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紅
摘 要:班風、學風對一個班級來說是至關重要。為了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班主任老師都會采取各種辦法,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激發學習的興趣。本文作者就如何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闡述了自己的做法。
關鍵詞:班風 學風 創設環境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099-01
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而育人更是班主任的首要天職。班主任只有全身心地愛學生,時時刻刻地眷戀著學生,學生才會有你這個老師。愛得深、切、誠,才能喚起他們奮發向上的勇氣。當然,這種愛又有非常具體、艱巨的過程,方法也是因人而異。如性格、興趣、意志、情感和動機各顯示出其獨特的個性。
1 抓班風、學風建設
班風、學風對一個班級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為了形成良好的班風、學風,我廣泛地接觸學生,充分利用班會、團活時間組織生動有趣的活動,了解學生的內心活動。感受他們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在活動中淋漓盡致地顯示其才華,發揮一技之長,并適時加以鼓勵與指導。例如,經過高一一年的拼搏與洗禮,學生們帶著一份憧憬步入了高二,選擇了書寫著“理”字的大門。以往有過成功的喜悅,有過失敗的沮喪,有過前進的激昂,有過退縮的彷徨,而如今更多的是迷茫。為此,我適時地召開班會,邀請高三的學長談學“理”的經驗。通過班會,使同學們更多地了解了關于理科的一些相關知識和如何學習理科的方法心得,增強了同學們學習理科的信心,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形成了良好的學習氛圍。
記得曾經讀過一篇文章,有這么兩句話哲理豐富,發人深思:“走出平靜的日子,才能澎湃起激情;走出習慣了的生活,才能捕捉到鮮活的生機。”我們常常不自覺地被安穩的時空所麻痹,不走出去,無疑是親手給自己勒上了一個套子。如果學生安于已有的成績而不思繼往開來、加倍奮斗的話,我們就不會取得更輝煌的成績。為了給同學們營造一個更好的環境,加強和提高班級管理,我召開了主題班會:《撫今追昔,展我宏圖路;開拓創新,創我文明班》。宗旨就是鼓足干勁,力爭上游,我們的班級定會成為一個團結的集體,一個向上的集體,一個不敗的集體。為此,我們出臺了《文明班級目標及要求》。各崗位班委制定本崗位的標準,包括學習、紀律、衛生、勞動、間操,甚至體育課的上法都做了詳細的規定。每周的團活是同學們的“開心一刻”時間,每每這時班級總是歌聲、笑聲不斷,既輕松了大家緊張的心情,同時也增長和豐富了知識。“開心一刻”中有“開心詞典”的智力大比拼,也有“放飛心情”的游戲比賽,活動豐富多彩,而且我們的活動均以小組為單位,既讓大家體味到了集體的力量和集體的溫暖,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正是在這種環境中,我們拿到了學校對班級進行的全部考核的獎項:文明周活動第一名,文明月活動第一名,優秀團支部,文明班級標兵等。
2 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教師對學生的愛,可以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它可以使教師的教育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內心需要。只有當學生的情感大門朝著教師敞開時,才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最好的契機。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對孩子的熱愛與關心,是一股強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樹立起一切美好的東西,使他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而“如果孩子在冷漠無情的環境中長大,他就會變成對善與美無動于衷的人。”教育實踐活動中,有的教師對自認為的差生,態度冷漠,甚至隨意損傷學生的自尊,就會引起學生內心的厭惡與反抗。這種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成為教育的一大障礙,以至有時連最有效的方法也不起作用。有一句教育格言說得好:“假如你厭惡學生,那么,當你工作開始時,就已結束了。”所以,在對待后進生上,我更是特別關心愛護他們,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相信學生能夠完成教師提出的要求,并盡一切努力使學生相信自己的力量,學會嚴格要求自己,把尊重人格同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例如,我班有兩名學生在高一分科時,成績在全年級后面。分科后,想好好學,但思想包袱大,總感覺自己不行,我發現他們的思想矛盾后,經常找他們談心,不斷地進行鼓勵,幫他們克服不良習慣,尋找適合他們的學習方法,制定階段性的學習目標,經過高二一年的努力,他們不僅丟掉了自卑感,而且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其中的一名學生由班級后五名一躍成為班級前十名,在高考中以較好的成績考入了本科段。
3 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情緒、積極的情感對學生學習中的預習、聽課、自學有積極的作用。如果創設出好的學習環境,就會讓人類原本具有的欲望,以極其自然又最佳的形態發揮出來。在班級中創設“和諧的情境”,即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溫和的語言,飽滿的情緒去感化學生,使學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身心處于和諧自由狀態,愉快地熱情地汲取知識,從而促進了求知氛圍的形成,這時我最重視的是學生的“心理狀態”,斥責或從高處大聲地向學生說話都會讓學生感到緊張,并失去注意力,要想讓學生輕松自然地學習,這一點是關鍵所在。
表揚是思想教育不可缺少的方法。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如果受到別人的稱贊,他就會感到愉快和喜悅。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曾經夸張的承認,一句好的贊詞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二個月。絕大多數人內心都有這樣一種隱秘,都想時常得到別人的贊許。對別人成績的稱贊,既是鼓勵和肯定,又是一種信任和友好。在這方面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注意呵護每個學生的自尊心,努力增強學生的榮譽感。在日常工作中,我盡可能去表揚每一個人,細心留意每個學生的閃光點,找準機會,讓學生切實感到老師對他的了解和重視,在這里我尤其重視學習差的同學的進步。第二,批評有方,欲抑先揚。批評學生時,盡量少采取單刀直入的方式,學生犯了錯誤,也首先肯定他的成績,使他感到在老師的心目中自己仍然是比較完美的人。容易下決心改掉自己的毛病。試想,學生感覺自己在老師的心目中,自己的錯誤舉不勝舉,讓他先改哪一條呢?他可能會灰心喪氣。善于在批評中表揚一個人還會使你心平氣和。學生容易和你溝通,增加親近感。老師因此所表現出的沉著、穩重,會使學生對你有一種信任感,感覺你的話有價值,使你的工作收到最佳的效果。
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和起點,熱愛學生既是教師高尚道德品質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教師要以愛為本,把愛心和微笑帶入課堂,留給學生。要建立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必須從教師自身做起,樹立服務育人的意識,當學生的知心人,既是良師又是益友。要厚愛差生,尊重其人格,教會他們自尊、自愛、自強、勤奮、拼搏,充分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他們能充滿自信,獨立自主地學。教師對學生高尚純潔的愛是師生心靈之間的一條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是用以點燃照亮學生心靈的火焰。正是因為有了它,我才贏得了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于接受我的教誨,并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 蘇霍姆林斯基,著.學生集體主義情操的培養[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9,5.
[2] 付安平.注重日常管理,切實轉化后進生[J].班主任之友,2002,4.
[3] 楊賢德.班主任與班級控制[J].班主任之友,2002,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