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社平
三鋼被罷免了副排長職務后,又回到馬車班干活,他每天用使勁干活來沖刷自己心中的怨氣,無論拉什么,他都比別人多跑一趟。
一天,在拉完最后一趟回“馬號”時,對面過來一輛汽車,突然響了幾聲喇叭,前面兩匹馬受到驚嚇,開始狂奔起來,三鋼使勁拉住馬的韁繩,竭盡全力去駕馭著受到驚嚇的馬,馬車還是停不下來,順著大路一直跑。
突然三鋼看到路中間有兩個小孩在玩耍,他很清楚馬車沖過去的后果,他使勁全身力氣把韁繩往懷里猛拉,兩匹馬猛地左轉,馬車也順勢翻進了排堿渠里。三鋼也被馬車壓在了渠里。
下班晚一點的職工看到出了事,趕快過來把馬車翻過來,又把三鋼送進了醫院。醫院檢查結果為“腦震蕩,右腿骨骨折”。
三鋼他爹王鎖柱他娘菊子聽說后,立刻趕到了醫院。看到小兒子躺在病床上,右腿上打著厚厚的石膏,老兩口想埋怨兒子幾句,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心想兒子受了苦,但救了兩個孩子,也干了一件積德的事情。
菊子摸摸兒子的臉,又摸摸腿,不停地掉著眼淚。
“媽,我沒事,沒事。”三鋼安慰著母親。
一會被救的兩個孩子的父母提著雞蛋、水果來到病房看三鋼。
一進門就說:“三鋼呀!你救了我們的孩子,我們真太感謝你了!”
隨后連里又來了很多人看他,領導也來看望三鋼,三鋼雖然有些傷痛,但心里著實很高興。
下午七點多鐘,青年排王英娜姑娘來到病房,她給三鋼帶來了一大碗肉餡餃子。
王英娜是三鋼初中時期的同班同學,和三鋼同歲。小時候黑瘦黑瘦的,但五官特別端正,大大的眼睛,挺鼻梁,一張小嘴顯得特別秀氣。同學給她起了個綽號叫“黑牡丹”。
“你咋這么不小心,聽說后都嚇死我了,餃子快趁熱吃吧,這是俺專門給你做的”,王英娜說道。
“你嚇啥。”
“傻樣,你說我嚇啥。”
“那以后我站不起來了咋辦?”
“我就當你的那條腿唄。”
他倆聊著聊著,天已快黑了,三鋼說要不你先回去吧?
王英娜來之前就準備在醫院陪他,她故意說:“天快黑了,我一個人回去,你放心嗎?”英娜試著問三鋼。
三鋼從心眼里就不想讓英娜走,聽英娜那么一說,心里樂壞了:“我是故意那么說的。”
“你真壞。”英娜沖著三鋼笑了笑,說完拿著暖瓶去水房打開水去了。
三鋼在醫院又住了幾天,醫院又給他做了一遍檢查,沒什么問題。通知他出院回家靜養。
出院那天,連里專門派了一輛拖拉機拉著許多人去接三鋼出院。
十一屆三中全會“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確定了黨的基本路線,取消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方針,各行各業出現調整、恢復、發展的新跡象。
又是一個明媚的春天,團場實施土地承包責任制,給每個職工打了強心劑,各家各戶都在籌劃著自家承包的事,很快職工都各自承包了土地,不僅這樣,家家戶戶開始養豬,牛,羊,沒多長時間,人們已經不再為吃不飽肚子而發愁了。
那年秋季,全國又恢復了高考。
二鋼在迷茫和困惑中,度過了一年多的放羊生活,正在此時,羊群也被別人承包了,回到家中,他暗下決心:我一定要考上大學,改變自己”,第二天就到團里招生辦報了名。
