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 眾(浙能嘉興港煤炭物流有限公司,浙江 嘉興 314010)
煤炭資源在我國的分布呈現不均衡狀態,山西、陜西和內蒙古是我國煤炭的主要儲區,也是家喻戶曉的煤炭大省,占了全國儲量的三分之二,其中華北地區最多,占全國保有儲量的49.25%,其次為西北地區,占全國的30.39%,然后依次為西南地區、華東地區、中南地區、東北地區。但煤炭的主要消費地卻是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冀地區,總消費的煤炭量約占全國總量的三分之二。同時,煤炭作為我國目前最大的能源,在其消費上也呈現出季節性的特點,一年中夏季和冬季是煤炭消費旺季,煤炭資源的儲存和使用地的格局分布,就促使煤炭資料的大調動,煤炭物流也就應運而生。
煤炭作為當前我國主要的能量來源,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煤炭物流經過多年的發展和探索,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全國一體的煤炭物流格局,但從2013年煤炭物流分析,煤炭物流成本高企仍然是困擾煤炭物流業的一個癥結所在,從陜西省煤炭物流業來看,2013年,陜西的煤炭物流成本幾乎是煤炭終端售價的四分之一,比其他資源的物流成本高出整整10%,煤炭物流的成本已經明顯影響到了整個煤炭產銷業發展。
煤炭物流的供應鏈,是指在煤炭生產企業到終端用戶的一個管理過程,主要由二個部分組成,即:煤炭開采供應物流和煤炭的銷售物流,具體的煤炭物流環節見圖1。

圖1 煤炭物流環節
與其他物流相比較,煤炭物流網絡具有點多、線長、市亂的特點,點多就是煤炭從地下到地上再到用戶終端的點非常多,原煤分別要經歷地下、地面小倉庫、礦區大倉庫等多個物流節點,再進入銷售煤的生產環節,包括分選、加工等多個物流環節,再經過儲備、轉運等節點。線長是指煤炭生產區域和消費區域存在地理上的差異導致,從內蒙到廣東,鐵路貨運就達2 000多公里,煤炭必須依靠物流鏈才能實現流動,同時,由于經銷企業亂象紛生,致使中間環節被大大拉長或增多,也直接增加了物流成本。市亂是指競爭的無序化,由于煤炭物流主要依靠鐵路貨運,導致鐵路的運力一直趨于緊張狀態,買賣車皮等違法違規行為的存在,進一步加深了這種現狀,最終提升運費成本,影響終端售價。同時,由于物流信息不夠暢通,統一的實時物流平臺信息缺乏,物流管理手段和技術落后,物流企業一體化物流管理理念尚未普及,服務功能也比較死板和單一。
國家發改委2013年底頒布的《煤炭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指出,2012年,全國煤炭產量36.5億噸,鐵路調運量22.6億噸,沿海主要港口發運量6.2億噸,山西、陜西、蒙西地區鐵路煤炭外運能力達10億噸,分別比2005年增長55%、75%和73%;省際間調運量19億噸,較2005年增長65%。煤炭生產開發加速西移,鐵路運輸平均距離由2005年的579公里增加到2012年的655公里,全年煤炭進出口總量達到3億噸,是2005年的3倍。我國現階段煤炭物流基本上還沒有建立第三方為主的產銷脫離的物流獨立體系,煤炭物流的角色基本上還是由煤炭生產企業、經銷企業兩者扮演。同時,煤炭運銷企業的上下游都比較強勢,煤炭采選企業一般要求提前支付預付款,而下游電廠、化工企業又要求給予一定的賬期,煤炭物流的低效運轉,也使得煤炭運銷企業面臨強勢的上下游,存在大量預付款和應收款并存的資金周轉壓力。
由此可見,我國的煤炭物流業還是趨于主體“小、散、弱”,物流通道不完善,部分物流環節銜接不暢,流通效率處在初級階段,主要鐵路煤運通道能力不足,電煤請車滿足率較低等都成為了較為突出的問題,公路煤炭長途運輸量持續增加,儲煤炭從產地到主要消費地,流通環節費用較高的瓶頸始終存在。因此,要迅速扭轉當前煤炭物流存在的不利局面,必須引入現代的信息技術手段,完善和提升煤炭供應鏈的效率,建立科學的煤炭物流一體化網絡信息平臺,降低煤炭物流成本,提升煤炭運轉效率,已經時不我待。
煤炭物流作為一種信息流,要透明、及時地顯示在全國一體的公共平臺上,這是煤炭物流網絡化的基本要求,它涵蓋了煤炭物流信息的采集、分析、上傳、交換、顯示、共享和處理的全過程,只有建立了這樣一個開放式的實時的煤炭物流信息平臺,才能夠使得生產者、經銷者和消費者科學地做出經營決策。
煤炭物流網絡化平臺是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手段、集成煤炭物流信息采集、分析、上傳、交換、顯示、共享和處理全過程的一個管理信息系統,通過此平臺能將處于煤炭物流鏈條上的各個企業提供實時、準確的物流信息,為彼此的合作和交易提供服務。
(1)建立統一溝通渠道。由于該信息平臺是基于互聯網(包括有線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而建立,實現了電子信息發布、共享和交流,融入了運輸車輛的GPS跟蹤定位、快捷短信、煤炭實時量產查詢等技術,實現了煤炭物流全過程的電子信息化,因此,通過建立這一煤炭物流網絡化平臺,就能為煤炭物流中的相關企業提供統一的服務平臺。通過這個平臺,相關企業可以按照預設的操作規程,通過發送指令、調取計劃、交流數據、發送文件、傳遞報表、獲取商情等煤炭物流信息,實現物流鏈條上的各個節點之間的信息溝通,在此基礎上,實現存儲信息流、生產信息流、運輸信息流同步共享,附加于交易雙方的金融結算窗口,為煤炭物流鏈上的供需雙方建立一個便捷的虛擬電子交易室。
(2)實現了信息的標準化。煤炭物流網絡化平臺中的最
終提供共享的數據流,不是原始和粗糙的煤炭物流信息數據,而是嚴格按照數據標準化約定經過規范處理過的信息,是煤炭物流鏈上的企業依托這一公共的信息平臺,基于對煤炭物流發展規律的認識而對信息進行的深加工,這就為煤炭物流鏈上的決策者在煤炭采購選擇、運輸調度設計和成本收益核算分析時提供核心的基準數據,從而有助于整合煤炭物流上下游的資源,提升煤炭物流效率。
(3)實現煤炭物流智能化。智能化是指通過建立煤炭物流網絡化平臺,從而使得煤炭物流能達到成本最省、配置最優和效率最高。具體而言,就是煤炭物流鏈上的所有企業都能夠依托煤炭物流網絡化這個統一平臺,獲取綜合煤炭的生產、煤炭的需求、煤炭的運輸等有用信息,運用統計學、經濟學、運籌學和GPS運輸跟蹤等技術手段,確定出最佳的購銷運方案,實現煤炭物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最優。

