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錦華++劉志國
【摘要】學分制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本文從我校學分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入手,著重分析了藍鴿網絡平臺下開放式教與學的教學模式,探討了如何借助藍鴿網絡平臺促進學分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并對如何進行測試與評估和教學改革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研究思考。
【關鍵詞】藍鴿網絡平臺 學分制 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深化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是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重要突破口。如何通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英語水平和能力素養,這是一個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的思考和創新的問題。
一、學分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
學分制是一種以學分作為計算學生學習量的單位、以績點作為衡量學生學習質量標準的教學管理制度。為了充分挖掘和優化教育資源,提高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落實以人為本、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現代教育理念,我校大力推進學分制改革以優化學生知識結構、全面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實踐創新能力,培養多規格、個性化創新型人才。
1.分班制。學生入學后,根據英語高考成績把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的教學班。英語成績在120以上的學生分到A班,修完全部課程,成績合格者可以拿到相應的學分,最后一學期就可以自由選修其他課程。英語成績在90到120之間的學生會分到B班,修完全部課程,成績合格者拿到相應的學分。英語成績在90分以下的學生分到C班,這些學生在入學后不會馬上進入新視野大學英語的課程學習中,而是第一學期先對他們進行基礎英語學習階段,然后再進行大學英語的學習,修完全部課程,成績合格者拿到相應的學分。每一學期考試成績突出者可以向上滾動,C到B,B到A。同時對A、B班的學生實行末尾淘汰制,如果考試不合格,這些學生就會面臨降級,自動降到B、C班。
2.免修免聽制。學生已取得大學英語課程學分或已獲得與大學英語課程相關的?。ú浚┘壱陨溪剟罨蜃C書,可向其所在學院提出免修申請。重修、重考課程不得申請免修。學習成績優良且自學能力強的學生因特殊原因不能按要求參加大學英語課程課堂學習時,可申請免聽課程的全部或部分。免聽課程一律不免考。
3.補考重修制。學生修讀大學英語課程考核不及格,原則上應參加補考或重修。課程考核不及格,可以進行一次補考,如補考仍不及格,必須重選重修。補考課程和重修課程成績合格后記為60分。
二、借助藍鴿網絡平臺促進學分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1.藍鴿網絡平臺下的開放式教與學的教學模式。藍鴿校園網語言學科平臺是針對我國大學生設計的一套外語教學平臺。該平臺利用當前校園網網絡優勢,把分級教學、自主學習、作業跟蹤、無紙化考試、成績分析等集中于一體,并且集成了文本、音頻、視頻等多媒體資源,是教師備課與教學,學生自學,標準化無紙考試,人機口試等一體化的綜合性網絡教學平臺。通過這一平臺,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入到專題網站,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探究性學習,并將相關的資料收集整理在自己的收藏夾內,并在討論區內與老師、同學進行交流。這種開放式教與學的教學模式能夠大大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
2.學分制下借助藍鴿網絡平臺促進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實踐。借助藍鴿平臺進行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主要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統教學模式向學分制下“以學生為主導”的教學模式轉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成績的提高。從藍鴿現有資源入手,針對分班后不同等級的學生,把藍鴿平臺教學內容逐步完善并融入英語教學內容體系中。
教學過程中,我們把英語教學分為聽、說、讀、寫、譯等多個教學模塊,通過藍鴿平臺滿足不同水平學生學習需求,這也對任課老師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師要不斷更新相關方面的學習資料,使學生在第一時間能夠搜到自己感興趣并適合自己水平的學習資料。我們利用這一平臺開發的智能題庫,根據不同等級學生的英語水平,組建了不同難度系數的試卷以供平時測試、期中和期末考試使用。用戶只要輸入自己的要求,系統就會自動組成多套試卷,這不僅能減輕老師的工作量,并能反映出學生學習英語的真實水平,同時還能避免學生的作弊行為,確保學生成績的客觀性和公平性。
同時,我們努力建立完善的相關監督機制來督促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改革實踐中,我們將網絡學習也包括在學時數中。因此學生除了完成老師通過網絡平臺布置的作業外,還需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一定量的閱讀使其具備與英語有關的知識、文化、文學的修養和造詣。在這期間,老師可以通過后臺隨時監控學生完成作業及網上學習的情況。如果學生在規定時間內不能完成作業或規定的學習任務,就不能按時完成規定的學時,因此就不能通過最后的考試。通過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不僅能使學生這門課程有足夠的重視,大大促進了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成績得到了顯著提高。
三、測試與評估
一項教學改革成功與否關鍵是看它最后的測試與評估結果,我們主要通過非正式的隨堂和正式的學期考試進行測試與評估。
1.教學測試
(1)診斷性測試:診斷性測試是根據課堂上的表現及平時水平測試的結果判斷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診斷性測試可以暴露出學生在課程中的學習難點、知識漏洞和技能缺陷。通過這種測試手段可以了解學生學習的問題所在,以便及時有效地采取相應的措施。
(2)進度和學業成績測試:本測試由授課教師設計,定期進行,主要檢查學生的學習進度及知識掌握情況。比如,任課教師會根據教學進度,適時創建同步試卷,考察學生對語法、句型以及句子結構掌握的程度,以便及時調整教師的授課進度和難易程度。
(3)水平測試:水平測試在期中、期末考試時進行,主要考察學生的整體知識和能力水平。水平測試最能反映出學生對這門課程掌握的程度。因此,在出題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把握好題型及試題的難易程度,以便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實際水平,并及時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2.教學評估。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步深入,“一考定終身”的測試評估手段已經不能滿足現實要求,不能真實有效地反映部分學生的學習水平。因此,我們在改革過程中,通過反復試驗,利用藍鴿平臺建立學習檔案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有效的評估。教師利用這一平臺把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作業、自主學習、考試等歷次的信息分別進行匯總,并相應的權重比例進行統計,形成學期綜合評估,解決了學生平時不努力,期末搞突擊的問題。在藍鴿平臺上,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學習檔案,在檔案中記錄著學生的上網學習時間,作業完成的情況及期中考試成績。雖然學習檔案并非完美無缺,學生利用自主學習時間完成學習內容,相對于其他的評估方法還是較為準確和客觀的。
四、問題與思考
多年的傳統教育方式帶給學生的依賴性阻礙了他們積極參與教學和建構自己的知識結構,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薄弱。因此,一些學生在進行網絡自主學習時往往不知道該做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料去進行自我學習;一些學生自控能力較差,在自主學習的時間里,不能控制自己而去做一些其他與學習無關的事情,導致其學習的盲目性和低效性,從而造成網絡自主學習的效果不佳。
自主學習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知識的能力。因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應關注和監督學生的學習動態,并給予學生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同時,老師應該把握好適度原則,既不能放任學生自由學習,不加以監督指導,也不能重新回歸到傳統教學中,過度干涉學生的學習。老師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主學習給他們帶來的空間和時間。
經過我們兩年多的不懈努力,借助藍鴿網絡平臺促進學分制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成功運用到了我校的英語教學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進行新型教學模式改革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豐富的完善這一教學模式的內涵,使學生的英語水平和綜合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戴琨.多媒體教學技術和進入式虛擬現實技術支持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J].科技導刊(上旬刊),2011(3).
[2]黃靖揚.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探討[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6(10).
[3]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改革觀[J].外語界,2013(12).
[4]張妍麗.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之困境與突破[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3(12).
*本論文題目為內蒙古農業大學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