三鋼從醫院回來后,天天在床上躺著,英娜不管再忙,天天去給三鋼干點這,干點那的。
二鋼自從報了名以后,天天大門不出,把之前所有學過的課程復習了幾遍。
高考那天,一大早二鋼就起了床,換了一身新衣服,由于幾個月未出門,臉蛋也捂白了許多,胡子一刮,三十三歲的二鋼看起來只有二十五六歲。
三鋼出院一個多月里,大鋼一直從未來看過他,他知道三鋼生他的氣,在父母多次催促下他還是決定去看看弟弟。
大鋼一進門,見三鋼躺在床上“好多了吧?”他問三鋼。
“好不好和你沒關系。”三鋼說道。
“好了,好了不生氣了,等你好了讓你直接當排長。”
“不可能,只要你在八連,我絕不再干,你走吧。”三鋼下了逐客令。
大鋼前腳剛走,英娜端了一碗雞肉湯給三鋼送來了。
英娜乘了一小碗雞湯遞給了三鋼,她又拿了一把小勺,三鋼剛想接。英娜說:“我喂你。”英娜一勺一勺地給三鋼喂湯,三鋼心里熱乎乎的。
一直在焦急等待中的二鋼,終于收到了新疆政法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把通知書反反復復看了好幾遍,深信無疑后,突然大喊了幾聲:“我考上了,考上了。”這喊聲,他喊出了他多少年的閑闊、迷茫以及心中的痛苦;這喊聲也道出了他的人生將重新開始。這消息在連里很快傳遍了。他是除穆江生報送上工農兵大學以外,靠自己考上的第一個大學生。
全連的老年人、同齡人、孩子們見了二鋼都投以羨慕的目光,人們紛紛向他道喜。二鋼長這么大從未得到這么多人的夸贊,心里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好好讀書活出個人樣來。
最高興的算是他爹王鎖柱和老伴菊子,誰見了都夸他養了個好兒子,等著享福吧,說的老兩口美滋滋的。
晚上,王鎖柱張羅了一桌子好菜,葷素盡有,一來是想給二鋼慶祝慶祝,二來看他們三兄弟都不太和睦,叫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他給剛撤了石膏的三鋼說:“去把你大哥和嫂子叫來。”
“叫他干啥,人家天天吃香喝辣,稀罕你這?”三鋼來了一句,“你這孩子,咱不是一家人么,得,你不去我去叫。”三鋼他娘說完就出了門。
過了一會,大鋼帶著媳婦和孩子來到父母家,三鋼借口說腿疼不上桌子外,一家人都圍在桌子旁。大鋼給二鋼道了喜后,誰也沒再說什么,除了王鎖柱逗逗孫子外,沒有一點熱鬧的氣氛。
三鋼雖然撤掉了腿上的石膏,但行走起來還多有不便,每天英娜抽空扶著他在連里活動活動,想讓他盡快恢復。
明天二鋼就要到學校報到了,他娘菊子生怕大學里吃不好,一大早找了兩個大罐頭瓶子,一個瓶子裝滿了他自己腌制的蘿卜干咸菜,一個瓶子裝滿了煉干的肉,她想讓兒子吃得好一點。
二鋼走那天,還有很多人來送他,大部分都是同齡的男女青年。一直把他送到出連隊的路口,二鋼轉過身,雙手握在一起,謝謝大家,都請留步吧。
二鋼爹不停地嘮叨著:“到學校好好學,聽老師的話,遇事別跟人爭吵。”
三鋼雖然是工傷,每個月照發工資,天天閑呆著也著急,他主動找連里要求安排工作,連里考慮到他剛好,就讓他在連部天天燒點水,打掃一下衛生,傳個信帶個話什么的就行了。三鋼覺得比閑著強,就同意了。
全國上下,一場糾正文化大革命冤假錯案工作全面開展了,從中央到地方相繼有一批老干部得到了平反昭雪,大部分都恢復了原先的職務。
