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
摘 要:在教育教學中,評價歷來就是一根指揮棒,它很大程度左右著教育者的思想和行為。傳統的評價過于看重結果,忽視了教與學過程中不同主體豐富的個性和思維;偏重結果進行診斷,容易抑制了人的特性和可發展潛能。樹立“以人的發展為本”的思想,必須建立起多元化的課堂教學評價方法、全面合理的考試評價制度、激勵和反思學生學習過程的學習檔案袋等多種手段,使課程改革不斷邁向成功。
關鍵詞:教學評價;數學課堂教學;考試評價;多元化評價體系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204-01
本文試從新課程改革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目的出發,探討一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多元化評價方法。
一、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觀
1、從評價學生學習過程來看,我們在教學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更重的是要發現學生可能具有哪些方面的潛能,要能清楚的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到學生在學習發展中有哪些需求。我們才有可能教學中幫助學生清楚的認識自己,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2、從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行為來看,要重視反饋功能、導向功能、激勵功能,根據評價結果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使設計學習目標時做到更加的科學合理,有利于學生已有的水平發展。
因此,新的課堂教學評價,重點目標是對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關注,是對教師的專業發展的關注。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以學生、教師而發展為本”的教育新理念。
二、構建新的考試評價方式方法
我們改革傳統的考試方法的目的,是不僅要評價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價出他們的技能水平和能力水平;更重要的是要充分發揮考試的激勵和引導作用,要從多層面、多角度為每個學生提供多次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使學生在不同方面能夠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樹立自信心,發展個性和特長。
使用的方法介紹如下:
1、口算考試。分值的比例是占綜合評定的10%。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有30到50道口算題,要求在10分鐘內,閉卷考試完成。
2、操作與實踐。分值的比例是占綜合評定的10%。根據學生年級的不同,設計動手操作問題,或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這里是采用開卷考試的方法,可以與和家長或在學習小組內一起去合作解決。
3、筆試。分值的比例是占綜合評定的60%。這里將采用閉卷形式,注重考查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題目的要求是在最基礎的知識能力上,面向全體學生,讓每位學生都能盡量的做好;而在每種題型里面,都增加了適當梯度的題目供學生任意選擇解答,(比如:不加“*”號的題是標準分1分,而加一個“*”號的題解答好就另外加2分,而加了二個“*”號的題解答好就另外加3分)。我們設計題目要求面向全體學生,形式多樣、生動活潑,且有的思考角度和答案是開放的,盡量給學生留下創新思考、提出問題的空間。這樣,避免使學習困難的學生因為很難取得好成績感到而失去信心,消除他們怕考不好而產生的畏懼心理。既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在不同層面能獲得成功,使他們能不斷產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同時又給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有用武之地,盡興的去發揮自己思維能力,挑戰自己。而且,對筆試成績感到不夠理想的學生,鼓勵他們進行重考,給學生進一步發展和改進的機會。
4、平時成績。分值的比例是占綜合評定的10%。這是過程性的評價,通過教師觀察學生一個學期的平時測試成績來給出綜合評價。
5、學習習慣與方法。分值的比例是占綜合評定的10%。這是過程性的評價,通過教師觀察學生一學期以來數學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改進給出評價。
和傳統的考試評價比較起來,采用了這樣的考試評價,能較好的體現考試的全面性、全程性、開放性和激勵性的原則,符合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三、發展多元化評價方法,有利于實現課堂教學新的發展
一直以來,人們在評價小學數學教與學的時候,都普遍把目光集中在執教教師以外的主體上,看重專家權威對課堂教學的評價,而忽視了教師之間的相互評價,以及教師的自我評價,甚至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評價。實際上,在課堂教學評價的各項功能中,最能體現評價目的的是教學信息的反饋功能:即通過教學過程中多個主題參與的評價,來及時準確的提供教學活動的反饋信息,以便師生能不斷調節教和學的活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朱曉杰.淺談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多元評價[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8
[2] 勞韻嵐.小學科學課堂教學評價與素質教育[A],2009.廣東省青少年科學素質培養的實踐和探索優秀論文選編[C],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