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治通鑒》講座”前言"/>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自淑、誨人、知道而樂
——“《資治通鑒》講座”前言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史書。史書的價值有二,一是作為史料,一是作為史著。作為歷史材料,《資治通鑒》的隋唐五代部分,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源、史料價值。作為史學著作,《資治通鑒》具有不可替代的閱讀、鑒賞價值。
宋元之際著名學者胡三省(1230—1302)曾為《通鑒》作注,他說:“為人君而不知《通鑒》,則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惡亂而不知防亂之術;為人臣而不知《通鑒》,則上無以事君,下無以治民;為人子而不知《通鑒》,則謀身必至于辱先,做事不足以垂后。”康熙、乾隆都曾“御批《資治通鑒》”。清代史家王鳴盛《十七史商榷》褒揚《資治通鑒》:“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曾國藩在《致羅少村書》中回答這位年輕人該讀些什么書時說:“竊以為先哲經世之書,莫善于司馬溫公《資治通鑒》。”
1954年,毛澤東在與歷史學家吳晗談話時說:《資治通鑒》這部書寫得好。敘事有章法,歷代興衰治亂,本末畢具,讀這部書,可以熟悉歷史事件,從中吸取經驗教訓。兩年后,在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親自過問下,顧頡剛、齊思和、聶崇岐、容肇祖等十二位著名學者點校的《資治通鑒》標點本正式出版,成為新中國第一批整理校點的史學名著。(《史記》點校本1960年出版)
為什么歷代政要學人都異口同聲肯定和重視《資治通鑒》呢?這要從該書主編司馬光(1019—1086)的編寫宗旨講起。司馬光給宋神宗趙頊的信中說:自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以來,史書之文字繁多,自布衣之士,都無法遍讀,何況人主,日理萬機,何暇周覽!他計劃編纂的這部書“刪削冗長,舉撮機要,專取關國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為法,惡可為戒者,為編年一書,使先后有倫,精粗不雜”。顯然,司馬光的初衷是為日理萬機的領導人量身打造一部便于閱覽的簡明扼要的編年體通史。其內容關乎國家興衰、民生休戚,其目的是借鑒歷史上治國理政的經驗得失。宋神宗慨然為該書作序,并稱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賜書名曰《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共計294卷,300多萬字,接續《春秋左傳》(《左傳》的記載截止于公元前403年),記載了從公元前403年到公元959年長達1362年的興亡史。由于《資治通鑒》的巨大影響,在中國的史學書庫中,產生了一個《通鑒》學的“大家族”。包括按照事件而改編的《通鑒紀事本末》,接續司馬光而編纂的《續資治通鑒》以及相應的“紀事本末”,以及朱熹帶頭編纂的《資治通鑒綱目》及其續編版本。這樣,前后相續,就形成了一個用編年體方式記錄中國古代歷史的完整系列。
《資治通鑒》是國學苑里的一朵奇葩,蘊含著先人們豐富的治國理政得失和社會人生經驗。王夫之《讀通鑒論》卷末說:觀歷代興衰,識人事臧否,“可以自淑,可以誨人,可以知道而樂”。提升自己(自淑),與人分享(誨人),因為與圣賢對話,與經典對話,體悟了其中的智慧與思想而感到十分愉悅(知道而樂),這就是我們與讀者朋友一起品讀《資治通鑒》的目的!
戰國風云:政治家的悲喜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