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君
摘 要:綠色建筑項目在節能環保方面有其突出的優勢,但也存在著巨大的潛在風險。目前,關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的研究還很有限。本文從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獨有的特點、要求及內容出發,構建了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論的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三維體系模型,闡述了體系的作用,以及三個維度之間的關系。
關鍵詞:綠色建筑項目 風險管理體系 全生命周期理論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000-00
1 引言
綠色建筑主要指的是在建筑的全部生命周內,使資源最大限度的進行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同時還可以更好的保護環境,并且減少污染,為人們踢狗更加健康、舒適與高校額使用空間,也是與自然產生相互和諧共生的建筑[1]。建筑項目具有復雜性、個別性、一次性和投入資金量大的特點,由此決定了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意義。綠色建筑相對于一般建筑的成本、工期、質量三大目標有了更多的目標延伸,包括環境保護、建筑耗能、建筑材料、地域性及室內舒適和安全等目標[2],管理目標的龐雜造成綠色建筑項目涉及的風險范圍擴大,風險性較一般建筑尤甚。
目前,國外對于綠色建筑的研究集中在成本、設計、技術、市場等方面;國內的研究則集中在內涵、相關政策、成本效益、評價標準等方面。對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1)針對綠色建筑的特點構建風險清單,代表性的有:美國Marsh[3]公司的綠色建筑團隊歸類的十大類風險,Zou[4]等人識別出影響綠色商業建筑的179個風險因素,Simon Rischmiller[5]建立42個因素的風險清單,以及國內學者建立的包含62項風險因素的風險清單;2)對綠色建筑風險進行評估,代表性的有:王景慧等[6]利用風險矩陣圖、問卷調查、專家打分對綠色建筑項目風險進行定性分析,張福生[7]、肖楠[8]、丁古麗[9]分別引入了ABC 分類法、模糊數學和灰色系統理論,建立綜合評價模型對綠色建筑項目風險進行評估。3)萬欣在其碩士論文中對綠色建筑項目風險分擔進行了相關研究。本文提出了綠色建筑項目三維風險管理體系的概念及要素,并進行了相關論述。
2 綠色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
2.1 綠色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
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是指在項目全生命周期內進行整體的風險管理策劃工作,對各階段的風險進行識別,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風險評價,分析風險的相關屬性,評估風險的總體影響,制定并實施規避風險的計劃,是一系列風險管理工作的集合。綠色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包括投資決策、設計、施工、運行和運行維護直至項目達到規定使用年限后報廢五個階段[10]。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從后到前依次增強,換言之,項目所處時間序列越靠前,風險管理對項目成敗的影響越關鍵。風險管理最為關鍵的階段——投資決策階段,其主要內容包括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技術評估等。下文建立的體系中將投資決策階段直接細分為其包括的三方面主要內容進行研究。綠色建筑項目全生命周期風險管理示意圖及其相互關系見圖1所示。
2.2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是指開發商在綠色建筑項目的全生命周期進程中,為了防止或減輕各種不利影響,保障項目的成功,在投資決策、設計、施工、試運行、運行維護等階段對項目實施的風險管理工作規劃以及風險識別、評估、處置和監控等工作及整個過程。根據我國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情況,這里將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主要內容分為以下五個方面:1)風險規劃;2)風險識別;3)風險評估;4)風險處置;5)風險監控五個階段。
2.3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系統復雜性
眾所周知,綠色建筑項目相對于一般建筑項目有其獨特的風險特點,這里將其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目標的延伸。相對于一般建筑項目的質量、成本、工期三大目標,綠色建筑項目有了更多的目標延伸,有室內舒適和安全、建筑耗能、環境保護、經濟性和地域性、建筑材料等目標。建設目標的擴展造成風險范圍擴大,必定將增加綠色建筑建設的風險性。第二,項目的初始投資高。從經濟屬性上,較一般建筑項目,綠色建筑項目的開發商要承擔更多的建設成本,國內綠色建筑的成本對比一般建筑成本的增量為 4%~16%。并且其屬于外部經濟型產品,其室內舒適度、保護環境等目標不能以經濟利益的形式反應出來,并且回收期較長,一般需要若干年,而長期目標實現的風險更大。除此之外,綠色建筑項目相比于一般項目技術更復雜,要求也更高,有可能會增加工時,延長工期,隨之而來的是成本的提高,導致項目的短期回報率低,增加項目風險。
綜上所述,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管理是復雜系統,需要參考復雜系統方面的概念和方法,對控制要素進行綜合分析、動態管理并提出應對措施,運用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風險管理,以求在同一框架的風險管理體系內進行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管理工作,達到降低或消除項目風險不利影響的目的。
3 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管理體系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體系,是指在項目從開始到結束的各個進程中,采用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實施等一系列管理手段,針對項目風險,由開發商建立的一系列管理方針和目標及其相互關系、相互作用的一組要素的總稱,即是對風險進行管理的框架和方針。
3.1 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體系