圖2 煤炭物流網絡化邏輯圖
作為一個開放的公共平臺,物流信息平臺必須要符合安全、開放、兼容、經濟、簡便和拓展的要求,按照煤炭物流的具體理念和操作流程,細分為煤炭供應和煤炭銷售兩個子平臺,煤炭物流邏輯圖和網絡化流程總架構圖見圖2、圖3。

圖3 煤炭物流網絡化流程總架構圖
(1)煤炭物流供應鏈平臺架設
煤炭物流供應鏈由煤炭供應數據和煤炭物流數據互相關聯而組成,煤炭的消費者如電力、化工、鋼鐵等煤炭資源的需求企業,通過煤炭物流供應鏈平臺(具體煤炭供應鏈結構見圖4),直接向煤炭貿易企業或者上游的物流企業傳遞需求信息,煤炭貿易企業或者上游物流企業則通過物流供應鏈平臺向煤炭生產企業發送需求信息,或者由煤炭消費終端直接與煤炭生產企業傳遞訂單信息,再通過彼此約定,通過物流供應鏈平臺選擇相應的物流企業進行物流操作。煤炭生產企業將下游的煤炭需求商的信息進行匯總,再結合自身的煤炭作業產量水平和各類既定的煤炭生產計劃,得出具體的煤炭資源分配方案,并將這一指標進行量化后,通過煤炭物流供應鏈平臺向下游煤炭需求商傳遞信息,下游的所有物流供應商綜合自身的物流處理能力,也形成量化數據,傳遞到物流供應鏈平臺的數據庫中。由此,煤炭物流供應鏈平臺數據中涵蓋了煤炭供應商、物流供應商和需求商的數據統計,基于這些數據,再結合和調用其他數據庫,如方法庫和模型庫,煤炭物流的優化方案就能輕而易舉地制定。
(2)煤炭物流銷售鏈平臺架設
煤炭銷售鏈平臺與煤炭供應鏈平臺的方法基本一致(詳見圖5),這就是說煤炭銷售鏈的方案也是基于煤炭生產商或者是一定時點上可供應的煤炭數據、物流供應商的物流數據和煤炭銷售數據統計的基礎上,再基于煤炭銷售模型庫和煤炭銷售方法庫提供的手段,制定出最優化的煤炭銷售物流鏈。

圖4 煤炭物流供應鏈結構圖

圖5 煤炭物流銷售鏈結構圖
煤炭物流網絡化平臺搭設為改變當前我國主要依靠傳統的煤炭物流方式提供了技術手段,通過搭設煤炭物流供應鏈平臺和煤炭物流銷售鏈平臺,初步實現了將單一的物流平臺進行網絡化整合的目的,實現了煤炭物流優化的突破,這對于煤炭產業整體優化升級、降低煤炭物流的成本消耗、提升煤炭資源的配置效率,都將起到明顯的作用。
[1] 國家發改委.煤炭物流發展規劃[Z].2013.
[2] 周健奇,劉偉,鄭毅.煤炭供應鏈管理是國有煤炭企業物流公司的發展方向[J].中國煤炭,2010(5):34-36.
[3] 張毅.關于煤炭物流的網絡優化分析[J].煤炭技術,2013(9):29-31.
[4] 肖長剛.煤炭物流問題剖析及應對路徑選擇[J].煤炭技術,2013(1):36-39.
[5] 張華明,焦斌龍.煤炭物流體系現代化再造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10(49):169-172.
[6] 于妍.關于現代物流若干問題的探討與研究——以煤炭物流為例[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