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美神
摘 要:本文就《泰國概況》課程中信息技術的使用情況進行研究,探討信息技術在該課程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并嘗試將信息技術作為信息獲取工具、教學工具和手段、學習工具應用到教學中,為教學服務,促進有效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泰國概況;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8-343-02
信息技術是以計算機、多媒體、網絡為核心的現代技術。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教育教學領域,成為教學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本文結合《泰國概況》教學的實踐,探討如何應用信息技術為教學服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有效教學。
一、《泰國概況》課程應用信息技術的必要性
1、《泰國概況》課程使用信息技術是大勢所趨
我國《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2012年11月8日,黨的十八大報告把信息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信息化。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教育信息化建設工程成為十項教育發展重點工程之一。從中央到地方,舉國上下都在致力于教育信息化建設。教育信息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結合教學實踐,探索信息技術在《泰國概況》教學中的應用,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過程,促進有效教學,推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泰國概況》的課程特點要求運用信息技術
《泰國概況》是泰語專業的必修課。課程開設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對象國,拓展學生的視野,為學習泰語打下堅實的基礎。課程內容涵蓋泰國的地理、歷史、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授課總學時24節。該課程的特點之一就是內容多,授課時間短。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這么多的教學任務,這就需要借助多媒體信息技術增加課堂容量,提高教學效率。其二,在以往的教學中,《泰國概況》的教學內容主要來源于單一的教材,而且存在教材短缺、內容偏舊的問題。學生要對泰國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單靠一本教材是不夠的,這就需要借助網絡這個廣闊的平臺,收集最新資料補充和更新教學內容,給學生呈現一個全新的、多面的泰國。
3、學生的認識規律和思維特征要求運用信息技術
人對客觀事物的認識是從感性認識開始的,學生對書本知識的掌握需要以感性認識和經驗為基礎。而泰國離我們千萬里,需要借助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直觀化,以利于學生去感知。大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求知欲強、好奇心大、思維活躍的階段,單憑一本教材無法滿足他們強大的好奇心和發散性的思維。借助豐富的網絡資源,我們可以為學生搭建一個了解泰國的廣闊平臺。
二、信息技術在《泰國概況》教學中的應用
1、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
隨著網絡普及速度的加快,網絡已成為我們不可或缺的信息獲取工具。通過泰國的文化教育部門、國家旅游局、駐華使領館、中國-東盟中心、中國外交部等單位及互聯網,我們可以獲取大量有關泰國的資料。在《泰國概況》的教學內容中,政治、經濟和外交是最需要補充和更新的。教材的編寫、出版、印刷到發行需要時間,我們使用的教材通常難以與時俱進。何況我們使用的教材還是幾年前出版的,因此任課教師需要利用網絡資源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在政治方面,通過查找網絡資料,我們更新了國會選舉、總理變更、內閣成員更換、反政府示威活動等內容。在經濟方面,我們對所有的數據進行更新,包括中泰經貿合作的雙邊貿易額、相互投資等。在外交方面,我們添加了中泰兩國領導人最新的往來活動、外交成果等。網絡成為我們獲取信息更新教學內容的重要工具。
2、通過PPT課件賦予教學內容生動形象
PPT課件是當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使用的最普遍方式。PPT課件的存儲信息量大,能夠集文本、圖片、圖表、聲音、視頻于一體,改變教學內容的枯燥無味,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筆者將多媒體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和手段融合到教學中,通過PPT課件,將教學內容與圖表、圖片、聲音、影像融為一體,進行直觀教學,為學生提供多重感官刺激,促進學生對所教內容的理解和掌握。例如,講授泰國地理知識,筆者以地圖做輔助,泰國的位置、山脈、河流躍然紙上。時空與空間被拉近,學生對所講知識容易理解和接受。講授泰國的傳統新年宋干節,筆者通過圖片來講解整個節日的主要慶?;顒樱喊莘?、浴佛、潑水、放生、堆沙塔、宋干小姐選美比賽、抬佛像出游等,通過直觀、生動、形象的畫面,學生對宋干節猶如身臨其境,印象深刻。講授泰國的傳統服飾絆尾幔,筆者則通過視頻來講解。絆尾幔是一塊布,穿著方法簡單,用布圍住身體,向前拉并扭成一束,再從兩腿間向臀部后拉緊,塞到腰背。這樣的服飾單憑圖片還很難理解它的穿法。通過視頻,觀察模特的穿著示范,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講授泰國的經濟發展變化、中泰經貿合作的發展,筆者則收集近年來的數據信息,制作圖表,通過圖表來揭示經濟發展的變化趨勢??傊?,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利用信息技術賦予不同的表現形式,為學生呈現直觀、生動、形象的多樣化教學,促進學生的理解和掌握。