“霍爾三維結構”概念是由美國系統工程學家霍爾(A.D.Hall)提出的,在對系統工程、復雜系統的研究應用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方法。本文依照“霍爾三維結構”的結構形式,建立了一個由生命周期維、管理流程維和項目評價要素維組成的針對綠色建筑項目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在這一體系中,采用的管理工具和方法由三個維度相交叉形成的空間分布點來確定,所以工具的集合則組成成了風險管理的工具矩陣,見圖2所示。endprint
1)生命周期維
生命周期維是指綠色建筑項目從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技術評估,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到運行階段直至報廢的工作階段序列,是全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的動態時間關系的體現。沿生命周期維的變化,評價要素維和管理流程維就構成了“評價要素-風險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針對不同的項目目標,如質量、工期、成本、建筑耗能、環境保護、經濟性和地域性、建筑材料等,風險管理工作均按照同樣的風險管理流程進行,平面上確定的各個點對應的評價工具就各不同或各有側重了。隨著生命周期維的階段性變化,另外兩個維度的相互關系一目了然,便于依據生命周期的階段序列明確兩者的復雜性關聯,方便進行系統的風險管理工作,如圖2所示。
2)風險管理流程維
風險管理流程是指對綠色建筑項目實施風險管理的一般步驟,包括風險的規劃、識別、評估、處置、監控等工作。在實際的風險管理工作中,對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風險管理的工作流程是能有所刪減或者是側重。沿風險管理流程維的變化,評價要素維和生命周期維形成了“評價要素-生命周期”平面,反映的是: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風險管理目標的變化及其動態關系,如圖2所示。
3)項目評價要素維
一般來說,項目目標在項目立項之時便被確定了。值得注意的是,項目的不同階段,其目標是有所側重或不同的。沿評價要素維的變化,生命周期維和風險管理流程維構成了“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在綠色建筑項目的不同生命階段,風險管理均遵循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
3.2 三維要素的空間關系
管理體系中的三個維度構成了三維空間,分別又兩兩構成了“評價要素-風險管理流程”、“評價要素-生命周期”和“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流程”三個平面,而且空間分布又確定風險管理的工具矩陣。
此體系可看出: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為完成項目評價要素的相關內容,按照風險管理流程要求,需要相應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工具的支撐。具體風險管理方法包括:故障樹分析法、專家調查法、主觀評分法、人工神經網絡法、外推法和蒙托卡羅模擬法、SWOT 分析法、流程圖德爾菲法、故障樹分析法 (FTA)、灰色系統理論、敏感性分析法、馬爾科夫過程分析法、決策樹法、層次分析法(AHP)、模糊風險綜合評估等等。以上豐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構成了圖2中風險管理工具矩陣。風險管理矩陣的處理結果也將動態反映風險管理的階段性成果,可為風險管理進行系統全面的決策提供相關依據。
3.3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體系的作用
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成功即是有了一個進行風險管理的工作規劃和框架內容,本文針對綠色建筑這一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建筑類型構建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反映的是綠色建筑風險管理的工作方向、相關內容及其相互關系。具體有以下幾方面作用:1)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理論的豐富;2)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集成化管理;3)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的項目評價工作;4)有利于開展對項目開發商系統能力的評價工作。
4 總結
風險管理是對綠色建筑項目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據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內容、要求及綠色建筑項目的特點,建立了綠色建筑項目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說明了其構成的三維空間的相互關系和意義,對風險管理體系的作用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對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起到一定的參考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5;
[2] 安曉曉,王雪松.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和目標體系研究.見綠色建筑與建筑新技術發展國際會議暨中國建筑技術學科第12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2008,48~53.
[3] U.S. Marsh Green Building Team. Green Building[M] : Assessing the Risks.2009.
[4] ZOU, P. X. W.,FANG,D. P. & LOOSEMORE[M].2010b. 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Construction Projects:Including Case Examples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forth coming),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Press,Springer-Verlag GmbH.
[5] Simon Rischmiller. Managing risks in green retail building development[D].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2009.
[6] 王景慧,秦旋,萬欣.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因素識別與風險路徑分析[M].施工技術,2012(11):30~32.
