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銨冬
近年來, 結核病的發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 其中痰菌陰性肺結核患者占肺結核病總65.0%~75.0%[1]。我國結核病疫情特點為: 高感染率、高患病率、死亡人數多、地區感染率差異大[2]。肺結核病理變化復雜, 臨床表現和影像學表現越來越多樣化, 且無明顯的特異性, 臨床上對于痰菌陰性及不典型的肺結核患者, 僅依靠臨床癥狀、影像學和純蛋白衍生物(purifled protein derivative of tuberculin, PPD)試驗等方法診斷肺結核, 容易造成誤診和漏診。一方面不利于肺結核的早發現早治療, 另一方面還容易造成肺結核的傳播。為此作者對臨床上74例疑似肺結核患者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留取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行腺苷脫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 ADA)濃度檢測, 旨探討ADA在肺結核診斷和鑒別診斷價值。
1.1 一般資料 對2011年12月~2012年9月, 對74例疑似肺結核患者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同時留取BALF進行ADA濃度檢測, 其中男性51例, 女性23例, 年齡17~74歲。根據痰及支氣管鏡檢涂片找抗酸桿菌、病理組織學特征、影像學及臨床抗結核治療有效證實, 分組為結核組及非結核組,其中結核組33例, 男24例, 女9例, 年齡17~71歲, 平均年齡(40.9±6.8)歲。非結核組41例, 男27例, 女14例, 年齡28~74歲, 平均年齡(57.9±7.2)歲, 其中包括肺癌25例、肺炎9例、支氣管擴張5例、非特異性炎癥2例。
1.2 方法
1.2.1 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和支氣管肺泡灌洗 對臨床上74例疑似肺結核患者采用(日本)Olympus BF-P240型纖維支氣管鏡纖維支氣管鏡檢查, 術前給予阿托品0.5 mg肌內注射。氣管、支氣管麻醉采用2%利多卡因10~15 ml霧化吸入麻醉15 min[3]。結合胸片或胸部CT在病變累及的支氣管肺段行支氣管粘膜活檢或刷檢后行支氣管肺泡灌洗,向病變肺段分兩次灌洗入37℃滅菌生理鹽水40 ml, 后立即用50~100 mmHg(1mmHg=0.133 kPa)負壓吸引回收灌洗液。每個患者可抽取BALF 20 ml左右,肺泡灌洗液用雙層無菌紗布過濾除后送檢行ADA濃度測定。
1.2.2 ADA濃度檢測 送檢后的肺泡灌洗液采用(美國)雅培717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用酶法進行ADA濃度測定,整個檢驗程序均由專人操作。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各指標濃度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 組間比較用t檢驗, 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兩組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ADA 的含量比較(U/L)
肺結核組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的ADA含量明顯高于非結核組患者BALF中的ADA含量,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
肺結核患者臨床表現多樣化, 特別是對痰菌陰性患者僅通過患者病史、影像學及PPD實驗等方法診斷肺結核有一定的局限性。
腺苷脫氨酶(ADA)是嘌呤核苷分解代謝過程中的可特異性催化水解核苷生成肌苷和氨的一種重要酶類, 廣泛存在于人體各種細胞及體液中, 在淋巴細胞中的含量是紅細胞的10倍,而T淋巴細胞中ADA的活性為B淋巴細胞中的10~20倍, 未成熟或未分化的細胞含量更高。ADA在T淋巴細胞的發育和分化、單核細胞的成熟和轉化為巨噬細胞的過程中均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其活性與免疫功能密切相關[4]。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 其病理變化過程中有大量的T 淋巴細胞浸潤、活化, 并伴有單核細胞的浸潤、活化和轉變成巨噬細胞。結核是T淋巴細胞介導的細胞免疫, ADA是活動性肺結核輔助性T淋巴細胞CD4的一種標志物。研究顯示, 受累肺段BALF中細胞比值較未受累肺段高[5]。因此,結核病變部位的ADA含量應較其他非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參與的病變區域高得多, 在腫瘤組織中, 浸潤的淋巴細胞活性低, ADA含量較低, 在非特異性炎癥病變部位以嗜中性粒細胞浸潤滲出為主,病變部位BALF中ADA的含量也應較低。通過對74例疑似肺結核患者BALF中ADA濃度的研究發現, 肺結核組患者BALF中的ADA含量明顯高于非結核組患者BALF中的ADA含量,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 臨床上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時行BALF的ADA濃度檢測結合病理學及細菌學檢測, 對提高肺結核特別是痰菌陰性肺結核的診斷和鑒別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1]姜秀峰,王嘉祺,董惠芳,等.4種方法聯合檢測在菌陰肺結核臨床診斷價值的研究.中國防癆雜志, 2004,26(2):84-88.
[2]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 58.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支氣管鏡學組.纖維支氣管鏡臨床應用(草案).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 2000, 23(2): 134- 136.
[4]Barton R W, Goldschneider I.Nucleot ide-met abolizing enzymesand lymphocyte diff erentiation.Mol Cell Biochem, 1979,28(1-3): 135-147.
[5]唐神結, 吳福蓉, 范以虎,等.肺結核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T 淋巴細胞亞群的檢測及其臨床意義.中國防癆雜志, 2002,24(5): 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