團里也成立了糾正“冤假錯案”辦公室,辦公室主任叫王天一,五十多歲了,原先是團組織科長,就因為他叫王天一這名字受到了沖擊,說他想當王不說還想天下第一,夢想篡黨奪權。因此被打倒靠邊站了,下放到連隊勞動了幾年,這也是剛恢復工作,團黨委讓他負責這項工作。
辦公室沒成立幾天,就收到了大量的申訴材料和上告信。還有不少人找上門哭哭鬧鬧,搞的辦公室幾個人從早忙到晚,連飯都吃不安生。王主任非常理解這些人的心情,經常親自出面給上訪的人耐心解釋,讓他們放心,一定會給他們一個合理的交代。
但令他最頭疼的是申訴材料最多、上訪也最多的八連。其中有原連長封忠信上吊自殺案、指導員朱華特務案、王漢民右派案、還有一些成分高的及原國民黨部隊起義的老同志在文革中遭到的迫害等。
王忠是大鋼手下的一個小打手,他聽說后,對大鋼當年答應他當隊長卻一直未兌現耿耿于懷。
他給湖北的路青青寫了一封信,讓他檢舉大鋼奸污女青年,迫害知青的罪行。
王主任晚上在家里看著八連這一封封申訴材料犯了難,他雙手抱著腦袋思索著。對,有了,派一個工作組進駐八連,專門解決這些問題。
經過一個多月的走訪調查,所有扣在那些人頭上的罪名都被推翻了,恢復了他們每個人的名譽,同時對王大鋼開除黨籍,撤銷一切職務。
由于原指導員朱華同志年世已高,也到了退休年齡,身體又有病,已不能繼續工作了,團里決定由工農兵大學生穆江生同志擔任八連指導員兼連長職務。
轉眼,三年的大學生活就快結束了,在學校,二鋼當了三年的班長,還入了黨,擔任學生會主席,上大學前他比較內向,不愛多說話,三年的大學他變得能說會道,善于言談,備受老師和同學們喜歡,同時還收獲了一份遲到的愛情。
二鋼的女朋友叫王梅芳,年芳二十六歲,二鋼比他大六歲。她也是兵團某師一個團領導的女兒,身高適中,不胖不瘦,眉清目秀,燙了一頭卷發。戴著一副眼鏡,看上去特有女人味。
三鋼和英娜已結婚三年,還生了一個胖兒子,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由于連隊人多地少,每個職工只能承包七八畝地,三鋼兩口子種了十幾畝地跟玩一樣,一到冬天閑著沒事干。一年下來除了吃喝也剩不下多少錢。
突然一天早上三鋼醒來,他跟妻子英娜商量,不如咱把土地讓出來,買一輛客車跑客運,絕對比種地強。
“你做夢吧?一輛車十幾萬,咱上哪弄那么多錢”,英娜說。“錢的事你別操心了,這幾年實行承包,家家肯定都有點錢,咱把利息給高點,憑我的人緣絕對能借到。”三鋼肯定地說。
“反正咱家你說了算,你能借到你就干。”英娜勉強同意了丈夫的想法。
說干就干,三鋼穿上衣服,早飯都沒顧上吃就出了門,沒跑幾家就借夠了買車的錢。
幾天過后,三鋼就把一輛嶄新的轎車開回來了,辦好了各種手續,三鋼兩口子開始每天來往于石河子及團部跑客運。
二鋼和梅芳終于大學畢業了。
梅芳提議兩個人到雙方家跟父母見個面。
二鋼說是否早了點。
“咱倆都多大了,你想把我熬成老太婆再見嗎?再說媳婦早晚要見公婆,你也得見丈人和丈母娘呀。”梅芳說。
“好吧,聽你的。”二鋼沖著梅芳笑了笑。
梅芳到商場給二鋼家人買了禮物,鼓囊囊的裝了一大包。
第二天,兩人回到了八連,剛進連隊路口就被別人看見了,二鋼帶著媳婦回來的消息很快傳了出去。二鋼和梅芳一進家門,王鎖柱和菊子老兩口樂得合不攏嘴,二鋼剛給爹娘介紹過梅芳。老兩口光知道高興一時也不知道該說什么,就不停地說:“好好好”。