[7] 張福生,林敏,劉明強,陳明珠.新農村建設中發展綠色建筑的風險與防范研究[J].生態經濟,2011(11):92~95.
[8] 肖楠,張巍.綠色施工方案策劃中的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J].價值工程,2008(7):125~128.
[9] 丁古麗,陳進.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綠色施工風險評價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09,24(2):182~185.
[10] 陳敬偉.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經濟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endprint
1)生命周期維
生命周期維是指綠色建筑項目從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技術評估,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到運行階段直至報廢的工作階段序列,是全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的動態時間關系的體現。沿生命周期維的變化,評價要素維和管理流程維就構成了“評價要素-風險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針對不同的項目目標,如質量、工期、成本、建筑耗能、環境保護、經濟性和地域性、建筑材料等,風險管理工作均按照同樣的風險管理流程進行,平面上確定的各個點對應的評價工具就各不同或各有側重了。隨著生命周期維的階段性變化,另外兩個維度的相互關系一目了然,便于依據生命周期的階段序列明確兩者的復雜性關聯,方便進行系統的風險管理工作,如圖2所示。
2)風險管理流程維
風險管理流程是指對綠色建筑項目實施風險管理的一般步驟,包括風險的規劃、識別、評估、處置、監控等工作。在實際的風險管理工作中,對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風險管理的工作流程是能有所刪減或者是側重。沿風險管理流程維的變化,評價要素維和生命周期維形成了“評價要素-生命周期”平面,反映的是: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風險管理目標的變化及其動態關系,如圖2所示。
3)項目評價要素維
一般來說,項目目標在項目立項之時便被確定了。值得注意的是,項目的不同階段,其目標是有所側重或不同的。沿評價要素維的變化,生命周期維和風險管理流程維構成了“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在綠色建筑項目的不同生命階段,風險管理均遵循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
3.2 三維要素的空間關系
管理體系中的三個維度構成了三維空間,分別又兩兩構成了“評價要素-風險管理流程”、“評價要素-生命周期”和“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流程”三個平面,而且空間分布又確定風險管理的工具矩陣。
此體系可看出: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為完成項目評價要素的相關內容,按照風險管理流程要求,需要相應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工具的支撐。具體風險管理方法包括:故障樹分析法、專家調查法、主觀評分法、人工神經網絡法、外推法和蒙托卡羅模擬法、SWOT 分析法、流程圖德爾菲法、故障樹分析法 (FTA)、灰色系統理論、敏感性分析法、馬爾科夫過程分析法、決策樹法、層次分析法(AHP)、模糊風險綜合評估等等。以上豐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構成了圖2中風險管理工具矩陣。風險管理矩陣的處理結果也將動態反映風險管理的階段性成果,可為風險管理進行系統全面的決策提供相關依據。
3.3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體系的作用
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成功即是有了一個進行風險管理的工作規劃和框架內容,本文針對綠色建筑這一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建筑類型構建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反映的是綠色建筑風險管理的工作方向、相關內容及其相互關系。具體有以下幾方面作用:1)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理論的豐富;2)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集成化管理;3)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的項目評價工作;4)有利于開展對項目開發商系統能力的評價工作。
4 總結
風險管理是對綠色建筑項目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據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內容、要求及綠色建筑項目的特點,建立了綠色建筑項目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說明了其構成的三維空間的相互關系和意義,對風險管理體系的作用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對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起到一定的參考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5;
[2] 安曉曉,王雪松.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和目標體系研究.見綠色建筑與建筑新技術發展國際會議暨中國建筑技術學科第12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2008,48~53.
[3] U.S. Marsh Green Building Team. Green Building[M] : Assessing the Risks.2009.
[4] ZOU, P. X. W.,FANG,D. P. & LOOSEMORE[M].2010b. 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Construction Projects:Including Case Examples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forth coming),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Press,Springer-Verlag GmbH.
[5] Simon Rischmiller. Managing risks in green retail building development[D].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2009.
[6] 王景慧,秦旋,萬欣.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因素識別與風險路徑分析[M].施工技術,2012(11):30~32.
[7] 張福生,林敏,劉明強,陳明珠.新農村建設中發展綠色建筑的風險與防范研究[J].生態經濟,2011(11):92~95.
[8] 肖楠,張巍.綠色施工方案策劃中的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J].價值工程,2008(7):125~128.
[9] 丁古麗,陳進.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綠色施工風險評價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09,24(2):182~185.
