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強,夏 潔,謝躍文
(武漢市普仁醫院檢驗科,湖北武漢430081)
病毒性肝炎包括主要經血傳播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主要經糞-口傳播的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經母嬰傳播,甲型肝炎雖然不會發生母嬰傳播,但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在體內的存在及復制對孕婦機體是一種危害,對胎兒有不利影響;戊型肝炎雖未證實有母嬰傳播途徑,但孕婦易感性高、重癥者多,常發生流產和宮內死胎,病死率高達20%。本研究對武漢市青山地區2 812例妊娠28周以后的孕晚期婦女,進行了 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的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統計分析肝炎病毒在孕婦中的感染情況。
一、標本來源
選取2009年8月至2011年12月間,武漢市青山地區妊娠28周后進行產前檢查的妊娠晚期婦女2 812例,年齡17~46歲。
二、試劑與儀器
抗HAV IgM、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體(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抗 HBs)、乙型肝炎 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型肝炎 e抗體(hepatitis B e antibody,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體(hepatitis B c antibody,抗HBc)檢測采用上海科華公司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試劑盒;抗 HCV、抗HEV IgG、抗HEV IgM檢測采用北京萬泰公司ELISA試劑盒;HBsAg定量檢測采用瑞士羅氏公司電化學發生免疫分析(electrochemiluminescence immunoassay,ECLIA)試劑盒。儀器為熱電雷勃Wellscan MK3酶標儀、熱電雷勃Wellwash 4 MK 2洗板機、羅氏2010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儀。
三、方法
1.標本采集與處理 用一次性真空采血管(促凝劑)抽取靜脈血3 mL,分離血清后24h內檢測完畢。
2.標本檢測 抗 HAV IgM、HBsAg、抗 HBs、HBeAg、抗 HBe、抗 HBc、抗 HCV、抗 HEV IgG、抗HEV IgM檢測采用ELISA;HBsAg定量檢測采用ECLIA。所有試驗均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和判讀。
四、統計學方法
采用Excel 2003軟件進行數據處理。
一、將2 812例孕晚期婦女按年齡段分為6組,共檢測出抗HAV IgM陽性6例,抗HCV陽性11例,抗HEV IgM陽性11例,抗HEV IgG陽性422例。各年齡組陽性例數、百分比見表1。
二、孕晚期婦女中共檢測出HBsAg陽性210例。設定乙型肝炎血清學標志物模式1為HB-sAg、HBeAg、抗 HBc陽性,模式 2為HBsAg、抗HBe、抗 HBc陽性,模式 3為HBsAg、抗 HBc陽性,各陽性模式在孕婦中的比例見表2。
三、2 812例標本中,共檢出乙型肝炎5項全陰性模式1 035例;HBsAg陰性、抗 HBs陽性、HBeAg陰性、抗HBe陰性或陽性、抗HBc陰性或陽性模式1 496例;抗HBe、抗HBc 2項陽性28例;抗HBc單獨陽性43例,各模式在各年齡組的比例見表3。
四、對28例抗 HBe、抗 HBc陽性標本和43例抗HBc陽性標本用ECLIA定量檢測HBsAg,標本Cut-off指數(COI)≥1.0為有反應性。上述71例標本中共檢測出有反應性標本4例,占5.97%,標本COI均<20。單獨抗HBc陽性組未檢出有反應性標本。見表4。

