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楊 賀 薇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試論“專業競賽”在設計類專業學風建設中的作用
——以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為例
宋 楊 賀 薇
(南京理工大學,江蘇 南京 210000)
學風建設是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根基所在,設計類專業學生思維活躍、個性張揚,不易接受枯燥刻板的教育。面對設計類專業的情況和學生特點,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通過專業類競賽調動了學生專業學習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高校設計類專業進一步打造優良學風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專業競賽 設計類專業 學風建設
學生,以“學”為本,所以學風建設永遠都是大學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項工作,是大學的根基所在。由于設計類專業學生個性比較突出,相對較難進行教育管理。另外,設計類專業實踐性較強,就業時用人單位較看重專業、實踐能力。因此,了解設計類專業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設計類專業學風建設的新模式,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設計類學科的發展至關重要。
1.1專業特點。
相較于普通的文科及理工科專業,設計類專業對于學生的專業技能、實踐情況、動手能力有著更突出的要求,在學生就業的時候,用人單位更看重學生的硬實力,如Photoshop軟件的應用能力,對于客戶要求的理解能力等,而這些能力都需要學生從大一開始積極積累。
1.2學生特點。
設計類學生由三類群體組成,即普通文科生、普通理科生和藝術生。藝術生及文科生思維較活躍,個性較突出,理工科的學生較為理性但感性不足。設計類專業學生的教育管理較困難,部分普通文科、理科學生是在高考時調劑到設計類專業的,本身對于專業興趣不足,缺乏學習動力,所以設計類專業學生的優良學風建設相對比較困難,需要合適的方式方法。
結合專業情況和學生特點,南京理工大學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自2011年起,開始推進“以專業競賽促學風建設”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體實施方法如下。
2.1第一階段:提供競賽相關資源,為學生搭建展示平臺。
2.1.1 多途徑尋找相關專業型競賽資源
對于一些重要的競賽項目,通過專業老師推薦、高年級學生梳理、網絡搜集等方式,整理專業類競賽數據庫,并按照競賽的專業性和影響力進行有序分類,由年級大會、年級網站、專業老師推薦等多重方式通知到學生,鼓勵學生自行組隊參與。為確保更多學生參加比賽,若組隊出現困難或缺少相關參賽資料,可由年級輔導員或學導出面協調。
針對低年級學生專業能力尚弱的情況,學院非常重視學校各部門下發的其他有關學生專業類競賽的文件,此類競賽難度不大,獲獎幾率較高,有助于幫助低年級學生樹立參賽信心。
2.1.2 自發組織相關專業評比活動
學院各年級針對年級不同情況自發地舉辦一些小型評比活動,使學生建立起參賽的信心,主動學習相關知識,促進年級內部不同班級之間的情感交流與專業知識的融會貫通。
如舉辦“PPT設計競賽”、“年級LOGO征集”、“學院吉祥物設計比賽”等活動,在活動中對優秀的參賽作品給予公示及表彰。此類活動能使學生充分利用專業技能,熟悉參賽流程,更好地融入學院的整體賽事活動中。
2.2第二階段:教師學長教授方法,為學生參賽保駕護航。
每個專業的學生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都需要“路標”的指引,在這樣的背景下,學院特聘“班導師”16名,針對學生參加的比賽類型,為他們制定合理方案、教授方法,為學生參賽保駕護航。
2.2.1 班導師的專業指導
班導師由年輕教師組成,為學生參加各類型專業競賽提出階段性的建設性意見,幫助學生確定相關參賽選題,提供相關參考書目,制定項目進度安排等工作。
班導師的專業指導,為學生參加專業型競賽做好了參謀,也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增添了動力,增強了學生參賽的信心,為成功參賽打下了基礎。
2.2.2 研究生實時輔導
雖然專業導師能為學生的參賽提供方向指引,但在具體項目研究過程中,某些參賽小組往往無所適從,找不到切入點,這時,為每個參賽小組配備一至兩名研究生進行適當輔導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參賽的各個環節,學生及時得到研究生的輔導,使競賽項目順利實施,并有效提高參賽學生的學術水平。
