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麗銀
8月的尾巴,我去了一趟福建石獅。這次旅程的特別之處是,我將第一次寄宿在陌生人的家中——出發前一周在微博上找到的寄宿家庭。7月中旬便已籌劃到一陌生城市,計劃一路途搭。福建石獅,與廣州相距不過760公里,高鐵開通讓兩城的往來不過近4個小時。同事打趣我說,途搭到福建就像在廣州從天河區途搭到花都區。言下之意,到如此近距離,如此交通便利的城市,凈是瞎折騰。
外出旅行,我喜歡坐公車游街,喜歡與陌生人攀談,并不是為了滿足所謂的文藝青年情結。在我看來,一座城市的特別之處在于真實生活在那兒的每個鮮活的個體,風土人情流淌于舉手投足、家長里短的細節中,這都是再好、再詳實的史書都無法企及的。
數年前曾只身前往迪拜,租住在老城區Deira——迪拜的發源地。這里有迪拜最大的內河——迪拜灣,直通波斯灣,是連接中東其他國家的重要水上通道。不似其他內河,有高山叢林作為水源地,迪拜灣沒有源頭,是一條完全由海水倒灌而成的內河,水位受海水漲退的影響,因此哺育了一代代迪拜人。當年迪拜居民逐水而居,依靠打撈從波斯灣倒灌的海鮮貝類為生,貝類中或藏有珍珠,因此形成了早期的珍珠貿易,成就了這個貿易港口。
可以說Deira是一個小聯合國,世界各地的商賈聚于此交易,在他們的經驗里,有兩類人是萬萬不能得罪的:一類是負責管理市場經營秩序的政府人員,職能跟國內的城管部門相似;另一類是負責保潔工作的環衛工人。小小環衛工人難道有通天的本領?他們確實沒有通天的本領,但他們可能會將情況上報給市場管理人員,商家難免會惹一身臊,在外求財,沒人愿意有這樣的麻煩。這些細節,若非與生活在那里的人交流,是很難得知的。
生活是一個個圈子,人們對于自己所在的圈子,如同身上每寸肌膚般熟悉,而對于其他圈子則不盡所知。曾讀過一篇文章《The Green Banana》,在美國作者的認知中,青香蕉只是沒有成熟的水果,幾乎沒有任何商業價值,而在巴西中部,它卻是用來修補汽車水箱的神器,作者由此開始思考青香蕉的獨特價值。人們所有的認知都是基于已有的知識和見聞所搭建的價值體系,而流通和交互給予了人們了解新事物的機會,商業也由此產生。
此前采訪卡西歐前中國董事總經理丹敏行,他說隨著消費者成長,新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和增加,尋找需求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是制定銷售的重點,像7-11便利店的戰略方向,賣現在好賣的東西;第二種是為消費者創造新的需求,譬如將B區賣得好的商品引到A區,或者從B區尋找流行點設計開發新產品。近幾年國內綜藝電視節目突飛猛進發展,正是借鑒了這兩種模式,某水果臺不一定比某TV更具創造性,但它卻第一個“把鞋子賣到光腳地區”。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我接觸過的企業家中,大多喜歡向外尋找商業靈感。當著名地產營銷專家李丁第一次見到云南的帳篷酒店時,簡直被驚呆了,“他們怎么能夠想象得到這樣的創意?”直到去了東非,體驗到“馬背旅行”、“馬背酒店”、“馬背上的希爾頓”等旅游項目,那是由英國殖民時期產生并流傳下來的,如今被打造成當地著名的旅游項目,來過的人只是依葫蘆畫瓢地將它引進了國內。他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不是更有創意,只不過是更有視野。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交萬般人。蘋果砸中了牛頓,世人知道了萬有引力的存在,如果砸中的是吃貨,只能成就一頓美味。借鑒他人的智慧,我們至少可以當一名聰明的吃貨。諸葛亮不出家門而天下局勢盡握,并不僅僅取決于他多么聰明絕頂,而是他的老師、同學、弟子滿天下,天下信息得以在學校私塾流轉。
時間非常奇妙,它讓每一個生命沉淀、升華,每一個個體都是一本真人圖書,我們只需要張開雙臂,就能將他人數十年積累的人生財富擁入懷中。“讓新銳的思想流轉”,這也是《新營銷》搭建“營銷新青年·智趣訓練營”分享平臺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