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瑛
摘 要:初中語文教學作為學生進行其他知識學習的基礎部分,對學生影響較大。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方式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語文教師的角色定位已經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組織者、促進者。在教學模式方面, “灌輸式”已經不能適應現代教學的需要,有效互動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主角,如何在初中語文課堂進行有效互動,這是我們初中語文教師要面對的一個新課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239-01
課堂教學不是教師的獨角戲,而是教師與學生交往、交流、互動的過程,只有做好課堂的互動教學才能夠使得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法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采納,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入手,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設置、教學情境的營造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分析,提出了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方法與策略。
一、前提:建立新型師生關系
新型的師生關系主要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發生轉變,教師所扮演的角色是輔導者、引導者、知心朋友。當學生思維受阻、學習遇到困難的時候,教師要作為一名輔導者幫助學生克服困難;當學生困惑迷惑的時候加以引導,使其掌握學習和生活的正確方法,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當學生生活、心理方面面臨困難的時候,教師是一個傾聽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與學生換位思考,以使得學生的精力不被分散。
新型的師生關系平等而和諧。“居高者”只會使得教師脫離學生而孤獨存在,“中間人”不僅能夠讓教師與學生成為朋友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激情。教師對學生的尊重、理解和幫助能夠使得學生以一種感恩的心來學好這門課程,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教師與學生做朋友能夠從根本上找到學生的需要,用學生的建議來優化整個語文課堂教學。
二、關鍵:課堂互動教學活動的設置
調查顯示,目前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活動主要有這樣兩種:
1、課堂朗讀互動活動
課堂朗讀,以讀帶講,讓重讀來加深記憶并且形成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但是這種互動教學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不能以自我的主體性特征完成自主性的互動學習。教師所采用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動口,必要時動手,但是動腦的程度相對較低。這種朗讀一般運用于詩歌、散文、文言文、生字詞語的記憶中。
解決的方法有三種:開展互動性比較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對課文中的優美句子、疑問句、感嘆句等進行小組討論,自我分析,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分角色朗讀模式的運用。學生在進行課前預習時對文章已經有初步的了解,讓學生自我選擇喜歡的角色進行朗讀能夠培養學生情感,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其進行自主性學習
2、課堂問答互動教學
課堂問答教學一般分為:
(一)開放性問答,即學生根據自我的理解從不同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回答。語文是一個思維的結果,每個人都有個人獨特的思維。開放性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形成自我的思維方式和創造力。
(二)懸疑性問答。懸疑性問答又稱為推理性問題,這種問答方式主要是采取懸疑問題設置的方法使得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并進行不斷的連續性提問,以提高學生對問題的綜合分析能力。
(三)評論性問答。評論性問答主要分為兩種:評價性問答和辯論性問答。這種類型的問答不僅要求學生對文章本身進行理解還要進行延展性的思考,分辨出文章思想的利弊并且根據自我的實際對課文的主旨和內容進行深度性的思考。這樣的問答方式能夠使學生對知識進行梳理和篩選,讓學生自主投入到課堂的互動中來。
三、多媒體情境式合作性教學方法的運用
多媒體的多向互動性教學主要體現為師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性教學。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節約課堂教學時間。例如:在對《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進行教學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小說中的風雪進行展示,之后讓學生進行分組討論,討論風雪情境描述的作用,并通過討論、辯論、問答的方式使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學習,通過展示各個小組的討論結果來豐富大家對課文的理解。
總之,有效的師生、生生互動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探索解決問題的途徑,獲取知識,提高能力。要真正體現它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在理念上重視它,更要處理好互動形式與教學實踐的關系,恰當運用策略,形成師生有效互動,走向和諧的課堂教學。我們在教學中還要進一步思考與探索,“動”出學生的思維,“動”出學生的激情,“動”出學生的創造,讓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師生有效互動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 陳 英 漫談中職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實現[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9。
[2] 李 頁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教育界,2010。
[3] 趙聯標 初中語文教育創新方法芻議——試論"大課堂、大綜合、大討論"的大語文觀[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