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為剛 肖海榮 胡冠山 韓耀振
摘 要:該文在STCW馬尼拉修正案背景下,針對ETO(電子電氣員)考試,結合山東交通學院船舶電氣專業的建設經驗,從課程設置、實驗室建設、實習實訓等方面提出改革,以應對ETO適任考試,為培養符合STCW 公約要求的船舶電氣人才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詞:STCW馬尼拉修正案 ETO 適任考試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6(b)-0235-01
1 STCW馬尼拉修正案產生的背景
1997年2月STCW78/95公約的生效使得船舶電機員在船舶中不再作為強制配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因此不再對船舶電機員實施評估、考試和發證,電機員崗位一度取消或被輪機人員替代。但隨著網絡及電子自動化設備在船上越來越廣泛的使用,電機員又慢慢獲得船上的青睞,目前在航的中外籍船舶大多數均配備有電機員,尤其對自動化程度比較高的船舶更是不可或缺。進入21世紀后,船舶電子電氣向專業化、科技化、信息化方向縱深發展,船舶電子電氣崗位設置勢在必行。此形勢下,2010年6月21日,國際海事組織(IMO)STCW公約(海員培訓、發證和值班標準國際公約)締約國外交大會在馬尼拉召開。大會確定,2010年修正的STCW公約和規則(STCW馬尼拉修正案)將于2012年1月生效,并規定每一艘主推進裝置750kW及以上船舶必須有一名持有適任證書的電子電氣員(ETO-electro-technical officer)的強制性最低要求,并制訂了相應適任標準。
2 STCW馬尼拉修正案對我校船舶電氣方向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山東交通學院2006年開始新開辟了船舶電氣方向,到目前為止已經連續六年向國內海洋運輸公司輸送了300余名船舶電氣人才,成為在STCW78/95公約生效各海事類高校取消船舶電氣專業后國內規模最大、培養檔次最高的船舶電氣人才培養高校。由此,船舶電子電氣人才培養成為山東交通學院的特色方向和品牌專業,船舶電氣也成為本校一個亮點。STCW馬尼拉修正案規定每一艘主推進裝置750kW及以上船舶必須有一名持有適任證書的電子電氣員(ETO-electro-technical officer)的強制性最低要求,這對我們而言既是機遇,又是挑戰。機遇是學生上船工作有了正式的職務身份,挑戰是學生必須通過適任考試,持船舶電子電氣員證書上崗。因此如何應對船舶電子電氣員(ETO)的適應考試成為新世紀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
3 STCW馬尼拉修正案下應對ETO考試需做的教學研究
根據STCW78/10公約修正案崗位要求,中國海事局把電子電氣員適任理論考試科目分為:《船舶機艙自動化》、《船舶電氣》、《船舶管理》、《電子電氣員英語》和《電子信息技術與航行設備》,我們必須依據適任理論考試大綱,對理論考試的具體內容一一分解,研究課程如何設置、建設課程大綱等;電子電氣員適任實操考試科目分為:《船舶電站操作與維護》、《船舶電子電氣管理與工藝》、《通信與導航設備維護》、《計算機與自動化》、《船舶電子電氣員英語聽力與會話》,我們應該根據適任實操評估要求,針對我院目前實驗設備情況,配置齊全實操評估所需實驗設備,并根據實操大綱,研究課程實訓、課程設計如何展開,使學生達到適任實操評估要求。具體研究內容如下。
(1)依據船舶電子電氣員適任考試理論和實操考試科目內容,重新修訂船舶電氣專業方向學生培養方案。深入研究已有船舶電氣專業方向學生培養方案,找出與適任理論考試內容不符或缺少的部分,提出新的修訂方案;并針對適任實操考試科目,合理安排實習、實訓及課程設計時間。具體修訂內容如《船舶管理》課程在已有培養方案中并未涉及,應研究是否新增課程或者是替代原先開設的《船舶概論》課程;《船舶電子電氣管理與工藝》、《計算機與自動化》、《船舶電子電氣員英語聽力與會話》等實操科目,已有培養方案中所占比重偏小,應研究提出合適的實操時間等內容。
(2)依據船舶電子電氣員適任考試理論和實操考試科目大綱,修訂課程大綱、實習實訓大綱、課程設計大綱。船舶電子電氣員適任考試理論和實操考試科目大綱緊扣學生上船工作后實際需求,因此課程大綱、實習實訓大綱等需進行相應修訂,適當刪除理論性過強內容,增加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培養,滿足學生考證及實際工作要求。
(3)依據實操考試大綱以及海事局現場核驗設備清單,對比現有實驗設備,提出學生實操考試所缺實驗設備。我院已有山東省重點實驗室“船舶與海洋運輸實驗室-船舶電子電氣分室”,大部分滿足了海事局現場核驗設備要求,現應深入研究與實操考試不符或缺少的實驗設備,列出清單,申請經費購置缺少設備。
4 結語
21世紀海洋經濟高度發展的背景下,展開如何應對船舶電子電氣員適任考試研究與相關課程建設,建設符合STCW馬尼拉公約要求的電子海員培訓、發證培訓基地,培養符合STCW適任標準要求的電子電氣員,具有重要作用和深遠意義。一方面是山東交通學院發展水上專業、走特色發展的必由之路,通過本項課題的研究,為該專業的建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在提高學校辦學水平的同時,將為我國如何更好履行IMO規定的履約國職責提供有益參考。最終該研究的進行也將為STCW78/95公約所導致的船舶電子電氣人緊缺情況提供一條解決之道,為省內外船舶制造業、海洋運輸業輸送大量緊缺的高素質船舶電子電氣專業人才,有助于我國建設“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海員隊伍目標,為打造山東船舶大省、提高我省的海洋運輸業規模和水平服務,為我國海洋經濟新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支持。
參考文獻
[1] 劉正江,鮑君忠.STCW78/10修正案背景、特點、影響及履約對策[C]//海峽兩岸海上安全交流論文集.2009.
[2] 張哲,楊斌.航海高職院校開設船舶電子專業的分析[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7):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