二鋼一起工作過的班友都想見見二鋼找的媳婦,找個借口進來看一眼;更有些姑娘小媳婦也想看看二鋼找了個啥樣的對象,想著法子看上一眼。
在家里住了一夜,第二天梅芳又帶著二鋼回她們家去了。
幾天過后,連里的姑娘、小媳婦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有的燙起了卷發,有的穿上了喇叭褲。
十年文革,經濟衰退,人民生活水平低,社會秩序混亂,一批知識分子受到嚴重摧殘,各行各業急需恢復提高。
二鋼和梅芳是恢復高考后的首批大學生,各個地區行業特別渴求他們這樣的人才。
起先,學校想把他留在學校任教,被二鋼謝絕了。他的理由很簡單,留校任教也不錯,可是他不甘心,想當一個領導者,大干一番事業給身邊人,尤其給八連的人看看。
他帶著檔案到某師組織部報道后,組織部看完他的檔案后,當即決定調他到農八師政法委工作。
二鋼回家簡單收拾了一下行裝,正式到師政法委上班了。
報到那天,接待他的是一位五十多歲的老同志,老同志問了他一些對當前形勢的看法以及今后的打算后,接了個電話就走了。后來他才知道這位老同志叫王安康,擔任師政法委書記,文革前擔任師公安局局長,文革中期被打倒,也才恢復工作兩年多。他看上去端莊嚴肅,大大的臉盤,沒有一絲笑容。
二鋼心里有些懼怕這位老書記。坐在沙發上一動也不敢動。
過了一會老書記抬眼又看了二鋼一眼,心想,文革摧毀了各級政法系統,組織編制人員都不齊,有許多工作急待整頓,有這么一位專業人才,真是雪中送炭,他心里暗喜,但表情沒有一絲流露。
“這樣吧,待會我讓人在我辦公室旁騰出一間房子,你就在我身邊工作,希望你好好干”。王書記說完就把辦公室主任叫來了,讓他帶著二鋼和其他同志見個面相互認識一下。
幾個月后,工作也穩定了,二鋼和其他師機關工作的戀人梅芳悄悄地結了婚,他倆沒辦一桌酒席,也沒請一個客人。
轉眼一年多過去了,二鋼一直跟著書記東跑西顛。書記和其他同志遇到法律專業問題問他時,他都很謙虛地解答。對同志和氣尊重話又不多,不惹是生非,在經過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后,查閱了整個兵團政法隊伍的狀況,選寫了《兵團政法隊伍現狀與對策》論文,很快在專業刊物上發表并參加了國家舉辦的研討會。對他提出的建議得到了領導的高度關注,在政法委中影響特別好,很快被提拔為書記助理。
又過了一年多,也是二鋼最高興的一件事,他被評為全國政法系統“先進個人”的稱號,到北京參加了表彰大會,受到了中央領導人的接見。很快二鋼被任命為政法委黨組織書記,政法委副書記。
幾年后,政法委王康安書記到了退休年齡,由誰接替他的職務時,二鋼和另一個候選人中,師黨委研究時產生了分歧。曾有些領導當年給二鋼提出的要求沒滿足后,對他有看法。但老書記力推王二鋼,把他這幾年的政績又反復說了一遍,說服了其他持反對意見的人。最后二鋼得到了通過。幾天后二鋼被任命為師黨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在政法委書記這個位置上二鋼心里覺得擔子更重了責任更大了,上任沒幾天,他特別注意調查研究他發現各團場派出所里,專業人員比例還不到10%,有很多人都是團場領導安排進入派出所的,甚至有些是社會青年還有犯罪前科,卻進了派出所,不按程序隨意處理治安案件、亂罰款、亂體罰、檔案文書最簡單的格式都是錯的,還經常打罵犯罪嫌疑人。其中有一個團場派出所出現了打死犯罪嫌疑人的事件,刑事案件破不了,治安案件以罰款為目的,有不少群眾怨聲載道,時不時有人上告。
