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 翔(廣西天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廣西 南寧 530003)
目前,隨著鐵路貨運電子商務平臺的開通使用,鐵路貨運市場化改革已經悄悄拉開了序幕,在鐵路體系倡導一體化管理,多元化經營的大形勢下,鐵路的物流企業應該如何面對這種變化?并在變革中把握機會,站穩腳跟。要實現鐵路物流企業的現代化轉型,除了管理機制、組織流程等方面的因素,信息化手段是其中一個重要的因素,本文就將如何借力信息化手段,助力鐵路物流企業實現轉型、增強市場競爭力做一些粗淺的闡述。
信息流是物流企業供應鏈上的重要環節,鐵路物流信息化是物流要素的特質決定的,信息化的程度決定了企業服務能力、競爭能力,物流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靈魂;同時信息化是鐵路物流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物流企業的信息化可以顯著提高其組織效率、競爭水平。
目前,鐵路正面臨變革,鐵路的物流企業已經充分意識到這種局面,未雨綢繆,轉變觀念,打造現代物流信息化系統,搶先占據市場競爭有利地位。應從傳統的、以鐵路貨運代理業務為主的物流向現代物流進行轉型,通過市場、客戶、鐵路和經營管理四種信息的有效對接,提高鐵路物流公司的市場反應速度、建立緊密的客戶關系,使公司成為以客戶、市場為導向、面向服務的現代化物流公司。
根據信息化系統的應用范圍與廣度,目前物流行業信息技術的應用系統大致劃分為以下幾個層次:
第一層次是單點應用,針對個別功能的或解決單個應用需求的各種軟件工具和單點系統的建設。這一層次主要建設內容包括辦公軟件、企業郵箱之類的通用工具軟件以及物流行業專用的條碼器、自動識別軟件、物流仿真軟件等工具軟件或單點系統等。第二層次是流程優化,是針對物流企業的個別業務流程或管理職能,實施部門級的信息系統建設。這一層次的信息化建設內容既包括一般企業通用的信息系統,也包括物流企業專用的信息系統。第三層次是綜合管理,是針對整個企業的綜合職能管理,實施企業級的信息系統建設。該層次的信息化建設內容既包括一般企業通用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也包括物流行業專用的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第四層次是公共平臺,所要解決的問題是整個或局部聯合物流行業的信息化問題,如物流信息的發布與共享,物流行業與其他相關機構的信息交互。這些信息化需求不可能由某一家物流企業單獨承擔,而是由外部的服務供應商或政府部門負責滿足。這一層次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物流公共信息交換平臺、全球定位系統、地理信息系統、EDI網絡服務中心等。當前,物流公共平臺領域發展較為快速的是物流公共信息交換平臺系統,國內知名的物流行業信息平臺如中國物流與采購網、錦程物流網都屬于這個范疇。
以鐵路的物流企業信息化應用情況來看,物流公司均已經不同程度實現了內部網絡化、內部辦公信息化、代理業務實現計算機管理,以及不同程度的局部信息化應用,值得一提的是有些物流公司先后通過了國家4A級物流企業評審,意味著企業的信息化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但大部分企業仍然處于信息技術應用的第二個層次以下,即流程優化或單點應用,甚至部分子公司或局部業務還處于手工作業階段,特別明顯的是倉儲、貨場的管理。
未來,隨著物流國際化、物流高級化的發展以及現代高新技術的迅速發展,物流系統各個環節的作業將會出現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為主的發展趨勢,第三方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將成為物流行業發展的中樞神經。
