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寶,馬書濤
(上海神舟汽車節能環保有限公司,上海 201100)
目前我國正在推行實施裝配整體式工業化建筑體系的要求,這不但可以提高住宅工程質量和裝修品質,而且還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節能、節地、節水、節材和保護環境(“四節一環保”)的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要求。預制混凝土布料機對預制混凝土行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研究高效、節能的混凝土布料機是保證預制混凝土行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1]。
為了實現布料機與行車掛接的自動化,設計了布料機提升液壓系統。4 個固定在布料機上的液壓缸支撐在檢修平臺上,如圖1 所示,當行車運行到布料機的正上方時,提升油缸升起,使得布料機的上平面和行車的下平面對合,小行車上設有耳板,4 個油缸都設計成球鉸結構,在布料機上升過程中,8 塊耳板強制布料機做出調整,使其與小行車對齊,然后掛接油缸動作,實現兩者的對接。

圖1 液壓控制系統的功能分布
布料機和小行車的掛接由4 個掛鉤和4 個防擺裝置來完成,4 個掛鉤各由1 個液壓缸控制,同側防擺裝置共用1 個液壓缸來控制,如圖2 所示,防擺裝置上設有卡槽,與行車上的立柱配合,達到防擺的目的。
提升油缸把布料機升起后,掛接系統啟動,首先4 個掛鉤搭合在小行車的橫梁上,然后防擺裝置動作,完成與立柱的配合,至此布料機和小行車對接完畢。

圖2 布料機與小行車的掛接
為了滿足接料和布料過程中的要求,料倉支架可以沿軌道在豎直方向上運動,由獨立的液壓缸來實現,液壓缸活塞端固定在料倉支架上,液壓缸下端固定在布料架上,油缸兩端頭都是鉸接,可以承受小的擺動和自動調整。布料斗支架升降高度設定為2.0 m。
料倉門的開合由2 個液壓缸來控制,因為采用單個液壓缸控制,料倉門易受扭轉力的作用。料倉門的開啟量大小由混凝土澆灌速度配合行車運行速度來調節。
根據預制混凝土布料機要實現的功能,設計出液壓系統[2],工作原理如圖3 所示。

圖3 液壓系統的原理圖
根據系統運行時間要求分別為40 和30 s,選取油缸缸徑分別為125 和110 mm,油缸行程分別為1 095和905 mm。布料機升降油缸共4 個油缸,2 個油缸約受力1.1 ×104N,另2 個油缸約受力1.9 ×104N,壓力計算按缸所承受的最大壓力來計算[3-5]。
閥體及管路損失的流量和壓力按總流量的30%計算,系統所需最大流量Qmax為25.8 L/min,系統的壓力pP為8.05 MPa。
(1)泵的選擇
多液壓缸同時動作時,液壓泵的流量要大于同時動作的幾個液壓缸所需的最大流量,并應考慮系統的泄漏和液壓泵磨損后容積效率的下降,即:

液壓泵的排量為:

泵的動態壓力往往比靜態壓力高得多,所以泵的額定壓力pp應比系統最高壓力大25%~60%,使液壓泵有一定的壓力儲備。
通過以上的計算,選擇齒輪泵CBK1020E,排量為20 mL/r,壓力為16 MPa。
(2)電機的選擇
設泵的總效率η=0.85,則:

(3)控制閥通徑的選擇
一般選擇控制閥的額定流量應比系統管路實際通過的流量大一些,必要時,允許通過閥的最大流量超過其額定流量的20%,控制閥都選用通徑為φ6 mm。
疊加閥的閥體尺寸是標準的,在相似的閥體內不同的油路可產生不同的控制功能[6-7]。根據用途分類:壓力控制閥類,如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等;流量控制閥類,如節流閥、調速閥等;方向控制閥類,如單向閥、液壓單向閥等。其工作原理與一般板式閥基本相似。由于連接方式的需要,在結構上又有一些特點。每個疊加閥都必須有P、T、A、B 等規定用途的共用油路。根據前面計算出的系統流量29 L/min 和壓力16 MPa,根據國家標準,選用通徑為φ6 mm 的液壓閥塊,其結構尺寸如圖4 所示。

圖4 閥塊組的三維結構
根據實際工況,一組閥塊工作時,其余都不工作,把其余孔當做工藝孔,閥塊的孔都按φ6 mm 的國家標準最大值φ7.6 mm 仿真。在Gambit 中建好模型,劃分網格后導入FLUENT 軟件中進行分析,見圖5。

圖5 速度、壓力云圖
從圖5 可看出:閥塊底板的通道中出現渦流,流場非常復雜,最大流速僅為8.78 m/s。從管道壓力云圖可以看出:流體流過每個閥塊組時壓力依次降低,每個工藝孔對壓力都有很大的影響,到第6 組閥塊組通道時,其壓力最大為6.02 MPa,壓力損失較大。
由于流線是一條瞬時光滑曲線,它不能轉折,也不能相交,所以在流道的直角拐彎處流體就產生分離,從而形成渦旋,并且由于流體流動的慣性,在鉛直方向的流道上也有流動的分離和再附壁現象。有渦旋形成,渦旋就要旋轉,必然要消耗主流能量和產生流體噪聲,這些都是產生在流動過程中能量損失和流體噪聲的主要因素[8-9]。
(1)考慮到雙作用伸縮缸控制較難,且雙油口成本較大,特采用單作用伸縮缸,打開液控鎖開口,使其靠自重下降,通過節流閥調整下降速度;
(2)為了使布料機水平上升,在設計時機械結構盡量達到左右平衡,同時在前后升降加同步閥,保證4 個油缸同步上升;
(3)卸料開門時要求動作比較靈敏,采用電磁比例閥來控制流量,以滿足用戶需求;
(4)通過對閥體的流體仿真,研究其壓力損失,找出易于產生渦流的地方,避免了后續試驗的問題,節省產品試制時間。
[1]蔣勤儉.住宅建筑工業化關鍵技術研究[J].混凝土世界,2010,3(9):34 -36.
[2]華德液壓技術樣本,2005.
[3]王積偉,章宏甲,黃誼.液壓與氣壓傳動[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路甬祥.液壓氣動技術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
[5]雷天覺.新編液壓工程手冊[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6]陳麗華,朱興龍,陳書喬.液壓系統集成塊設計方法的研究[J].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3):8 -11.
[7]郭津津,朱世和,董黎敏.基于三維實體液壓集成塊設計系統[J].機械設計,2010(9):26 -28.
[8]余國城,陳繼河,陳鶯.液壓系統集成塊的設計與制造[J].起重運輸機械,1999(5):14 -16.
[9]袁昌耀,傅連東,王佳,等.基于FLUENT 液壓集成塊管內數值仿真[J].機械設計與研究,2008,35(1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