二鋼心里清楚,必須提高公安隊伍人員素質,才能改變目前現狀。他立刻給師黨委寫了一份報告,決定由某大學開辦一所武警大專班,以補充基層公安隊伍人才短缺的問題。在近幾年里,一些“向錢看”的思想腐蝕者很多領導干部的靈魂,一些貪污腐敗案件逐年上升,他指示檢查機關快查快辦,絕不徇私情,檢察機關查處貪污腐敗,違法違紀案件一百多起,處理處級干部七十多人,為國家挽回損失八千多萬元。
一晃,三鋼和英娜跑了幾年客運,由于客運車越來越多,競爭越來越激烈,錢也沒有剛開始好掙了。
他和英娜反復商量后,又做出了一個更大的計劃,他們把客車賣了,加上幾年掙的有二十來萬了。
三鋼找到連長穆江生,跟他詳細談了自己的打算,穆江生連長贊賞三鋼的做法,經協商后,跟連里簽了一份開墾1000畝荒地30年不變的承包合同。說干就干,千畝荒地上兩臺推土機,一臺犁地拖拉機不停地平地,打埂,推林床,三鋼沒白沒黑地忙活了一個多月時間,一千畝荒地平平整整地展現出來,三鋼站在地頭邊仿佛眼前出現了一片金燦燦的良田,心里有說不出的高興。
光陰似箭,一晃仨兄弟一同進入了二十一世紀。大鋼到了60歲,因沒有退休工資,團里給辦了低保。每天經營著小賣部,生活雖然不太富裕,養家糊口一點也不成問題,兩口子也很滿足,他們的兒子在家里待了兩年,上了一個函授大學,畢業后在城里打拼了幾年,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前幾年還結了婚,給他們老兩口生了個漂亮的小孫女。
二鋼2006年在師級崗位上退休,安度著晚年。
三鋼帶著五十多人,繼續經營著兩千畝地,他全部安裝了滴灌帶,畝產明顯增加兩三成。
先前開墾的一千畝地承包期也快到了,三萬多棵楊樹都已成材,有人想出八百萬元買下卻被他拒絕了。是黨的好政策讓他致了富,他決定將這一千畝地和三萬多棵樹無償退給連隊。
三鋼心里清楚,雖然自己致了富,靠的是兵團的好政策,是兵團精神激勵的作用,反過來他又清醒地認識到,他當過職工,干過個體,又發展到現在的農場主,一路風風雨雨酸甜苦辣都嘗了個便,由于文化水平太低也吃過大虧走過不少彎路。他在心里覺得成天忙著干自己的事沒能把兒子培養成一名大學生,心里總覺得忽略了兒子的學習,虧欠了兒子。他想等他退休以后,好好把小孫子抓一抓,將來能為兵團做出更大的貢獻。最后他決定給團第一中學捐款10萬元,用于獎勵家庭困難的優秀學生。對于八連只要誰家的孩子考上大學,他都給獎勵1萬元以回報兵團這片沃土,給他提供了致富的機遇。
在承包土地的近三十年里,三鋼累計向國家上繳籽棉八千五百噸,小麥三千五百噸,玉米四千五百噸,總價值2.4億多萬元。
還有兩年,三鋼也到了退休年齡,團里實行了安居工程,他在團部買了一套門面房,一套安居房,他計劃退休后帶著母親到團部安度晚年。好好管好孫子的學習,讓他兒子辭掉單位上的工作,仍回到八連,繼續種植剩下的一千畝地。實現兵團三代人屯墾戍邊的使命,為國家創造更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