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莉
摘 要:心理咨詢技能在心理咨詢中被廣泛應用。師生談話在學校思政教育中非常普遍,而如何讓師生談話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常常會困擾教師。本文嘗試把心理學中的心理咨詢技術應用于師生談話,從而提高師生談話的效果。
關鍵詞:心理咨詢 技能 師生談話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116-02
心理咨詢技能有很多,例如參與性技術、影響性技術等。作為一名教師,如果在與學生談話中能運用一些心理咨詢技能,改變說教式的教育方式,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本文重點研究心理咨詢技術中的傾聽技術、鼓勵技術、具體化技術、面質技術、情感表達技術、自我開放技術、共情技術等在師生談話中的有效運用。
1 傾聽技術在師生談話中的應用研究
傾聽是在接納的基礎上,積極地聽,認真地聽,關注地聽,并在傾聽時適度參與。[1]教師在與學生的談話中首先要無條件地接納學生,才能很好地傾聽。同時,在傾聽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用耳朵聽,還要學會用心聽。不隨意打斷學生、不急于下結論、不輕視學生的問題。
舉一例子。針對競選班長失敗,學生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表達:(1)競選班長失敗;(2)我沒有競選上班長;(3)班主任沒有讓我當班長;(4)太倒霉了,沒有競選上班長。從學生的這四種表達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表達方式的學生的歸因和態度是不一樣的,第一種是客觀的描述;第二種是把沒有當上班長歸咎于自己,是個比較容易自省的學生;第三種是把不能當上班長歸咎于班主任,喜歡把事情外歸因;第四種是個宿命論者。對于這四種表達,通過我們的傾聽,我們往往能分析出這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另外面對不同的學生,我們要學會無條件的接納。例如:對沒有競選上班長這件事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表達,或許教師本人的價值觀非常反感第三種學生,但是即便如此,教師也不能粗暴地打斷學生,更不能粗暴地批評,也不能做出驚訝、厭惡等神態,這些都是無條件的尊重和接納。另外,我們教師在傾聽過程也要有適度地參與,例如:“我能明白,請繼續”“哦”“嗯”“然后呢”等等。
傾聽能促進學生有效的表達,學生也有被教師尊重的心理渴望,教師的傾聽能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自己問題的重視,能提高學生講話的欲望;傾聽能有效地解決學生的問題,學生的問題很多時候都是生活中的瑣屑事情,教師傾聽能促進學生的訴說,很多時候當學生能把問題都講出來的時候,其情緒本身就得到了很好的宣泄。
2 鼓勵技術在師生談話中的應用研究
鼓勵技術,就是咨詢師通過語言等對求助者進行鼓勵,鼓勵其進行自我探索和改變。[2]在師生談話中,鼓勵技術就是教師通過語言等對學生進行鼓勵,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探索和改變。
舉一例子。在我們工作中經常會聽到學生說“老師,我也想好好學習,可我就是學不進去?!边@句話里有兩個主題:一個是“我想好好學習”;另一個是“我學不進去”。作為教師我們可以選擇其中任何一個話題展開。例如:我們說“你說你想好好學習?”這樣可以鼓勵學生沿著這條線索進行自我探索,他可能會接著講我為什么會想好好學習等。
另外,鼓勵技術在我們師生談話中應該還有另外一層意思,就是多激發,多勉勵。鼓勵使人進步,打擊使人落后。教師由衷的夸獎和鼓勵是學生心靈成長的甘泉。對于上述例子,在鼓勵學生沿著“我想好好學習”這條線索談下去之后,要及時對學生積極的一面給予肯定和鼓勵。在心理學中有一個“羅森塔爾”效應,當一個人沒有被注意和期待,很有可能會埋沒在人群中,一直平庸下去;而當他被周圍人給予厚望,并被頻繁鼓勵時,他卻能做出令人不可思議的表現。我們的學生身上都有缺點和優點,如果我們每次都關注他們積極的一面,久而久之這個學生的優點會越來越多,反之,如果我們一直強調一個學生身上的缺點,那么這個學生身上的缺點也會不斷地擴大,惡性尋壞會導致不良的師生關系,學生將不會再聽老師的話,教育效果堪憂。
3 具體化技術在師生談話中的應用研究
具體化技術指咨詢師協助求助者清楚、準確地表達他們的觀點以及他們的所用的概念、所體驗到的情感以及所經歷的事情[3]。有時學生所敘述的事情、思想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者在敘述中有過分概括的傾向、或者有時會概念不清,這時教師可以運用具體化技術來協助學生弄清楚困擾自己情緒的原因。
舉兩個例子。有些學生會跑來告訴輔導員老師:“我們宿舍同學不團結,幾個人之間爾虞我詐,我想換宿舍”。這時教師可以具體詢問這位學生:“你們宿舍幾個人之間怎么不團結,怎么爾虞我詐了?”通過詳細地詢問,教師發現原來是宿舍有兩個同學喜歡開他玩笑,弄得他很難堪而已。通過具體化技術,教師會發現根源在于學生的過分概括化思維,把開玩笑當作別人對自己不好,從而影響他對宿舍同學的看法,對人際關系產生不良評價,并進而影響到自己的情緒。同時,當他把個別的,特殊的經驗上升為一般的結論后,這種結論性的思想又會強化原有的經驗,當他用這樣的眼光去看周圍,用這樣的態度去對待他人時,就會使矛盾擴大化,問題復雜化。教師明白這一點,了解事情真相后,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如上例,可以對該生的不合理認知方式進行調整,用合理的事實代理不合理想象,而不是空講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和宿舍團結友愛之類的老調。
