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小果

秋天,收獲的季節。10月18日,歷時兩年4個月,東風日產大連工廠建成投產。此舉意味著東風日產早在2012年布局的“北上戰略”落地生根。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副總經理任勇,以獨特的人格魅力、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風起云涌、大浪淘沙的中國汽車市場,走出一條跨界整合的快速成長之路,成就了“東風日產速度”的傳奇,推動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壯大。
“用最優秀的汽車產品為中國消費者的生活加速,讓民眾更有幸福感,是我和我的團隊作為中國汽車人的終極夢想。”任勇告訴《新營銷》記者,汽車產業“中國夢”是中國強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汽車夢”將成為“中國夢”的發動機。東風日產的“中國夢”不僅體現為造車、賣車,還志在成為向中國消費者提供價值的最佳汽車品牌,讓社會分享其創造的價值。
問答:Q:《新營銷》
A:任勇(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東風日產副總經理)
Q:大連整車項目投產,對東風日產的戰略布局具有怎樣的意義?
A:產能是品牌發展的基石所在,是企業能夠決勝未來的先決條件之一。而落子大連,形成遍布全國的四大生產基地,是東風日產產能布局的關鍵一步,意味著東風日產在產業格局上的完善,形成了廣州、襄陽、鄭州、大連四大產能基地南北縱橫的戰略布局,這個格局為東風日產更快速響應市場、決勝未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連工廠定位為魅力工廠,主導SUV車型生產。我們的四大生產基地定位清晰、各有側重,分工布局形成了優勢互補、相互支撐之勢,而東風日產四大基地的生產線都采用高度柔性化生產,讓東風日產能夠靈活調整產品生產規劃,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多元需求。
大連工廠投產,還意味著東風日產全價值鏈體系能力的進一步完善與提升。生產制造,是價值鏈體系的重要一環,一個工廠不僅僅是生產車輛這么簡單,必須與研發體系、營銷體系能力緊密匹配,為了這座工廠順利運行,我們的研發團隊、營銷團隊做了大量的配套服務工作。所以,這座工廠投產,意味著東風日產的全價值鏈體系能力得以全面提升。以大連工廠投產為起點,東風日產事業將掀開新的篇章。
Q:大連工廠作為SUV戰略的發力點,在東風日產未來的規劃中是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A:大連工廠順利投產,工廠在裝備的自動化、新的生產方式以及新技術方面,總結和進一步提升了我們其他幾個工廠的優勢,這些優勢和提升都在大連工廠得以實現。其次,大連工廠在生產制造、技術、管理方面也總結了各個工廠在實踐過程中的經驗,進一步提升了效率和水平。
東風日產每個生產線都是柔性化的,跟花都工廠、鄭州工廠一樣,客戶下什么訂單就生產什么產品。未來大連工廠生產線還會增加其他車型,可以做SUV,也可以做MPV,還可以做轎車,我們會以更高的品質、更有魅力的商品性能滿足消費者需求。
大連工廠作為SUV戰略的發力點,有一個供應商集群的問題,就是周邊供應商布置是什么樣的,他們的零件生產是以哪一類作為核心。對于東風日產,我們希望全系列的SUV都要有,從小型到中型、大型。因為大連工廠一期畢竟只有15萬輛的產能,所以我們要充分考慮讓大連工廠在滿負荷生產的條件下滿足我們的計劃。
Q:什么是魅力工廠?
A:一個是做有魅力的產品,未來我們生產的新車型一定是有魅力的產品。還有一個定位是有魅力的員工,現在我們的員工大部分是90后,我們希望大家快樂工作、快樂生活、快樂成長。第三就是有魅力的文化,這是一個新工廠,未來有無限的遐想空間,希望我們的企業文化有發展和創新。總的來說我們希望做到最好的工廠,我們相信大連工廠未來3年內一定會成為新的標桿工廠。
Q:在大連建廠,是否意味著東風日產有海外出口計劃?
A:大連工廠的門口就是大海,離滾裝碼頭大約800米,整車庫就連接著碼頭。作為“南北對流”來說,物流占據優勢。最近大連在規劃高鐵要通到莫斯科或德國,歐亞鐵路很便利,大連還有港口優勢,未來有很多的想象空間。我們大連工廠的二期也已規劃,希望有更大的想象空間實現我們未來事業的想象力。
Q:大連工廠的環境和花都、襄陽、鄭州相比較,有什么獨特的優勢?