[10] 陳敬偉.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經濟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endprint
1)生命周期維
生命周期維是指綠色建筑項目從項目建議書、可行性研究、技術評估,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到運行階段直至報廢的工作階段序列,是全生命周期中各個階段的動態時間關系的體現。沿生命周期維的變化,評價要素維和管理流程維就構成了“評價要素-風險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針對不同的項目目標,如質量、工期、成本、建筑耗能、環境保護、經濟性和地域性、建筑材料等,風險管理工作均按照同樣的風險管理流程進行,平面上確定的各個點對應的評價工具就各不同或各有側重了。隨著生命周期維的階段性變化,另外兩個維度的相互關系一目了然,便于依據生命周期的階段序列明確兩者的復雜性關聯,方便進行系統的風險管理工作,如圖2所示。
2)風險管理流程維
風險管理流程是指對綠色建筑項目實施風險管理的一般步驟,包括風險的規劃、識別、評估、處置、監控等工作。在實際的風險管理工作中,對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風險管理的工作流程是能有所刪減或者是側重。沿風險管理流程維的變化,評價要素維和生命周期維形成了“評價要素-生命周期”平面,反映的是: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風險管理目標的變化及其動態關系,如圖2所示。
3)項目評價要素維
一般來說,項目目標在項目立項之時便被確定了。值得注意的是,項目的不同階段,其目標是有所側重或不同的。沿評價要素維的變化,生命周期維和風險管理流程維構成了“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流程”平面,反映的是:在綠色建筑項目的不同生命階段,風險管理均遵循風險管理的基本流程。
3.2 三維要素的空間關系
管理體系中的三個維度構成了三維空間,分別又兩兩構成了“評價要素-風險管理流程”、“評價要素-生命周期”和“生命周期-風險管理流程”三個平面,而且空間分布又確定風險管理的工具矩陣。
此體系可看出:在項目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為完成項目評價要素的相關內容,按照風險管理流程要求,需要相應的管理理論和管理工具的支撐。具體風險管理方法包括:故障樹分析法、專家調查法、主觀評分法、人工神經網絡法、外推法和蒙托卡羅模擬法、SWOT 分析法、流程圖德爾菲法、故障樹分析法 (FTA)、灰色系統理論、敏感性分析法、馬爾科夫過程分析法、決策樹法、層次分析法(AHP)、模糊風險綜合評估等等。以上豐富的管理工具和方法就構成了圖2中風險管理工具矩陣。風險管理矩陣的處理結果也將動態反映風險管理的階段性成果,可為風險管理進行系統全面的決策提供相關依據。
3.3 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體系的作用
風險管理體系構建成功即是有了一個進行風險管理的工作規劃和框架內容,本文針對綠色建筑這一非常具有發展前景的建筑類型構建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反映的是綠色建筑風險管理的工作方向、相關內容及其相互關系。具體有以下幾方面作用:1)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理論的豐富;2)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風險集成化管理;3)有利于綠色建筑項目的項目評價工作;4)有利于開展對項目開發商系統能力的評價工作。
4 總結
風險管理是對綠色建筑項目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保證項目順利完成的重要手段。本文依據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內容、要求及綠色建筑項目的特點,建立了綠色建筑項目的三維風險管理體系,說明了其構成的三維空間的相互關系和意義,對風險管理體系的作用進行了簡要論述,希望能對綠色建筑項目風險管理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起到一定的參考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GB/T50378)2006,綠色建筑評價標準[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5;
[2] 安曉曉,王雪松.綠色建筑的設計原則和目標體系研究.見綠色建筑與建筑新技術發展國際會議暨中國建筑技術學科第12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2008,48~53.
[3] U.S. Marsh Green Building Team. Green Building[M] : Assessing the Risks.2009.
[4] ZOU, P. X. W.,FANG,D. P. & LOOSEMORE[M].2010b. Life Cycle Risk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Construction Projects:Including Case Examples of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forth coming),Berlin,Heidelberg, Springer Press,Springer-Verlag GmbH.
[5] Simon Rischmiller. Managing risks in green retail building development[D].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2009.
[6] 王景慧,秦旋,萬欣.綠色建筑項目的風險因素識別與風險路徑分析[M].施工技術,2012(11):30~32.
[7] 張福生,林敏,劉明強,陳明珠.新農村建設中發展綠色建筑的風險與防范研究[J].生態經濟,2011(11):92~95.
[8] 肖楠,張巍.綠色施工方案策劃中的風險識別與風險評價[J].價值工程,2008(7):125~128.
[9] 丁古麗,陳進.基于灰色系統理論的綠色施工風險評價研究[J].工程管理學報.2009,24(2):182~185.
[10] 陳敬偉.綠色建筑的全壽命周期經濟評價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