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常玉
(通化廣播電視臺,吉林 通化 134000)
一、方案設計背景。廣播電視領域的安全穩定事關重大,防止社會上邪惡勢力及不安全份子的破壞一直以來是各級廣播電視管理機構安全生產中的主抓事項,更是促進社會和諧和確保廣播電視安全播出的重要環節。尤其當前社會上的不穩定因素又有所抬升,能否實現特殊歷史條件下確保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與臺區安全,成為了一個急待解決的問題。
二、方案設計思路。
1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結合人為看管的措施,確保臺區安全,為廣播電視的安全播出提供根本性的環境保障。
2 構建IP化的監控網絡,整體監控系統以光纖傳輸為主,(防止雷電損壞傳輸線路),主干網為千兆以太網,10/100M交換到終端,整體構建要完全符合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
3 系統支持完整的路由協議,安全控制和遠程訪問,引入必要的冗余設計,確保系統在某子系統、某個局部設備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不影響整體正常運行。
4 系統要專網專用,采取接入控制(防火墻、MAC地址綁定,訪問控制列表、指定端口)措施。
三、具體技術方案。
1 系統框架概述。系統的整體框架布局是在場區辦公樓設立主監控室,機房值班室為第二監控室。在場區方范圍內共設置機房房頂,機房門、發電機房、鐵塔、辦公樓、道口、倉庫、變壓器室、水井房、消防水池、大門、養種植區域等多個監控點,各監控點分別配置IP網絡攝像機、信息采集盒(盒內裝置AC/DC轉換、防雷模塊、光電收發器等),各監控區域光纖連接傳輸信息到主監控室及機房值班室。信息傳輸到監控室后經所配置的光電收發器、百兆口交換機、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網絡硬盤錄像機,PC機、電視墻等相關設備后實施多個網絡攝像機監控信息的觀看、瀏覽、回放、管理、存儲、控制等功能。
2 監控信息的顯示。系統設計要具備大屏顯示功能,電視墻和控制臺分體式結構。控制臺為2聯,安裝1臺多媒體計算機,操作鍵盤、鼠標等設備安裝在臺面上,通過系統的矩陣功能和分屏操作可在PC機及電視墻上進行輪詢、關聯、事件顯示,也可以進行視頻回放。通過視頻監控軟件可以分別控制、切換、瀏覽所有攝像機畫面,調節圖像顯示尺寸,還可以對任一路圖像放大到全屏顯示。系統軟件支持一個用戶同時瀏覽多個攝像機的畫面,也支持多個用戶同時觀看一個或多個攝像機畫面,同時畫面上可以顯示攝像機的類型、編號、位置以及工作時間、備注等文本信息。

圖1 網絡拓撲結構圖
3 信息采集及傳送功能的實現方式。監控動態圖像的采集由安裝在各監控點的已分配IP地址的網絡攝像機來完成,各網絡攝像機采集到的影像訊號經過高效壓縮芯片壓縮編碼后網口輸出電信號至信息采集盒內的光電收發器,(信息采集盒內裝置AC/DC轉換電源,光電收發器、防雷模塊和電涌保護器等)光電收發器接收轉換輸出光信號進入傳輸光纖傳送到主監控室,由主監控室內的光電收發器接收轉換為電信號后進入主交換機(主交換機劃分VLAN),主交換機連接NVR(Network Video Recorder)-網絡硬盤錄像機。NVR通過主交換機自動搜索前端采集設備并分配IP地址,接收各網絡攝像機傳輸來的數字視頻碼流后,對各監控點影像信息自動進行記錄、存儲和管理。NVR外接系統控制服務器、PC和電視墻,系統控制服務器安裝監控軟件后,通過軟件操作執行分屏觀看、瀏覽、回放、管理、存儲等多個動態監控畫面信息,具體參見圖1。
4機房值班室監控功能的實現方式。機房值班室監控信號流取自于監控室主交換機,通過訪問NVR(硬盤錄像機)后獲取各監控點的實時影像訊號。各監控點信息經光纖,光電收發器、交換機等傳輸設備后連接PC顯示服務器(內置監控軟件)、PC機后,實現等同于主監控室的各功能,便于了機房工作人員對臺區安全的掌控.
四、方案的技術創新點。該方案融合應用了現代安防系統中的多個先進設備與技術環節,系統構建完全按照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術規范》的相關要求,顯著特點是以標準的Internet網絡為傳輸媒介,基于國際通用的TCP/IP協議,采用流媒體轉發技術,通過設在網中的IP網絡攝像機,傳輸光纖、光纖收發器,百兆口交換機,、硬盤錄像機、系統控制服務器等,通過網絡復用進行傳輸到同一監控平臺上實現實時對臺站場區區內多個地域動態畫面的觀看、存儲、檢索、回放等功能。
五、方案產生的意義。該方案迎合了當前的政治需求,解決了特殊歷史條件下廣播電視領域安全生產中的關鍵性問題。方案應用了多個現代科技成果,將現代科學技術轉化成了生產力,大大減少了人為看管上的壓力,這種技術取代人力的工作思路,開辟了新時期廣播電視領域安全防衛工作的新篇章。
韓榮華.廣播電視發射臺集成監控管理系統設計[J].電視技術,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