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磊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學生感到其概念嚴謹、推理周密、難以理解和掌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采取從理論到理論、照本宣科、生搬硬套的方法,只能使學生厭煩疲勞,昏昏欲睡,課堂氣氛沉悶而缺乏活力。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巧妙激疑,成為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學習、提高物理課堂學習效果的必要條件。
如何讓物理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下面結合本人的教學實際, 談一些自己的見解。
一、創設物理情境,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中學生樂于從形象、生動的事例中接受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里的學習,不是毫無熱情地把知識從一個頭腦里裝進另一個里,而是師生間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的心靈接觸。”成功的物理教學不是強制,不是作為一種艱苦任務要學生去負擔,而是要“使人愉快,要讓一切教育活動都具有樂趣,富有感情色彩”。可見,創設物理情趣,寓教于樂,以趣激學,是較好保持學生興奮狀態的重要手段。學生在聽課時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而學生的情感往往同他對教材領會的程度、對教師教學的興趣密切相關。物理教學過程中應盡量避免呆板地傳授課本上的知識,要對枯燥乏味的內容進行豐富的語言加工,新奇的教授,有趣的語言,奇特的方法,形象的比方,通俗的舉例,將抽象的知識融于生動有趣的問題中,使物理課富有情趣。針對教材特點,教師對教學中所舉事例要進行認真篩選和加工,注意穿插趣聞,介紹軼事。“如講“杠桿”介紹阿基米德說過的話:“只要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利用中學生愛聽故事的心理,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歷史史料,用中外科學家的優秀品質和刻苦鉆研、持之以恒的精神教育學生,寓思想教育于教學之中。如講“海市蜃樓”、“阿基米德稱‘王冠”、“曹沖稱象”、“馬隆巧設磁石陣”、“妙法撈牛”等小故事,這種故事式的情景教學和生動形象的語言,打開學生思維的閘門,富有一定吸引力。這樣,既引發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初步認識,又滲透了德育,還活躍了氣氛,能做到一箭雙雕,學生學得有趣。
二、豐富課堂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樂趣
美國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有了興趣,學生才能主動、愉快地學習,而興趣這種積極良好的情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該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律,最大限度地運用可能的條件為學生創設感性的、富于吸引力的物理圖景。
比如在學習摩擦力時,學生對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的理解感到困難,我就做了這樣一個實驗:1.將一個木塊放在坡度較大的斜面上,木塊沿著斜面下滑,學生能判斷出木塊受到了滑動摩擦力,然后啟發學生得出是重力使木塊向下滑動。2.將斜面的坡度漸漸減小,直到木塊靜止在斜面上,問:木塊此時是否受到重力?有沒有向下滑的趨勢?然后告訴學生此時木塊受到了靜摩擦力。3.將小車放在斜面上,小車沿著斜面快速地向下滑,告訴學生此時小車受到的是滾動摩擦力。通過實驗,學生對這三種摩擦力就認識了,在此基礎上,我又引導學生分析:用鋼筆寫字和圓珠筆寫字時,筆與紙之間的摩擦力屬于何種摩擦?手握住筆時手受到的是何種摩擦?通過這樣練習后,學生對三種摩擦力掌握很好。
又如磁體周圍存在“磁場”,磁場很抽象,學生難理解,我就打了個比方:一個瞎子坐在一間點燃了蠟燭的房間里,盡管瞎子感覺不到光的存在,但蠟燭的光確實存在,就像磁場,我們感覺不到但也真實存在。這些手段比單純地說教更生動,對學生更有震撼力,從而將學生心底對學習的主動性激發出來。
三、運用有效的課堂評價,促進課堂生成
有效的評價,有助于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教師改進教學。但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可以得出,評價的首要原則應該是“客觀公正”,在這個基礎上,再堅持鼓勵為主,才是富有魅力有價值的評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正確處理學生出現的錯誤,不能把激勵評價用到極端,對于學生的錯誤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導學生說出解題思路。對那些有錯誤,但又蘊涵創新思維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時,再給予鼓勵,這樣的評價也能鍛煉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避免導致學生“表揚依賴癥”的產生,讓評價真正發揮保護自尊心、樹立自信心、激活進取心的作用。
如在教學《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中“飛機的升力”這一知識點,我沒有急著讓學生回答原理,首先讓學生用紙折成飛機的機翼模型,用嘴對著“機翼”前端細線的位置用力水平吹氣,可看到“機翼”在氣流的作用下向上翹起。動作靈敏的學生很快就完成了實驗,并且知道了飛機騰空起飛的原因。我會心地笑了,說:“你們的手太巧了,你們已經會制‘飛機了。”這個實驗加上教師的評價讓學生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教師的心靈與學生的心靈發生了碰撞,整堂課是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下互動的。但是,課堂評價要注重內容真實,恰如其分地給以褒獎,防止評價語言蒼白乏力,或者言過其實。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不斷地為課堂“升溫”,從而使學生有向高一層次攀登、持久地參與學習的動力。
總之,課堂是實施課程標準的主陣地,教師應扮演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既是探究中的伙伴,又是平等中的首席。教師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以“激趣”喚起智慧,以“設疑”激發智慧,以“靈活”誘動智慧,以“評價”催生智慧,讓智慧的火花在物理課堂中點燃。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臨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