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九大著名貪官
1.梁冀東漢外戚,順帝時任大將軍,專斷朝政近20年。聚斂財富,大肆搜刮,并向求官者收取賄賂。建私家林苑,方圓近千里。桓帝治其罪,被迫自殺。其家產沒收變賣合30余億,相當于東漢政府一年租稅收入之半。
2.元琛北魏宗室。宣武帝時為定州刺史,瘋狂聚斂,追求奢華,與人斗富,自許富冠一國。胡太后臨朝稱制時,曾說:“琛在定州,惟不將中山宮來,自余無所不致。”大致說那定州除了一座中山宮之外,其余值點錢的東西都進了他元琛的腰包。以貪縱被胡太后廢免。后行賄于侍中劉騰,出為秦州刺史。元琛耽于貪腐,屢誤軍機,將財富場上爭來的風頭統統輸在了戰場上。后因戰敗被再免官爵,直至卒于軍中。
3.楊國忠唐玄宗時任宰相。因其妹楊貴妃有寵而權傾中外。結黨營私,賄賂公行,選任官吏均于私第暗定。安祿山以“討國忠”為名發動叛亂,楊國忠隨玄宗奔蜀時,被士兵殺死。
4.陳自強南宋寧宗時任丞相。他依仗著曾經做過實權人物韓侂胄啟蒙老師的資歷,貪贓枉法。凡是求官的人,他都派人談好價錢,一切辦妥后再“光明正大”地授官。地方官送公文到京城,封函上一定要注明“某物多少一起獻上”。凡是沒寫的,就根本不打開。后來,韓侂胄北伐失敗失去了權勢,陳自強失去了靠山,又因謊報軍情被朝廷罷免,最終死于流放地。
5.王振明永樂時為宦官。英宗時因受寵而擅權,成為明代宦官專權之始。大興土木,廣收賄賂,操縱官吏選拔、升遷。當時著名清官于謙準備進京見皇帝,朋友們都勸他給王振帶上一點兒禮物,他堅決不同意,兩袖清風,來到京城,結果,王振暗地指使黨羽,給于謙加上對皇帝不滿的罪名,將于謙關進監獄,并判處死刑。后來迫于各方壓力才免了于謙的死罪。土木之變,王振策動英宗親征,兵敗后為亂軍所殺。
6.劉觀明宣宗時左都御史(最高司法官),歷經四代皇帝,資歷高深。劉觀執法犯法,大肆貪污受賄。在他的影響下,御史們個個貪婪無比。宣德三年(1428)六月罷朝后,宣宗召大學士楊士奇、楊榮至文華門詢問,現在朝廷里哪個官員最腐敗?楊榮毫不猶豫地說是劉觀。宣宗立即下詔,命劉觀巡視河道,實際上把他調離了御史位置。嗅覺靈敏的御史們立即聞風而動,紛紛彈劾劉觀及其子劉輻。宣宗大怒之下準備處死劉觀父子,后在楊士奇等人的一再求情下,改貶二人到遼東戍邊。劉觀最后死在遼東。
7.嚴嵩明嘉靖時任內閣首輔。與其子嚴世蕃狼狽為奸,貪財納賄,賣官鬻爵,結黨營私,禍國殃民。后被彈劾罷官。由于嚴嵩父子貪腐驚人,僅抄家就持續了整整一個月,抄其家所得金銀、珍寶、字畫,數以百萬計。
8.噶禮清康熙時任兩江總督。搜刮民財,廣收賄賂,在江南有貪婪之名。除了自己貪贓枉法,還打擊迫害那些不與之同流合污的清廉官吏。康熙五十一年(1712),因江南科場案發,事涉受賄被革職。
9.和珅因辦事干練,深得清乾隆皇帝信賴,倚為腹心,任軍機大臣20多年。專擅弄權,控制官員升遷,大肆貪污。嘉慶四年(1799)定其20大罪狀,賜死。查沒金銀、珍寶極多,時有“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之諺。
刑的案件達33起,其中殺貪官污吏21起。在古代,一國之君能如此重視和有決心懲治貪官污吏,確也難得,也說明宋太祖深懂“貪污腐化敗國”的道理,可算一代明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