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不斷加大對少數民族地區教育的投入和各種政策制度的優惠,因此教育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教學條件不斷改善,民族素質不斷提高。
關鍵詞:注重;落后;整體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81-01
距離二十一世紀素質教育的要求還相差甚遠,教學質量還未跨入先進行列,特別是小學漢語文教學還存在以下問題:
一教育觀念保守,不注重科研
首先,教師的觀念、模式、方法等方面存在妨礙學生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發展的問題。總認為教師是教學生的,學生本應屬于的主體地位被教師取代,本應體現的自主學習被教師剝奪。缺少學生自學、自得、自悟、探討的教學現象,看到的總是牽著手走的教法。部分教師還仍徘徊在應試教育的誤區,在教學中“急功近利”的做法普遍存在,如過細的課文分析,過多的知識概念,技巧方法的傳授,過于機械重復的訓練,過分統一的答案等,不同程度地壓抑了學生的興趣和創新意識,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自主發展。
其次,教師對教育科研的重要性認識不夠。認為科研與教學是兩回事,大多數教師整天忙于上課、備課、批改作業,無暇顧及科研,也不關心科研,對教本以外的東西幾乎從不研究探討,知識大面積萎縮,最后眼光只盯在幾本教科書上,這種現象在教師中普遍存在。
二教學手段傳統落后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師肩負著實施素質教育的重任。要使學生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首先要有創新意識,而教師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賴于科研和全新的教育觀念,正是由于不注重科研和轉變教育觀念、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多是呈現黑板加板擦的傳統模式,缺少必要的直觀教具和電教手段。導致學生的閱讀與寫作能力差。鑒于此,應積極采取以下措施:
1轉變觀念,以科研促質量。
要引導教師充分認識小學語文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富情感、具個性、易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思維的學科,明確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使用能力。樹立新的教育觀念,從思想上確認,在教學中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自主學習實踐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教師是學生的朋友和導師,起引導、誘導、輔導的作用,可以幫一幫、扶一扶,甚至示范,決不可以用過多的講、問、練替代學生的學和思。創造自主寬松的學習環境,使學生潛心讀書,用心思考。轉變教育觀念的核心是確立以科研促管理,以科研促質量的意識,充分認識教學能力強和高升學率的后盾是教師的科研能力。因此要引導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投身科研,通過研究教育現象,揭示教育規律,開闊視野,掌握各種信息,教學手段才能適應新世紀的教育特點;才能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具有個性的教學風格;才能從教書匠走向研究型教育家,教學質量才能穩步上升。
提高教師的科研能力,要采取“崗位練兵”與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即立足本職聯系自己所教學科,每學期要求寫一篇論文參加研討,并邀請專家來校講座,指導科研方法,使之教師的教研得到一定成效。
2、要強化聽說讀寫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是由聽說讀寫等教學要素組成的一個整體,各要素關系處理得好,就能得到優化的效果。特別是少數民族學生,由于受語言表達的障礙,應結合生活實際,要抓住兒童語言發展的黃金階段,以聽說為先和寫作相輔相成,大力加強務實有效的聽說讀寫訓練,全面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1)要培養學生聽說的能力,使學生樂說、善說,真正做到能說會道,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營造說話環境,有意識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可抓住教材創設情境,打開學生的思維閘門,使學生有話可說,產生一吐為快的欲望。還可以開展聽故事后進行說話訓練。
由于受心理條件的制約,小學生聽故事容易先聽完后對故事只有整體感知,缺乏條理清晰的把握,讓其說話,只能對故事中的某些感興趣的事作些說明,有些顧頭不顧尾等等。對此要善于引導,采用一些具體的方法,幫助設計說話的思路。如:可采用掛圖提示、設問討論、列舉中心句,揭示故事發展過程等方法,引導學生對聽到的故事進行分析、整理、加工、轉化,使之成為自己的說話材料。
(2)讀寫能力訓練是強化學生語文素質的關鍵。葉圣陶先生認為“語文學得好不好,主要看兩方面,一是善讀,二是善寫。”因此,抓好讀寫訓練是提高語文素質的關鍵所在。要克服傳統教學中閱讀徒于形式的缺陷,要運用多種方法進行讀的訓練,以讀代講、以讀助學,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的內容,在讀中有所感悟。要引導學生擴大課外閱讀,強化語言積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無論是詩歌、寓言、童話,還是文學讀物、科普讀物,內容和范圍越廣泛越好。通過大量的讀為說話寫作積累豐富的材料。
寫作訓練要從整體入手,重點學習一些寫作基本知識,注意引導學生把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在作文中運用,逐步形成寫作能力。低年級主要是培養寫作興趣,可采用圖或觀察事物說話,從說到寫,說寫結合的形式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因低年級學生識字有限,可用拼音夾漢字的方法引導學生多寫多練。中高年級作文訓練應不拘形式,不要求“有中心”,寫清楚明白即可。切不可每逢作文給學生提出一大串作文要求,似乎要在一夜之間讓學生個個成為作文高手,孰不知“高處不勝寒”,過高過多的要求束縛了學生自由的心靈,捆住了學生靈巧的手腳,使他們不知所措。因此作文教學內容和方式要多樣化,鼓勵和引導他們實話實說,寫身邊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想,還應該滿懷熱情地讓學生放開手腳、大膽想象,寫他們的夢幻生活,以培養豐富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