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華峰,邱春光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內科 河南鄭州 450052)
老年高血壓患者指的是年齡大于65歲,血壓值持續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過標準血壓診斷標準,即收縮壓≥140 mmHg和(或)舒張壓≥90 mmHg者[1]。老年高血壓患者主要特征為血壓波動較大、并發癥與合并癥較多,老年人本身生理機能衰退,且多數伴有糖尿病、冠心病、高尿酸血癥以及高脂血癥等,在高血壓情況下還極易引起心、腎、腦等合并癥,出現心肌梗死、心絞痛、腦卒中等。老年人群氧化應激能力減弱,相應指標出現異常。同時血小板參數也相對升高[2]。在老年高血壓患者治療中要注意改善血小板參數和氧化應激指標,提高療效。現將黃芪注射液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小板參數及氧化應激指標的臨床效果詳細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收治的7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齡60~72歲,平均(66.8±1.2)歲;病程 3~10 a,平均(5.6±1.3)a;高血壓1級患者15例,2級患者20例。對照組中男性18例,女性17例;年齡60~75歲,平均(67.5±1.3)歲;病程3~12 a,平均(5.3±1.5)a;1 級患者16例,2級患者1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方案,主要應用卡托普利等藥物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方案基礎上給予黃芪注射液(神威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13020999)治療,黃芪注射液20 ml+0.9%氯化鈉溶液靜脈滴注,1次/d,治療2周。
1.3 觀察指標 ①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治療2周后測定血小板分布寬度(PDW)、血小板平均體積(MPV)、PLCR、血小板壓積(PCT)等血小板參數;②分別于治療前、治療1周后、治療2周后測定NO、SOD(過氧化物歧化酶,采用比色法測定)、NOS、MDA(丙二醛,采用硫代硫酸巴比妥法測定)。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前后血小板參數變化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PDW、MPV、PLCR、PCT等指標組間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2周后測定的PDW、MPV、PLCR、PCT等指標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指標,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治療1周后、治療2周后測定的PDW、MPV、PLCR、PCT等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小板參數變化比較(±s)

表1 兩組治療前后血小板參數變化比較(±s)
PDW/fl MPV/fl PLCR/% PCT對照組(n=35)組別 時間17.72±1.05 13.75±1.25 36.26±4.28 0.31±0.02治療 1 周后 16.25±0.89 12.26±0.85 30.46±3.29 0.26±0.06治療 2 周后 14.21±0.72 11.36±0.59 27.02±3.69 0.22±0.04觀察組(n=35)治療前12.91±0.57 9.45±0.68 21.38±2.32 0.14±0.02治療前 17.79±1.02 13.85±1.03 36.29±4.15 0.31±0.05治療 1 周后 14.06±0.82 10.16±0.78 25.40±3.05 0.19±0.04治療2周后
2.2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變化比較 兩組治療前NO、NOS、SOD、MDA等指標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治療1周后、治療2周后的NO、NOS、SOD均明顯高于本組治療前,而MDA指標明顯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1周后、治療2周后的 NO、NOS、SOD明顯高于對照組,而MDA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老年高血壓與中青年高血壓不同,老年患者機體功能狀態較差,相關健康指標也較差,氧化應激指標是機體健康狀態的有效反映指標,改善應激狀態指標有利于改善總體狀態[3]。多數研究結果表明,高血壓患者血小板參數均處于異常狀態,而血小板參數異常將會直接加重動脈損傷,引起血壓變化,形成惡性循環。血小板活性增加、聚集性增強會加速血管收縮,引起平滑肌細胞增生、遷移,這些血管異常將直接引起血壓變化。所以說,氧化應激指標、血小板參數可作為高血壓治療的重要監測指標[4]。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變化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氧化應激指標變化比較(±s)
組別 時間 NO/(mol/L) NOS/(U/L) SOD/(nU/ml) MDA/(μmol/L)83.35±5.68 36.15±2.12 66.29±5.16 6.88±0.89治療 1 周后 85.05±6.32 36.92±2.26 78.59±5.67 5.22±0.78治療 2 周后 87.58±6.29 37.19±2.13 84.92±5.67 4.15±0.67觀察組(n=35)對照組(n=35)治療前治療前 83.45±5.62 36.15±2.31 66.35±5.26 6.98±0.89治療 1 周后 88.98±6.59 38.79±2.26 85.65±6.25 3.72±0.56治療2周后90.25±7.25 39.78±2.46 90.29±6.13 2.21±0.26
黃芪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是豆科草本植物中的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干燥根,是一味廣泛應用的中藥材,其藥用史已有2 000多年[5]。黃芪本身味甘、性溫,歸肝、脾、肺、腎經,具有利水退腫、補氣固表、拖毒排膿和抗瘡生肌等效用。隨著現代醫學工藝的迅速發展,傳統中藥有了多種劑型,黃芪注射液就是其中一種。黃芪主要成分包括黃芪皂苷、黃芪黃酮、黃芪多糖、氨基酸以及錳、鐵等微量元素,能增強心肌收縮,提高機體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清除氧自由基和改善微循環灌注的藥理作用[6]。黃芪注射液可通過益氣養元、扶正祛邪、養心通脈等藥效來擴張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強心利尿等,最終發揮降血壓效果。本組研究結果證實觀察組患者PDW、MPV、PLCR、PCT等血小板參數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觀察組NO、NOS、SOD、MDA 等氧化應激反應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黃芪注射液能改善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小板參數和氧化應激指標,有助于改善機體健康狀態,全面促進高血壓疾病狀態的改善,值得推廣使用。
[1]倪慧群.高血壓患者血液流變學與血小板參數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6):773-775.
[2]李艷芳,牛青英,郭慶平.貝那普利對原發性高血壓患者血清細胞因子水平及內皮功能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11):1515-1516.
[3]Liu X B,Jia Y S,Li N,et al.Research progress on ways of secondary metabolism in plants[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2,(178):1004-1007.
[4]楊海波,闞秀蓮,姜華,等.黃芪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構的影響[J].河北中醫,2013,24(2):194-195.
[5]Tangphatsornruang S,Uthaipaisanwong P,Sangsrakru D,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the onnplete chloroplast genome of Hevea hrasiliensis reveals geaiome rearrangement,RNA editing sites and pbylogsenetic relationships[J].Gene,2011,475(2):104-112.
[6]李紅梅.黃芪注射液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血糖及尿微量清蛋白影響的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1,32(7):1099-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