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志堅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也在全面的完善。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為環境資源帶來了一定的破壞,環境污染已經成為當前發展的主要矛盾。企業要想持久的發展就必須要進行節能減排,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實現各項目標,促進企業的發展與資源的保護,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道路。
關鍵詞:企業節能減排 實施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F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061-02
經濟的不斷相應的帶來了資源環境破壞的日益嚴重化,中國的能源問題越來越嚴峻。能源消耗快與資源的利用率低已經成為中國當前能源發展的主要問題。因此,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已經成為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艱巨任務。本文就對當前企業的發展中遇到的能源問題為切入點探討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具體影響因素。
1 節能減排技術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我國取得經濟發展巨大成功的同時,也付出了相應的資源環境代價。經濟的發展與資源的矛盾日趨嚴重,環境污染問題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溫室氣體的排放已經成為全世界共同面對的問題,所以要加強節能減排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我國的節能減排的形式非常的嚴峻,一些相關的政策也在不斷的出臺。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貢獻力量。優化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的整體快速發展;轉變企業的增長方式,提升民眾的生活質量,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前提。
2 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因素
2.1 政府因素
政府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實行的主導因素,政府應該制定相應的政策對企業進行有效的引導。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勵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這種政策的實施對企業的行為有著深遠的影響,能夠有效的促進企業對節能減排技術的選擇。但是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我們要看到政府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政府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存在相對的滯后性,缺乏內在的靈活性;但是僅僅依靠政府的行為促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還是不夠的,政府的監督應該貫穿在企業發展的整個過程,這樣既能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工作,又能促進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政府制定的政策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最有力的工具,嚴格的執行政策是激發企業采取有效環境行為的重要保障,是改善環境的首要動機。所以政府在制定相關政策時要結合市場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發揮綜合的作用。
2.2 市場因素
隨著環保意識的覺醒,人們將更多的精力關注到環境保護上。綠色消費市場已經開始建立起來,人們對于綠色環保的清潔產品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這種趨勢的發展大大的激勵了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消費者思想上的轉變使其對產品的選擇上更加的傾向于綠色環保產品,對一些污染性較大的產品人們更多的進行抵制;這種消費行為的出現促使企業進行自身的改革,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樹立良好的企業公益形象,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措施意味著環境承受的壓力相對的降低;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機會也更大。所以市場內部環境的壓力是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重要因素,也是企業采取有效措施發展節能減排工作的重要動力。
3 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發展的因素
3.1 企業所在地的影響因素
一些企業由于自身的原因,對于企業所在地的環境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公眾環保意識的建立對企業實行節能減排政策有著促進的作用。企業所在地的民眾可以通過投票的形式對企業的一些做法進行有效的反對抵制,所以企業要改善自身的經營方式,實現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企業所在地的民眾也要對企業施加壓力,促進企業實現節能減排。
3.2 企業自身的原因也是制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的因素
企業發展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作為經營管理者要實現這一目標就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認清外部的發展現實,將二者相互協調。因此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都有可能對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定產生深遠的影響,企業之間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也不盡相同,規模較大的企業會注重節能減排政策的制定實施,這樣可以有效的減少相關的資金成本的投入;并且能夠建立良好的公眾形象,更具有企業的號召力;企業規模與經濟實力具有相對的聯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節能減排投入工作的開展。
3.3 企業的組織形式對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有著影響的作用
國有企業因為自身的特殊性,所以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時承受政府的有力監督,在違反相關規定的成本也會很高。因此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上的積極性也會相應的提升。外資企業在節能減排技術上有著明顯的優勢,管理者在環境保護的意識上也相對較高,對企業實行節能減排工作的意愿也很大。這樣都會促使企業加強節能減排技術的投入,實施更加積極的節能減排行為。在一些發達國家中對企業的監督并不只是對產品質量的保障,同時也大力關注產品對于資源環境的保護,使企業不得不重視自身的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4 在企業中實行節能減排工作的管理對策