A:我們看中的是大連的區位優勢,大連是東北最開放的城市,在國際化、人才、教育資源方面都有優勢,可以看成是東北的一個窗口。大連市政府對經濟的重視程度非常高,非常支持企業在大連發展,帶動大連經濟。特別是大連為汽車產業做了很多實質性的投入,這是我們很看重的。我們希望借助大連這個橋頭堡作為我們“北上戰略”的支點,所以我們選擇大連。
東風日產有一句話是“最后一公里的競爭力”,我們希望供應商跟隨我們在附近建廠,跟我們同步化,節拍一致的好處大家都清楚。在我們的周邊,一個是3公里到5公里的范圍,一個是20公里的范圍,這就為我們大連工廠基地形成了產業上的完整配套格局。東風日產一直是以共創價值、共謀福祉的態度推動我們的事業。我們希望政府給予的條件讓我們的供應商享受到,同時供應商創造的價值會給消費者回饋更大的價值。
Q:東風日產做了哪些調整來適應北方市場?在產品線和品牌向上走的通道中,東風日產有哪些計劃?
A:從物流上說,我們把北方的中心庫也設在大連。包括配件、整車實現“南北對流”,對于成本的降低和品質的保證是顯而易見的。大連作為電動車試點的首批城市,政府對電動車推廣做了很多努力,目前大連電動車市場供不應求,市場前景非常好。四大區域設定以后,我們針對北方經銷商的特點也在探索差異化策略,包括管理、市場溝通和服務思路,以及北方的用車習慣等等,我們會據此調整。目前,東風日產在大連的市場占有率在東北是最高的,今年8月單月市場占有率達到11.8%;在遼寧省的市場占有率也是最高的,達到7%。隨著大連工廠投產,東風日產在東北的影響力增強,我們對市場的期待也是可以看得到的。
大連市場作為一個魅力工廠,作為東風日產高品質工廠的布局,是一個生產中高端車輛的基地。我一直說今年是東風日產的小年,因為我們沒有新車推出,但是今年我們將“冷風吹得熱汗流”,我們價值鏈前端的開發能力也在加緊投入,比如三大中心,包括鄭州、襄陽工廠的擴建也看到了成果,包括大連工廠投產。除此之外,我們新車的開發力度也非常強,明年東風日產會有4款全新車型上市。
Q:未來東風日產競爭的核心點是什么?東風日產的領先半步戰略,在新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怎么貫徹呢?
A:核心還是商品,圍繞商品的服務,也就是說用戶需要有魅力的商品,并且能夠享受全面的關懷和服務,這是東風日產所追求的。明年我們的四款車在商品魅力上,無論是造型還是技術方面,每一臺車都有非常清晰的目標。我們在年輕化,以及中國消費者對車的非功能價值的追求,也在用心體會。我們的造型中心會在這方面有所提升,當然在油耗、性能、自動駕駛等方面我們也做了努力,希望能夠引領消費者需求。奇駿在很多方面,比如自動泊車系統,其實是我們先期研發的。東風日產的先期研發部成立三年了,希望在技術上領先,包括新能源車,希望在未來的汽車市場上領先半步。
Q:“技術日產”是如何通過產品體現出來的?
A:現在比較注重新能源,在這方面日產應該說是做到了行業的領先者。大家知道現在全球25萬輛電動車,其中12萬多輛是日產leaf,而且在12萬輛車里沒有一輛車有重大安全事故。怎么做到這些呢?