表1 孕晚期婦女抗HAV、抗HCV、抗HEV抗體檢測結果

表2 HBsAg陽性孕婦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結果

表3 HBsAg陰性孕婦血清學標志物檢測結果

表4 71例HBsAg陰性血清定量檢測結果
隨著經濟的發展,婦女初孕年齡不斷推后已經成為一種社會現象,武漢市青山地區30~35歲年齡組產婦比例高達24.22%,不但對嬰兒的自然分娩造成影響,對孕婦的身心健康也帶來一系列問題。此外,高齡產婦(≥35歲)達7.14%,略低于2007年全國城市高齡產婦7.69%的比例[1];還有1.10%的女性早于國家法定結婚年齡生育,此類人群都應引起社會關注。
甲型肝炎發生于妊娠晚期易致早產,產后易致大出血和繼發其他感染,由于嬰兒通過胎盤從母體獲得的抗HAV IgG對嬰兒有一定的保護作用,所以相對來說HAV感染的危害性較低。患甲型肝炎的孕婦在分娩時需注意避免糞便污染,限制傳播的危險性。由表1可見,武漢市青山地區患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孕婦比例最低,僅占0.21%。
在我國一般人群中,抗 HCV的陽性率為3.2%[2],武漢市青山地區孕晚期婦女抗 HCV陽性率為0.39%,接近夏淑琦等[3]報道的溫州地區8 158例孕婦HCV感染0.38%的陽性率,主要集中在30歲以上年齡段,可能因為年輕女性感染HCV后自發清除病毒率較高,也可能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暴露于HCV的概率增加的緣故。抗HCV陽性母親將HCV傳播給新生兒的危險性為2%,雖然母嬰傳播概率沒有HBV那么高,但同樣需要重視。
戊型肝炎主要經污染的水源傳播,也可通過食物和日常生活接觸傳播,2011年衛生部公布的“全國法定傳染病疫情概況”顯示,在病毒性肝炎中,戊型肝炎發病率與2010同期比增加22.74%。孕婦感染HEV后,病情較為嚴重,并且早產、流產和死胎發生率高,1986至1988年我國新疆南部地區發生的戊型肝炎水型流行,導致707人死亡,其中孕婦死亡414例。由于抗HEV IgM存在時間短,6~8周后滴度明顯下降,所以抗HEV IgM抗體陰性并不能排除HEV感染;抗HEV IgG抗體在人體內可維持數年之久,雖然不能提示HEV的現癥感染,但可以提示是否感染過HEV。由表1可見,武漢市青山地區孕晚期婦女中抗HEV IgM陽性率為0.39%、抗HEV IgG陽性率為15.01%,都集中于25~40歲年齡段。聯合檢測抗HEV IgM、抗HEV IgG抗體,對不明原因黃疸或肝功能異常的孕婦有著重要的提示作用。
我國是乙型肝炎大國,一般人群攜帶率為7.18%[4],由表2可見,武漢市青山地區孕晚期婦女HBsAg陽性攜帶率達7.47%,略高于平均水平。孕婦中25~29歲組HBV感染率最低,可能與該年齡段人群免疫系統穩定,免疫功能較完備有關。母嬰傳播是HBV感染的重要途徑,HBsAg陽性母親能否成功阻斷HBV的母嬰傳播,將是我國降低HBsAg攜帶率的關鍵。
表2中,模式1即俗稱的“大三陽”,感染率自20歲組開始呈下降趨勢,可能是因為HBeAg轉陰成為慢性HBV感染;模式2即俗稱的“小三陽”,陽性率為4.62%,是HBV感染的主要血清學模式;模式3陽性率較低。
表3對2 812例孕婦中的HBsAg陰性標本按不同的血清學模式進行統計,其中抗HBs陽性組1 496例,占53.20%;HBV血清標志物全部陰性者1 035例,占36.81%,這表明近40%的孕婦處于無防護力或低防護力狀態,應引起高度重視。
近年來,國產ELISA試劑盒敏感性和特異性均大幅提升,檢測HBsAg可達到1 IU/mL,但對更低濃度的HBsAg攜帶者及部分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則可能發生漏檢。馬紅霞等[5]報道,以ECLIA為參照,ELISA的假陰性率為0.71%。由表4可見,在28例抗HBe、抗HBc陽性標本中,應用敏感性更高的ECLIA共檢出有反應性標本4例。由此可見,雖然抗HBe、抗HBc陽性模式通常表示患者處于HBV急性感染恢復期或既往感染,但也可能是由于試劑盒敏感性不夠造成的HBsAg漏檢所致,對于此類人群應選擇更高敏感性的方法定期復查。
綜上所述,在孕晚期婦女中堅持進行病毒性肝炎標志物檢測有著重要意義,不但能對已經感染肝炎病毒的孕婦及時干預,減少母嬰傳播的風險,而且對未感染病毒的孕婦也能起到預防提示作用。
[1]李月花,王艷萍,代 禮,等.基于醫院的全國高齡產婦比率變化趨勢[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09,43(12):1073-1076.
[2]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華醫學雜志,2004,84(9):775-780.
[3]夏淑琦,李仁良.8 158例孕婦產前血液傳染性指標檢測結果分析[J].檢驗醫學,2006,21(6):563.
[4]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13-24.
[5]馬紅霞,周運恒,楊 藺,等.ELISA法和電化學發光免疫法檢測血清HBsAg結果比較分析[J].檢驗醫學,2010,25(6):47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