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艷芳
摘 要:長期以來,我國的傳統教育是一種精英教育,學生的學習評價以選拔和升學為目的,是一種甄別學生的過程。由于升學成為評價的目的,學業評價只關注學生知識技能掌握的情況,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創造性等普遍被忽視。如何實現“個性化發展”,過程性評價是其中重要的環節。本文針對物理新課程標準中的科學探究領域,對過程性評價的內容與實踐進行粗淺的分析。
關鍵詞:科學探究活動;過程性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082-01
作為新課程的評價理念而提出的過程性評價,不僅關注學生的每一階段的學習效果,如知識的掌握程度、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還關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態度和行為表現等非智力因素,這既有階段性的一面,也有延續性的一面,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
科學探究由7個要素構成,分別是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中學物理教學中學生科學探究能力評定中要改變過去注重目標取向的結果性評價而忽視中間過程的評價,應該致力于構建一種能體現學生實質性參與探究活動過程的過程性評價體系。
1、評價方式
1.1基于觀察的教師評價
在科學探究活動中,教師的觀察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教師要觀察所有的學生,以書面形式記錄典型的及非典型的行為,對學生的科學素養發展狀況做出評價。
1.2學生自評
過程性評價積極主張學生參與評價,成為評價的主體,讓學生意識到評價是發現問題、自我提高的方式。學生自評可以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有利于培養他們的獨立性、自主性和自我發展、自我成長的能力。
1.3小組互評
物理課程標準倡導以小組的形式探究學習。其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學習評價中,對本小組內各成員在參與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參與程度與小組同學的合作精神、對所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和應用程度等方面作出評價, 構成小組評定, 成為學生所獲得的過程性評價的一個組成部分。
2、典型案例剖析,探究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描繪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這一電學實驗是聯系初、高中電學實驗的紐帶,又是高中后面的電學實驗,如測定金屬電阻率、測定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練習使用多用電表的基礎。
(1)學生分組:將全班學生分成恰當的多個合作組,最好是四人為一合作組。
點評:這種學習環境中,課堂被拆分開來,方便教師對合作組進行及時的指導與監控。
(2)問題提出:①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是什么②描繪伏安特性曲線時需要測出小燈泡的電學參量是什么③實驗時應采用怎樣的電路圖④電壓表、電流表的量程如何選取,小燈泡、滑動變阻器的規格如何限定。
點評:實施過程性評價使學生的探究欲、表現欲大大增強,每當老師提出問題,學生積極進行回答,對于部分問題,他們能夠通過查找資料、與同學討論、交流等方式得出結論,學生的參與意識、表達能力提高顯著。
(3)提出假設:教師看時機較成熟,以合作組為單位,讓合作組成員將自己的理解進行分享和交流,提出合理的假設。
點評:對學生提出的假設盡量使用建議性、啟發性、肯定性和鼓勵性的語言來表達,不能一味地指責和批評,倡導過程性評價的目的是使學生參與到探究活動中,教師的評語要使學生受到鼓勵的同時又知道自己的不足,對學習的過程進行積極的反思,促進學生個性品質和自我意識的發展與培養。
(4)學生實驗方案設計: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和交流,對本實驗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引發了他們對這個實驗的探究欲望和興趣。引導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各小組之間將所畫電路圖進行對比,分析討論電路圖的設計是否合理。
點評:討論他們的設計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再加以修正。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完成實驗的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讓他們對完成實驗充滿信心。
(5)實驗過程:熟悉器材,說明各部分的用途,進一步明確實驗原理。②連接電路,說明其操作方法一一討論注意事項。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并處理數據。
點評:老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學生非智力因素的評價,如學生的操作能力,協作意識,實驗習慣等,要針對學生的不良習慣要嚴厲批評,讓學生認識到良好的科學素養的重要性。
(6)小組匯報交流:實驗完成之后,引導合作組先組內討論總結,并讓各個合作組派代表進行發言并比較實驗結果。
點評:通過過程性評價學生養成了課后善于反思、評價自己及同伴的學習過程的好習慣,如有的同學在探究活動中的動手能力較差,在以后的合作過程中就積極參與,有的同學認為自己實驗設計方面存在著困難,積極向合作小組中這方面表現比較突出的同學請教,爭取使實驗設計能力得到提高。
(7)總結、撰寫實驗報告:本實驗結果是要在坐標紙上畫出小燈泡的伏安特性曲線
點評:請學生評估探究過程中有沒有未解決的矛盾、新的發現。
評價活動結束后,要及時、全面地將結果反饋給學生,使學生獲得這次實驗探究活動的全部信息,這種評價不對他們分類、淘汰,只是指出他們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他們的優勢也能及時發現、及時表揚,倡導學生進行縱向比較,也就是自己和自己比較,督促學生及時進行反思與總結,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確定自己的學習重點,不斷促使自己校正學習目標。
目前過程性評價尚屬于探索階段,將過程性評價引入到物理探究學習中也是嘗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不錯的成效,但還需要不斷的發展完善。
參考文獻:
[1] 朱德金.宋乃慶.教育統計與測評技術[C].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
[2] 馮 杰.高中物理探究實驗及案例教學設計[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