鐵路物流企業有其自身的特點,根據其管理模式、業務結構、企業流程來看,鐵路物流企業信息化應該包括以下內容:
該系統實現企業內部辦公管理的網絡化、協同化,同時系統具有嚴格、方便的用戶權限管理功能,實現數據、信息、文件的授權共享及傳遞,包括的公文管理、信息發布、個人辦公管理、審批流程定制、信息交互、黨群建設、后臺管理等功能,可完成異地辦公、遠程辦公。通過該系統將各個生產及業務系統、外網以及其他的專業應用系統進行整合,消除信息孤島,提高系統整合度,有效提高內部辦公及生產業務處理的工作協同及信息共享效率,是各個系統的集成平臺及各種生產及辦公信息的集中展示平臺。
客戶與合同是物流業務的基礎,所有的物流業務都是基于具體客戶及相應服務合同的。物流營銷管理信息系統就是對物流作業的客戶、合同進行統一的建檔、管理,實現物流公司(物流基地)與客戶之間的合同簽訂、客戶發展、客戶需求調查等功能,同時對與鐵路車站(運輸主業)之間的請求車辦理、承認車、裝車計劃等業務進行信息化管理。
用戶的訂單作為物流業務實際服務的開始,該系統主要實現客戶各種物流業務訂單(包括發送訂單、到達訂單、倉庫訂單、貨場訂單、裝卸訂單等)的受理、錄入、信息反饋、訂單拆分、訂單下達、訂單查詢等業務的信息化管理。
物流基地倉庫管理信息系統就是針對鐵路物流基地倉庫的特點而設計的對少量、多批次進出倉庫的貨物信息,物流基地倉庫信息,貨主信息等數據進行管理的一套應用系統。倉庫管理的主要目標就是通過對倉庫所有入出庫活動的管理和控制及對倉庫貨物、貨位等數據進行有效的統計和分析,以保證物流基地生產中暢通的物流,使決策人員及早發現問題,采取相應措施,調整庫存結構,縮短儲備周期,加速資金周轉,最大限度地降低庫存占用;同時,通過周期性的倉庫盤點,及時補救管理中的漏洞,使庫存管理系統實時地反映物流基地中各個倉庫的現時使用情況,為各類管理人員從不同側面提供所需信息,以便協調物流基地經營收到更大效益。
物流公司(物流基地)給客戶提供的各項服務、作業的計費結算由本系統統一進行。系統依據企業與客戶簽訂的服務合同(其中包含了計費合約)及具體的各種物流服務,根據對應的計費公式在日結、月結或按需結算時自動計算應收物流服務費用并給客戶開具相關票據。
客戶關系管理系統是一個包含了企業客戶檔案管理、客戶信息管理、客戶服務管理、客戶反饋管理等功能的信息系統,系統設計以客戶為中心,把科學的管理與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實現客戶關系、客戶服務協同工作統一管理,幫助企業規范業務流程,提高客戶挖掘能力和客戶服務質量,有效管理客戶資源,提高銷售成功率,達到全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目的。
物流綜合統計分析系統的數據源來自物流營銷管理系統、物流訂單管理系統、物流基地倉庫管理系統、物流基地貨場管理系統、物流基地計費結算管理系統等系統的生產業務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系統可提供貨主情況分析、貨物構成分析、貨物流向分析、貨物運量分析、車輛使用分析、集裝箱使用分析、收入構成分析、裝卸業務統計分析、倉儲業務統計分析、經營完成情況分析等多方面的統計分析功能。
物流綜合統計分析系統的應用層面分為集團級和物流公司級(含分公司),雖然不同層面系統覆蓋的數據面不同,數據格式也有所不同,通過底層數據封裝和報表中間件的設計,盡量抹平這種差異性,使物流綜合統計分析系統基本能夠以同樣的風格展示在集團級用戶和物流公司級用戶的面前。
信息化是現代物流的標志之一。傳統鐵路物流企業在轉型過程中,需要重視幾個關鍵點:把握客戶資源,制定合理物流方案,優化物流各種資源,監控物流執行過程,明晰物流收入與成本。鐵路物流企業已經逐步開始在向現代物業企業轉型,信息化手段將會極大地推動物流企業自身的轉變,也希望鐵路物流企業在未來的發展中,形成有效的服務及競爭能力,實現企業的華麗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