另外一個例子。一個女生跑來找老師談話說:“我特別自卑,我覺得我宿舍另外三個人都不怎么喜歡我?!陛o導員教師運用具體化技術,詢問這位女生:“你為什么覺的宿舍其他人都不喜歡你呢,你能具體談談嗎?”這位女生說:“我在宿舍時他們講話時我總是插不上話,有時候感覺自己是多余的?!陛o導員教師建議女生回到宿舍親自問問其他三個女生對自己的看法。幾天后,這個女生興致沖沖地來找輔導員老師說:“老師,我問過他們了,他們都以為是我不愛講話呢,其實她們說她們還是很喜歡我呢,因為我能安靜地聽他們講話?!憋@然,這個女生對自我的認識不是很清楚,一開始教師并沒有說教告訴她要樹立信心,克服自卑等,而是運用具體化技術讓這個女生自己主動探索,弄清楚困擾自己的真實原因是自己的主觀臆測。同時這個女生通過具體將會越來越自信。endprint
4 面質技術在師生談話中的應用研究
面值技術又稱“質疑”“對峙”等,是指咨詢師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進求助者的探索,最終實現統一。教師在與學生的談話中,經常會發現學生言行不一致或者前后言語不一致的情況,這時教師可以運用面質技術,促進學生言行一致或者前后言語一致起來。
例如:一個學生說:“我很擔心我的計算機考試不通過,因此我要抓緊時間復習……我已經和同學約好了,國慶節準備好好玩玩?!边@位學生在時間的安排上出現前后矛盾,教師可以運用面質技術促進這位學生前后言語一致起來?!澳闱懊嬷v你要抓緊時間復習,后面又講到要在假期里好好玩玩。你前后言語是矛盾的,對此你怎么解釋呢?”,這樣通過面質技術促使這位學生積極的思考。
另外一個例子,一個教師非常熟悉的學生干部常常抱怨說:“我整天都在忙學生會的事情,自己的學習時間一點都沒有了?!币惶炖蠋熆吹剿诓賵錾吓d致勃勃地看別的院系學生搞活動。這時,這位教師運用了面質技術,上前問這位學生:“你整天說自己沒有時間學習,現在不是時間么,而你在干嗎呢?!苯處煹恼Z氣是強烈的,這位學生聽后第二天還剃了光頭表示要重新開始,顯然這個教師劈頭蓋臉的面質技術是有效的。在這個實例中我們需要注意的是這個教師的面質技術之所以有效,前提條件是這個教師跟這個學生的關系非常好,這個教師強烈的面質讓這個學生能感覺到教師這么說是為他好。反之如果教師與這個學生關系不密切時也這樣強烈面質的話,很有可能會收到相反的效果,甚至會被學生背后謾罵。
5 情感表達技術、自我開放技術、共情技術在師生談話中的應用研究
情感表達技術就是咨詢師將自己的情緒、情感及對求助者的情緒、情感等,告知求助者,以影響求助者。自我開放技術也稱“自我暴露”,是指咨詢師提出自己的情感、思想、經驗與求助者共同分享等。共情技術是指咨詢師對求助者內心世界的理解及體驗。
教師在與學生談話中做出情感表達,其目的是為了促進談話的有效進行,而不是為了作反應而反應,更不是為了自己的情緒而宣泄。情感表達有正性情感表達和負性情感表達,站在教師的立場一般只做正性情感表達,不過為表達共情時的負性情感表達除外,例如:“聽到你的遭遇,我很難過?!边@時教師通過情感表達,理解了學生的處境,表現出共情?!澳衬?,你現在真的是很……,我非常理解你此刻的……心情,我想如果我面臨你現在的……處境,我也會感覺很……的”這是一句典型的共情語言,我們在與學生的談話中可以嘗試經常使用。自我開放技術與情感表達技術十分相似。自我開放有兩種形式:例如:“對于你剛才的坦率,我很高興”,這是教師把自己對學生的體驗感受告訴學生。另外一種是教師暴露與學生所談內容有關的個人經驗。例如:“你剛才講的考試前緊張,我以前也有這樣的體驗……”
舉一例子。一學生來找老師說:“老師,我們宿舍的某某老是很晚了還打電話,嚴重影響了我的睡眠,我要求換宿舍”。這時,作為教師可以這么講:“晚上睡覺被人打攪,真的是讓人很惱火啊,老師以前上學的時候也有這樣的不愉快經歷,我們一塊商量下解決的辦法好嗎?”。教師的這樣回答運用了共情技術、情感表達技術、自我開放技術,這樣講話就能促進談話進行下去,同時我們還可以讓學生明白,這件問題的主要解決者應該是遇到問題的學生,而不是教師,教師只是協助他來解決,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解決人際沖突的能力。而在傳統的師生談話中,我們教師很可能會說:“你們宿舍誰這么缺德啊,我明天把他找來好好批評下?!边@樣做的目的會讓這個學生與室友的關系更加惡化,更加不利于我們的學生管理。
6 結語
心理咨詢技能有一套完整的系統,本文中只是講了其中的幾個技術。學習一些心理咨詢技能并在與學生談話中靈活應用,可以讓學生在與老師的談話中覺得被尊重、被理解、被關注,從而更有利于我們教師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使得師生間呈現出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良好狀態,真正實現我們教育的目的,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岳曉東.登天的感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 心理咨詢師(三級)[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3] 朱衛國,桑志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