3、利用網絡資源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法而獲得?!痹谶@個過程中,學生是認知活動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幫助者、促進者、引導者。探究性教學模式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最有效的模式之一。這種模式既重視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豐富的網絡資源為依托,筆者嘗試將探究性教學模式應用于《泰國概況》的教學,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列出學習提綱和提出富有啟發和引導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可用的網站。然后學生根據學習提綱和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自主探究學習,通過課本和網絡查找資料,尋找答案。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檢查,學生如實匯報自己的學習成果,并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疑點問題等。然后教師再對學生自主學習中的難點、疑點、錯點、盲點進行補充、完善和糾正。這樣的教學模式,我們應用于泰國歷史的部分,收到較好的效果。圍繞泰國經歷的主要時期、歷史事件、歷史名人,進行自主探究學習,學生對泰國歷史有了清晰的認識和了解。遙不可及的歷史知識不再枯燥乏味,網絡成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主要學習工具。
4、巧用QQ群為師生搭建課外互動平臺
QQ是一種流行的即時通訊工具,已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它的及時性、便捷性和娛樂性深受學生喜歡。在大學階段,幾乎沒有一個學生是沒有自己的QQ號的。學生已經習慣在網絡世界里娛樂游戲、表達心情和發表意見。于是,我決定讓QQ為學習所用,創建學習QQ群,為教師和學生搭建課外的互動平臺。QQ最大的功能是聊天,這種聊天不是面對面的,所以課堂上膽小的同學,在這里可以暢所欲言。QQ群還有群聊、資源共享、論壇的功能,通過這個平臺,在課外教師與學生仍然可以保持交流互動,教師的信息能夠及時地傳達給每一個學生,學生的學習體會、困惑也能及時地被教師了解,以便于教師有針對性的教學,提高教學效果。
三、《泰國概況》課程應用信息技術存在的困難
1、學生尚未養成網絡學習的習慣
良好的習慣有助于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時間。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部分學生對課本有較強的依賴性,還沒有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的習慣,不善于利用網絡查找資料,不善于獨立思考,盡信書。
2、創建專題學習網站需要技術人員支持
創建《泰國概況》專題學習網站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和探討的開放性平臺,更便于學生利用網絡資源進行自主探究學習。但是創建這樣的一個網站需要信息技術人員的支持與指導,我們非專業人士,目前還難以勝任。完成資料的收集整理之后,我們需要技術人員構筑網絡平臺,將我們的設想付諸實施。
四、結束語
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深刻感受到信息技術在《泰國概況》課程中使用的必要性,并嘗試將信息技術作為信息獲取工具、教學工具、教學手段、學習工具應用到《泰國概況》教學中,為教學服務,促進有效教學。通過這樣的嘗試,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本身的信息素養和業務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應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將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參考文獻:
[1] 羅奕原.網絡多媒體課件與泰國概況課教學初探[J].經濟與社會發展.2005(11).
[2] 周雷,楊凡.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模式,方法和實施策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6(04).
[3] 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一——教學模式的內涵及分類[J].現代信息技術.2008(07).
[4] .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二——“傳遞-接受”教學模式[J].現代信息技術.2008(08).
[5] 何克抗,吳娟.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教學模式研究之三——“探究性”教學模式[J].現代信息技術.20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