2.2.3 輔導員的定期追蹤
為了及時掌握年級學生的參賽進度,年級建立了組長反饋制度,即:學生參賽以小組形式上報,并由小組組長定期與輔導員或學導匯報競賽進度及項目實施進程,提高學生參賽的積極性,保證參賽計劃有序進行。各小組的參賽進度被實時記錄,并定期產生數據圖表,在年級網站進行公示,以便各小組對比和督促。
2.3第三階段:分享成功經驗。
無論是獲獎的成功經驗還是失敗的賽后總結,分享心得總能使學生受益匪淺。因此,定期舉辦參賽經驗分享會無疑是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有效途徑。
經驗源于實踐,經驗分享會除了學生書面總結外,還可以以學生提問、小組模擬及辯論會等多種方式進行,形成經驗分享,互學向上的良好氛圍,促進年級學風的建設。
2011年至2014年,設計藝術與傳媒學院兩次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Red dot design award)的至尊獎,在全國工業設計大賽、全國廣告藝術大賽、中國大學生廣告藝術節學院獎等專業類競賽中均碩果累累。在各類競賽中參賽學生提交的作品經過精心創意、多次修改、反復考量,為爭奪大獎打好了基礎,同時也使自己的綜合能力得到大幅提高。
總體來講,學院學生對于專業型競賽的參賽熱情極高,專業型競賽促學風建設初顯成效。通過開展此項工作,學院的第二課堂和第一課堂緊密結合,有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對學生順利就業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
參加競賽,學生對專業的認知逐步加深,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探索、積極鉆研,可以說部分學生已較早地進入研究型學習的階段。此項工作的開展對于有效激發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提升年級的整體風氣、營造良好氛圍具有積極意義,在自主創建學習型學生社團方面具有明顯的作用。參賽中,學生逐漸認識到,獲獎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激勵他們更系統地進行了專業學習,并由學習競賽骨干牽頭建立學習型社團,本年級學生及低年級學生紛紛積極,加入社團,在社團輕松而有序的氛圍中不斷探索、學習、交流,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
4.1提高專業興趣。
俗話說:“興趣即良師。”任何專業的學習都需要學生產生學習興趣,能夠主動地接觸本專業的各個領域,從興趣出發才能真正學到知識并時刻保持著對學習的熱情。因此,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專業型競賽及評比活動,用省級、國家級、國際級的專業榮譽激發學生的斗志,正是提高他們對本專業學習興趣的重要途徑。
4.2深化專業素養。
參與各類型的競賽及評比活動,學生即可較早地與專業老師接觸,增強對所學專業的認識。同時,參賽的各個環節也要求學生不斷深化自身的專業素養,實現自我提高,這是專業型競賽促學風建設的重大意義所在。
4.3檢驗學習成果。
專業型的競賽需要相關知識的海量儲備,反饋學生每個階段的學習成果,以便有針對性地展開學風建設工作。同樣是檢驗學習成果,參加專業型競賽與以往考試最大的區別在于這種實踐性的活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更能激發學生的熱情,真實直觀地反映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成果,有利于輔導員更全面地了解學生的現狀,也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4.4形成良好氛圍。
比賽即是競爭。比賽的重大意義在于它可以形成激烈競爭的良好氛圍。在這樣的環境中,學生形成了更好的自我認知與相互學習的能力,營造了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這種以班級帶小組,以小組帶個人的比賽形式必將推動整個年級。
綜上所述,專業型競賽在促進學風建設中具有巨大的作用,既能提高學生對專業學習的興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專業素養,又能在全面檢驗學生學習成果的同時,促使整個年級良好學習氛圍的形成。
[1]周華清,等.應用型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策略[J].教師教育論壇,2012(7).
[2]譚啟亮.淺談高校學風建設[J].管理觀察,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