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潔
[摘要] 目的 評價培美曲塞聯合奧沙利鉑治療老年或功能狀態評分差的晚期肺腺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研究對象為未接受過一線化療的老年或功能狀態評分差的ⅢB /Ⅳ期肺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聯合奧沙利鉑方案, 每3周為1個周期重復。連用2~6個周期評價療效和不良反應,并進行隨訪。結果 39例患者中CR 2例(5.1%),PR6例(15.4%),SD15例(38.5%),PD16例(41.0%),RR20.5%,DCR59.0%,MST 9個月。主要毒副反應為I~II度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和胃腸道反應,經對癥處理后不影響化療進行。結論 培美曲塞聯合奧沙利鉑方案治療老年或功能狀態評分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療效肯定,不良反應輕。
[關鍵詞] 晚期肺腺癌; 老年患者; 功能狀態評分差患者; 培美曲塞;奧沙利鉑
[中圖分類號] R7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04(a)-0036-02
肺癌是目前常見的腫瘤之一,分別為男、女第1、2高發的惡性腫瘤,死亡率亦高居第一位[1]。臨床上80%以上的肺癌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其中約1/2為腺癌,以鉑類為基礎的聯合化療可顯著延長晚期NSCLC的生存期,改善其生活質量[2]。老年或功能狀態評分差的晚期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下降,不良反應增高。該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培美曲塞聯合奧沙利鉑治療老年或功能狀態評分差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共39例,療效較好且不良反應輕,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該院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共39例,均未接受過一線化療( 允許接受過輔助或新輔助化療后的復發病例), 且有符合RECIST標準的可測量病灶,并經病理學確診,預計生存期>3個月, 無化療禁忌征,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20例,女19例;其中年齡≥70 歲且PS0~1分的18例,年齡<70歲但PS≥2分的21例;其中IIIB期13例, IV期26例。該研究通過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培美曲塞聯合奧沙利鉑方案,第1天培美曲塞500 mg/m2;第2天奧沙利鉑120 mg/m2;每3周為1個周期重復。培美曲塞治療前1周口服葉酸400 ug, 直到末次用藥后21 d。培美曲塞治療前1周肌注維生素B12 1 000 ug,以后每3周重復1 次至停藥。培美曲塞前1 d、當天和后1 d口服地塞米松4 mg/次, 2次/d。每2個周期進行療效及不良反應評估,條件允許則完成全部4~6個周期化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按照RECIST標準評價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 計算有效率(RR),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中位生存期(MST)為治療開始至死亡時間的中位數。
1.4 毒副反應評價
按照WHO和美國NCI對抗癌藥物對各系統的不良反應的評價標準分為0~IV度[3],進行臨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統計。
1.5 隨訪
治療周期結束后每3個月門診隨訪,復查腫標及胸、上腹、頭等影像學檢查,每6個月復查骨掃描,期間如有不適隨時復診。共隨訪20個月,有死亡病例自動終止隨訪。
2 結果
2.1 療效評價
均按計劃完成了相應的治療(至少2周期),無中途退出及治療相關死亡發生,共完成156個化療周期,隨訪20個月,39例患者中CR2例(5.1%),PR6例(15.4%),SD15例(38.5%),PD16例(41.0%),RR20.5 %,DCR59.0%, MST9個月。
2.2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主要為I~II度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和胃腸道反應,對癥治療可緩解,沒有因化療導致嚴重事件。
3 討論
全球每年約有140萬人被診斷為肺癌,其中80%為非小細胞肺癌。在新診斷的晚期NSCLC 中, ≥65 歲的老年患者約占50%以上,≥70 歲為30%~40%,PS≥2 分的非老年性NSCLC 也為數不少, 他們的預后較差, 中位生存期很少超過5 個月, 1 年生存率< 20%, 有效率低, 常有嚴重的不良作用[4]。
培美曲塞是一種新型多靶點抗葉酸細胞毒藥物,其特點為療效確切,不良作用低[5]。奧沙利鉑是第三代鉑類制劑,對NSCLC有抗癌活性且與順鉑及卡鉑無交叉耐藥,骨髓抑制較順鉑、卡鉑更少見。我們采用培美曲塞聯合奧沙利鉑的化療方案治療老年或PS評分低的晚期肺腺癌患者,結果顯示39例患者中CR2例(5.1%),PR6例(15.4%),SD15例(38.5%),PD16例(41.0%),RR20.5 %,DCR59.0% , MST9個月。較戴宏宇等的研究[6]相比CR、PR、RR、MST均高,考慮與該研究對象均為腺癌,而戴宏宇等的研究對象包括腺癌和鱗癌有關。文獻報道培美曲塞對腺癌療效優于鱗癌[7],目前對于這一現象最可能的一種解釋是鱗癌中胸苷酸合成酶(TS)過表達降低了其對抗葉酸代謝藥物敏感性[8]。該研究的RR較劉濤的研究[9] RR31.43%低,與該研究對象均為年齡≥70 歲或PS≥2分有關。
該研究毒副反應主要為I~II度骨髓抑制、神經毒性和胃腸道反應,經對癥處理后很快好轉。與曲士杰的研究[9]相比毒副作用發生率和程度均輕,提示奧沙利鉑的毒副作用較順鉑低。
綜上,方案既能兼顧培美曲塞、鉑類的治療效果,又可降低化療帶來的不良作用,減少其對老年或PS評分低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影響,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孫燕. 臨床腫瘤學高級教程[M]. 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1:3.
[2] 邱宇安等.培美曲塞二線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1,1(26):66-68.
[3] 孫燕.臨床腫瘤內科手冊[M].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11,7:142-145.
[4] Cesare G. Treatment of elderly & poor performance status patients[J].J Thorac Oncol suppl, 2007, 2( 8) : S281- S282.
[5] 丁穎.培美曲塞聯合順鉑一線治療晚期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2,5(19):766.
[6] 戴宏宇.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3,18(4): 696-697.
[7] 陳偉.培美曲塞聯合草酸鉑與吉西他濱治療晚期非小細胞性肺癌 [J]. 中國臨床醫學,2012,19(5): 473-475.
[8] 董益忠.培美曲塞單藥治療復治晚期肺腺癌45例臨床觀察 [J].當代醫學,2012(31): 39-41.
[9] 劉濤. 培美曲塞二鈉治療70例晚期非小細胞性肺癌(非鱗癌)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 2013,8(8): 146-147.
[10] 曲士杰.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性肺癌臨床觀察[J]. 中國社區醫師, 2013,15(7): 148-149.
(收稿日期:2013-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