電池的性能我們現在是最高的,從連接上來說我們是超導技術,而不是線速,這個會帶來什么呢?就是幾千個圓柱體要全部連接在一起,這個線速的發熱要用液體來減少熱量,我們從安全角度看,電池包的連接,空氣可以流通,水進不去。所以作為電動車,一個電池就有說不完的東西了,更別說其他電動、電機的優勢了。而且這12萬輛車,沒有一輛有安全問題。
由電動車的技術帶來的過渡產品,比如混合動力產品,我們也有了一個領先的平臺。所以未來大家會看到,在其他領域包括混動,我們都會有所嘗試。其他的包括自動駕駛,看到奇駿現在只是點滴的對自動駕駛的應用。2020年以后,人的平均年齡可能要到120歲,那就意味著65歲以后退休開車不會像小伙子一樣了,所以可以有一個智能的按鍵,按一下車輛就自動到達了。但是這個沒有實現量產,東風日產有自己的技術研發中心,也會承接這些。現在我們也在做超前開發。
Q:未來東風日產在營銷體系方面如何進行深層次優化?
A:以往在行業內我們的營銷體系非常有效率,是大家了解的對象。但是就像量變和質變的關系,我們要考慮在什么規模的情況下,什么樣的體制是最有效的。比如產銷幾十萬輛的時候,我們對全國的督導和總監們下指令,作業規范是什么等等是很清晰的。但如果到了七八十萬輛的時候,比如一個督導管三家店,但是到了1000家店的時候還能用這個模式嗎?所以我們實現區域制,找到效率和成本之間的平衡。對于超過100萬輛的營銷模式,和50萬輛的時候不可能一樣。
隨著電商發展,包括溝通模式的變化,大家都在思考營銷創新,今年我們從兩個方面來進行,有企業的溝通傳播,也有商品的溝通傳播,要讓傳播的聲音更大,效率更高。從與客戶的溝通角度,如何看待公共平臺的流量,流量怎么做?和4S店的關系,實體店和虛擬店的關系,怎么聚集流量?諸如此類,我們也在規劃和思考,但需要時間。
Q:未來在維護企業內部的競爭力與車型導入的速度方面,東風日產會有哪些改變?
A:兩個方面我們都要全力以赴地下功夫,除了自身的效率以及營銷能力,我們在各個細分市場上要更好地用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如今中國市場已發展到消費者細分化,各個細分市場在不斷完善和成長,我們在其他品牌身上看到了市場,他們在做一些細分市場,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情感需求。我們也在評估各個細分市場人群的大小,是否足夠支撐一個車型的發展空間。現在有很多細分市場可以投放我們的產品,所以明年我們要推出四款新車。今年我們其實是在為明年、未來的增長做打基礎的工作,明年我們將以更快的速度推出產品。
Q:在中國這個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上,東風日產如何迎接新的機遇與挑戰?
A:在成立之初,東風日產就已清晰定位,要做根植本土的國際化企業。11年來,東風日產不僅迅速實現“全球同步”,在制造工藝、裝備技術和品質管理方式等方面甚至超越全球水準。
隨著汽車行業發展,中國汽車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廣闊的市場舞臺為新品牌的誕生提供了更多可能。從2012年的第一款車上市,在短短兩年零3個月時間里,啟辰的銷量達到20萬輛,這在業內是非常快的速度。在渠道和營銷創新上,啟辰也在這4年里摸索出“啟辰模式”,為消費者帶來更便利的用車生活和豐富的用車體驗。
在過去的4年里,啟辰在全價值鏈上夯實了根基。接下來,啟辰將會在品牌2.0階段繼續進發,為消費者創造多彩生活,取得更大的成功。
在新能源戰略方面,2011年以來,我們的純電動車在大連、襄陽、廣州等城市開展大規模示范運營,共投放300多輛,累計行駛里程接近600萬公里,服務客戶突破50萬人次,市場反響良好,我們積累了寶貴的純電動車市場運營經驗。今年9月10日,啟辰晨風已正式量產上市,更是讓我們的新能源戰略邁出了重要的一步,我們勢必搶占未來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制高點。
我們提前布局、完善自我、堅定執行,實現組織運營的戰略引領和管理體系的可持續升華,這是我們發展的內因所在,也是我們面向未來的優勢所在。
Q:東風日產的終極發展目標或者你個人的終極夢想是什么?
A:作為一個汽車人,我們的使命不僅僅是把車造好、賣好,而是要把東風日產打造成為向中國顧客提供價值的最佳汽車品牌之一。用最優秀的汽車產品為中國人的生活加速,讓民眾更有幸福感,是我和我的團隊作為中國汽車人的終極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