(1)節能減排考核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完善相應的獎勵約束機制的建立,促使企業轉變經營思維,進行產品的升級處理工作;引導企業規范生產機制,合理進行資源的優化;對于考核的目標要以節能減排發展要素為主要標準,選取最佳的考核指標,根據自身的特點制定考核的標準;科學合理的進行節能減排工作要遵守以下的原則。
企業在進行節能減排時要注重效益與公平的原則同時進行,對考核的對象一視同仁,完善考核的指標;適當的調整考核的內容,通過對指標體系的建立,有利于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技術的發展。
(2)節能減排技術的推廣要依據科學實用的原則,考核的指標要反映企業節能減排的本質意義。建立科學合理的評判標準。在實行企業節能減排的過程中要注重全面措施的實行與重點關注的方式。企業在進行節能減排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方面的影響,因此要制定一個全面的多視角的指標考核體系。在構建指標考核體系之前要充分考慮各方面的原因,避免在細節問題上有疏漏現象的存在。在建立的過程中還要突出主要的問題,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作內容,簡化考核內容;將指標考核中的數據進行量化處理,使指標數據更加具有說服力,這樣更加的便于考核工作的開展。但是要區分一些具有重要作用的指標,用一些定型的指標進行描述。將定型與定性有機的結合統一起來。endprint
5 企業在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時所采取的有效措施
5.1 在建立建設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過程中企業發揮著主體作用
面臨新時期的發展要求,企業要嚴格遵守相關的規定,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進行企業的發展工作。認真落實責任目標,強化責任管理力度;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進行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
5.2 完善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管理領導機制
企業要想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就一定要加強領導管理工作。在企業中建立相關的領導機制,明確責任目標,建立多級共同管理的工作體制;將節能減排工作作為企業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進行落實;定期開展節能減排工作會議,對于企業進行的節能減排成效與問題及時的進行匯報工作,認真部署節能減排工作;協調各部門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任務,及時的推廣節能減排技術與工作經驗;全面落實節能減排工作,確保工作有序正常的開展;為進行節能減排提供基礎的組織保障。
5.3 強化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管理
在企業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時要建立系統的管理機制,明確工作目標;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節能減排制度,為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提供制度的保證。完善企業指標考核的內容,對能源的利用和節能減排的目標實行細致的分解,落實到具體管理人員;逐級進行考核管理,形成層層落實的工作機制;有效的促進節能減排工作的深入開展,將節能減排指標的完成歸納到企業的發展管理考核中,并且作為重要的業績考核。節能減排工作的考核制度的建立可以轉變企業的發展思路,進行科學的規范,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5.4 完善企業節能減排技術應用的環境
節能減排技術的實行是對環境破壞的一種補償,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設備的更新,技術的推廣;對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及時的解決,轉變工作思路,提升資源的利用率;對于節能減排工作的開展不能只是停留在宣傳的層面,要注重對于源頭污染的治理工作,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推動企業的綠色生產;實現末端治理向全過程預防的轉變,促進企業的能源化生產,減少工業廢料的排放,實現資源的合理化生產;將節能減排的壓力轉化為發展的動力,實現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治理的有效性結合。
5.5 定期舉行節能減排宣傳培訓工作
政府在有關的通知中已經明確的規定了企業要在適當的時間進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宣傳,所以企業要充分的利用一切宣傳的形式對節能減排思想進行大力的弘揚。提升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大力發揚節約光榮的傳統思想;在環境紀念日進行節能減排宣傳演講,廣泛的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提升企業職員的環境意識,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看,培養節約意識。不定期的對企業員工的節能環保意識進行強化,定期的舉行培訓工作;促進職工的學習意識,簡化操作過程,加強職工節能減排意識與專業技能的提升。
6 結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發展帶來的資源環境破壞也在日趨的嚴峻。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節能減排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也是我國一項長期發展的艱巨的任務。影響企業進行節能減排的因素有很多,所以企業要在節能減排的工作上進行有效的管理。節能減排的發展趨勢已經形成,我們要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為目標,充分利用現有的技術完成節能減排的任務,促進經濟發展與資源節約的合理發展,走可持續發展的全新道路。
參考文獻
[1] 楊東寧,周長輝.企業自愿采用標準化環境管理體系的驅動力:理論框架及實證分析[J].管理世界,2005(2).
[2] 李亞紅.“政府失靈”與現代環境管理模式的構建[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28(2).
[3] 常興華,張建平,楊國峰,等.部分省區減排工作調研報告[R].宏觀經濟管理,2007(11).
[4] 李秀珍.造紙企業綠色營銷影響因素及作用效果實證研究[D].山東:山東大學,2008.
[5] 邢璐,石磊,HUSSAIN A.節能減排目標下的企業應對行為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6(3):465-470.
[6] 陳雯,SOYEZ D,左文芳.工業綠色化: 工業環境地理學研究動向[J].地理研究,2003,22(5):601-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