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建偉
和陌生人初次相遇,我們總習慣互相伸出右手相握,以示禮貌和真誠。但這一簡單的動作可能增加雙方細菌和病毒交叉感染的機會,對健康帶來不利。
有一種方法可以避免這種尷尬,就是把握手的動作改為擊掌或者撞拳。英國艾伯瑞斯特維斯大學的學者研究發現,相較于握手而言,擊掌可以減少一半的細菌量,而撞拳則可以減少90%,因此,醫生建議采用拳頭相撞的方式來表達問候,可以大幅減少疾病的傳染機會,是一種“最干凈”的交際方式。
比如我們常見的痢疾桿菌,就可以通過受到污染的物體或者手傳遞給別人。如果我們不幸中招,又沒有在吃東西前及時洗手,這類病菌就會隨之進入我們的體內,造成腹瀉。單純地撞一撞拳頭,被感染的幾率就會大大地降低。
撞拳之所以感染細菌較少,是因為接觸時速度較快,并且接觸面積較小。如果人們以后在互相問候時撞一撞拳頭,那么就有可能大幅度降低傳染性疾病的傳播速度和范圍。早在2008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在電視競選演講中,就和妻子米歇爾有一次短暫的撞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此后,奧巴馬經常在不同場合與他人撞拳。隨著奧巴馬的頻繁出鏡,“撞拳”這一新型的問候方式在美國也漸漸風行起來。 不過,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一新式的問候方式。據調查發現,有18%的企業雇主明確表示無法接受不能堅定地同客戶握手的職員。看來受傳統文化的影響,即使人們知道了握手存在健康方面的問題,恐怕也很難從握手的“泥淖”中拔出腿來。
握不握手,并不是一個人的事情,而是和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要想改變它。絕非一日之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