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
摘 要:成功的課程導入能很快把學生帶入一定的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一堂課能否成功,好的導入才是關鍵。以下我將從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環節入手,通過案例分析,談談如何更有效地進行新課的課堂導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高中美術欣賞課;課堂教學導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60-01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環節是整個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一環。一堂美術課如果導入適度,就能直接吸引學生,引起學生的重視,使其產生良好的學習動機,極大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變的輕松活躍。下面我將通過案例分析,介紹一些我在美術課堂上常用的幾種導入方法。
一、趣味性原則----利用影視導入
音樂導入法——課堂教學的過程,是一個信息傳遞的過程。音樂和美術是兩姐妹,用音樂導入是學生最感興趣,也是最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學習第五課《走進抽象藝術》打破了以往的授課形式,簡單的描述——形式分析——意義解釋——價值的判斷教學模式,而是以“音樂”為紅線,一上課先讓學生聽爵士樂,音樂時而明朗歡快,時而幽靜,時而熱烈,時而低沉聲調,深深吸引了學生,在不同音樂背景下會產生不同的心境,讓學生不用通過音符,而用繪畫的方式表現出來?學生用亂七八糟點、線、色彩,并根據音樂的高低起伏節奏亂畫一通。以音樂節奏引導學生領悟視覺形象的節奏,一開始很好地解決了理解抽象藝術語言的教學難點。
二、直觀性原則----利用多媒體導入
多媒體導入是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多種媒介向學生傳遞信息,用這種方法導入課堂對學生進一步學習抽象的美術知識具有極其有效的作用。例如:在學習《城市建設開發和古建筑保護》一課中,我根據現在所生活的城市現狀,展示我們生活的這個城市十年前的錄像全景和目前正在建設中的城市風貌錄像。學生們紛紛說出這是哪里,那是哪里,有的學生還回憶起童年的過往,然后我順著他們的思維,播出了我們所生活城市現在的情景。欣賞完后我問學生們:“你們覺得我們這個城市在這10年中舊城改造得怎么樣?是好,是壞?說出自己的想法與見解”一切都非常順暢地切入主題,通過播放錄像視頻,增強學生對畫面的直觀感受的同時,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起了一個非常良好的鋪墊作用。
三、啟發性原則----利用“啟發”導入
啟發性導入對學生接受新內容具有啟發性,能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強烈愿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更好地理解新內容。例如:在欣賞《藝術美和形式美》一課中,我先請學生與老師一起閉上眼睛默數7個數,感受一下7秒鐘有多長。然后,老師講述:在一個國際知名的繪畫展覽館中,展出了一大批傳世名畫,吸引了大批參觀者。然而卻出現了讓人嘆惜的現象。一群群看客走馬觀花地經過了一幅幅閃耀著光環的名作面前,嘻嘻哈哈地完成了欣賞,然后個個豎起大拇指說好。再問他們好在哪里呢?卻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實在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他們在一幅畫前的平均時間沒有超過7秒,這樣短時間的觀看,他們能領略到真正的藝術美嗎?學生回答:一定不能,因為他們不懂得如何欣賞!那么,同學們想不想知道7秒鐘之外,那些名畫中到底藏了些什么呢?它們是通過那些形式來傳達美的享受呢?在課堂教學中,先讓學生在疑中引起好奇心,從而激起學生的求知欲,對于美術課堂教學能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新穎性原則----利用時事導入
課堂的導入一定要新穎、具有時代性。新穎的導入有利于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新時代的高中生不僅具有強烈的好奇心,而且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如具有時代性的音樂、游戲、動漫、網絡等高中生感興趣的素材的利用,必定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入正題,激發學生對高中美術欣賞課的學習興趣。例如:學生在學習《卡通人物技法與欣賞》一課中可以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吉祥物和最火的電影《功夫熊貓》來導入,這些時事是學生所熟悉并感興趣的,使學生覺得美術就在我們的身邊,便于學生在生活的情境中去了解、接觸美術,易于理解,易于運用,并善于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這樣的導入效果很顯著。
五、觀賞性原則----利用圖片導入
在現代社會,人類已經進入到視覺藝術時代。在這個時代,圖片的感染力遠遠超過了文本的感染力。美術課最大的特點就是圖片的使用,精彩有說服力的圖片能直接刺激學生的視覺,調動學生最直觀的感受,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例如:在欣賞《建筑藝術》課時,上課前我首先導入了故宮全景圖、江南園林景觀等幾張高清晰、高質量的圖作為課堂導入,立刻就把學生帶入建筑藝術的世界之中,激發起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通過幾幅圖片的對比,我問學生們:“這些圖片同樣都是展現建筑藝術的,為什么會給人留下不同的藝術感受呢?”絕大多數學生認為是建筑所產生的年代和時間的不同,地點的不同。(意料之中)當我宣布答案時,學生表現的很詫異,判斷失誤使他們更加渴望解決心中的疑惑,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會大大提高,渴望進一步去了解其中的奧秘,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六、創造性原則----利用象形法導入
根據高中生的年齡特征,上課時要找他們感興趣的、變化快的、形象鮮明的物體,學生的興趣性,觀察的積極性就會提高。例如:在上《認識自己的臉》一課中,讓學生畫人的臉型,就比較難,我采用象形法導入,先讓學生學畫各種形狀的水果,然后再讓學生觀察身邊的同學誰的臉像什么類型的水果,這樣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調動起來。引用常見的幾何形體或者不規則形都可以讓學生說一說像生活中的什么物體,由此來引出新課。利用象形法導入,不僅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同樣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語言表達力,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愛好,為新課程的順利進行起了一個非常良好的鋪墊作用。
參考文獻:
[1] 《普通高中美術鑒賞》人民美術出版社:20
[2] 王大根《高中美術新課程培訓——什么是視覺文化》
[3] 戴幼芬《高中美術的欣賞課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