有意識地自我強迫晚睡和反強迫晚睡并存,二者發生強烈沖突,使患者感到焦慮和痛苦。患者體驗到觀念或沖動來源于自我,違反自己的意愿;雖極力抵抗,卻無法控制。病情遷延者可徹夜工作、學習或家務勞動,但效率低下。
晚睡強迫癥的心因
一是晚睡心理明顯帶有一層贖罪的色彩有些人對睡覺有一種莫名的罪惡感,認為睡覺就是浪費時間。有些人往往對自己白天的表現評價不高,到了晚上在愧疚感的責成下,借助熬夜對白天的工作進行補償。
二是對白天生活的無聲抗議晚睡族往往是白天勞累了一天,壓力很大,到了晚上需要依靠亢奮去除心理上的疲憊,疏散壓力,方能欣然入睡。
三是對睡眠的認識形成了習慣性誤區強迫性晚睡與失眠有本質區別。失眠是想睡睡不著,強迫性晚睡者則是逼著自己保持清醒。通常情況下,強迫性晚睡是一種心理需要。做事情一定要等到夜深人靜時,比如收拾房間、看雜志、搭配第二天上班的衣服等。此外,可能還有遺傳或其他因素的影響,這類人通常也會有睡眠障礙,容易加入到晚睡強迫癥的族群。
漸進改變晚睡習慣
晚睡一般指晚上11點以后入睡。但晚睡并不一定就是晚睡強迫癥。心理學定義上的強迫癥必須要符合兩個要素:一是發作的密度和長期性,另一個則是本人知道“我不應該這么做,但還是要這么做”。很多人事實上只是單純意義上的晚睡,并不是晚睡強迫癥。這樣的人無需太過于緊張,注意不要演變為晚睡強迫癥即可。
對于晚睡族來說,若改變晚睡的習慣,一開始會很困難,要學會慢慢地進行調整,養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每周讓自己的睡覺時間提前半小時。同時,盡量不要把工作帶回家里做,不要一直沉浸在壓力之中。只要堅持,時間久了,早睡早起的習慣就會固定下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