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育東
摘要:隨著我國建設用地的緊張以及建筑技術的發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成為大城市建設發展的趨勢。高層建筑緩解了用地緊張,在一定限度內解決了現代人居住辦公的需要。然而由于高層建筑樓層高、結構復雜、住戶較多,一旦發生火災疏散起來十分困難,給住戶生命安全帶來巨大隱患。鑒于此,本文對高層住宅火災時人員疏散模式進行了探討,以期對相關從業人員有所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層住宅;火災;疏散
中圖分類號: TU97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2(b)-0000-00
一、前言
近年來我國高層住宅建筑發展迅速。資料統計顯示,住宅高層建筑已經占到全國高層建筑一半以上。目前,針對高層住宅建筑消防設計并不規范,而且高層住宅中居住人口眾多,身體狀況也相差迥異,有老年人、孩童,還有殘疾人等等,難以進行及時疏散。根據公安部2009年統計數據看,在我國高層住房火災事故死亡人員中,有將近60%是老人和兒童以及殘疾人,這充分說明了高層住宅疏散的重要性。另外,長期以來,民眾對消防安全知識比較單薄,有的高層住宅疏散樓梯被堵住,有的還在門外堆放一些可燃物,一旦發生火災,疏散起來十分困難。
二、高層火災特點
1、火勢蔓延快。高層建筑垂直高度比較高、空間廣闊,一旦發生火災,火勢順著樓梯井以及電梯等結構物在高層建筑中以極快的速度蔓延,給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帶來了難題。而且從樓層窗口延伸出來的火苗也會借助風力引起附近樓層起火,最終整個建筑物成為一片火海。
2、撲救困難。高層住宅發生火災后,消防人員會迅速進行撲救和人員營救,然后由于樓層過高,給消防人員體力帶來巨大挑戰。根據統計,普通消防人員在背負救災裝備的條件下,攀登30米的高度就基本失去戰斗能力,根本無法進行有效人員營救。而且目前高空消防車在高層住宅火災面前也束手無策,消防隊伍配備的登高消防車數量少,而且高度最大達到幾十米,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布置到位,這對于高層火災撲救作用有效。
3、疏散困難。高層住宅發生火災后,居民要迅速撤離出來,但由于建筑垂直高度高,疏散距離過長,加上大量的人員驚慌會造成擁擠甚至混亂,疏散時間很長。加上很多居民缺乏消防安全意識,也缺乏應用的火災疏散演習,經常會在疏散過程中出現逆向疏散情況,造成了擁堵甚至踩踏事件。
三、高層住宅火災時人員疏散模式
1、電梯疏散的問題
電梯是高層住宅建筑中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目前,在世界范圍內,都在電梯使用說明上明確規定,在起火時不能使用。我國也在相關消防制度規范中明確指出,電梯不能作為消防安全疏散設施。這充分說明了電梯本身存在的諸多問題,使其作為疏散設施存在一定隱患。首先就是電梯本身的安全隱患,電梯設計中一般不做防水設計,電梯中的硬件設施,遇到消防水槍帶來的水氣后會出現故障,不僅起不到安全疏散目的,還會帶來二次傷害。其次電梯不耐高溫,火災伴隨著高溫灼燒,電梯中一些機械零件在高溫下會受熱失效,如門控系統失靈、導向系統停止工作等。三是煙氣傷害。一般的電梯不設防火前室,火災帶來滾滾煙氣會迅速蔓延建筑物,也會進入電梯轎廂,煙氣中帶來劇毒物質,對逃生的居民帶來傷害。四是供電障礙,電梯是靠電力來運行的輸送工具?;馂陌l生后,火勢會迅速侵害建筑供電系統,引起建筑斷電,電梯不能運行,這時居民會被困在電梯內不能逃生。
2、電梯疏散的可能性
雖然電梯存在諸多的安全隱患,并不被提倡用于消防安全疏散。但從世界范圍看,還有不少利用電梯成功疏散的案例。在1996 年10月28日,日本廣島一棟 20 層的住宅大樓發生火災,火災最早發生在該高層建筑10層某一住戶家里,火災發生后迅速從陽臺蔓延到整個頂樓,接到火警后消防人員迅速進行現場撲救和人員疏散,所幸本次火災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從事后統計看,有大約48%的住戶選擇電梯逃生,有42%的住戶選擇樓梯避難。可見,電梯在火災疏散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只要措施得當、設計合理,將電梯作為安全疏散設施是具有一定可行的,電梯具備輸送量大、時間短等特點,電梯運行速度是普通步行速度的十幾倍作用,在發生火災時,如果所有住戶都擁堵到樓梯處,將會造成擁堵浪費寶貴時間,如果能夠發揮電梯的運輸優勢,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將住戶輸送到安全地帶,極大的提高疏散效率。另外,電梯是高層建筑最常用的運輸工具,發生火災后,住房在恐慌情緒下會按照平常的習慣來安排逃生路線,這時往往第一選擇就是電梯。美國、日本等很多國家的專家學者都開始對高層建筑電梯疏散問題進行進一步研究。目前頒布的《國際建筑法則》中已經對高層建筑疏散方式不再進行強行限制了,也就是說電梯也是疏散選擇之一。我國也進行了大量研究,其中上海消防總隊就進行了多次試驗,已經可以成功的利用電梯進行人員疏散。
針對電梯使用程度高、運送時間短的特點,如果能夠采取一定的技術保障措施來提高電梯本身的安全性能,在充分認識火災發展蔓延規律的基礎上,制定合理可行的火災應急疏散方案,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火災對電梯安全性能的影響。今后我們要不斷提高電梯及電梯井的安全性,按照消防電梯的要求來配備普通電梯,設置前室門,在門口宜設擋水設施,電梯轎廂的內裝修應采用不燃燒材料;為了防止煙氣蔓延進電梯對逃生人員帶來傷害,我們可以采用機械加壓送風的放來保證電梯豎井及電梯前室的正壓,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煙氣對電梯內乘客的傷害,可以大大提高普通客梯的防火安全性能。同時,在建筑物的屋頂上設置一些可以供住戶在火災發生后臨時避難的平臺,這些平臺與外界相通,不會被高溫和煙氣所侵害。通過上述措施,可以大大提高高層住宅火災發生后的人員疏散效率。
四、結語
總之,高層住宅建筑火災安全疏散是個綜合工程,發生火災后,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員傷亡,可以將電梯和樓梯有機結合起來,形成高效的混合疏散模式,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建筑低層的住戶可以通過安全樓梯來進行疏散,中高層住戶可以通過電梯迅速疏散到安全地帶, 既發揮了電梯運輸量大、速度快的特點,有發揮了安全樓梯的價值。另外,科學的應急疏散預案和合理的調度指揮也是保障安全疏散的重要環節。
參考文獻
1、黎湘,如何破解高樓防火的難題,廣東安全生產,2007(8)
2、侯綱,侯如松. 高層住宅火災的特點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的探討,建筑安全,2004(7)
3、鄔劍明,李英輝,火災中人的心理狀態及行為特點的研究,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