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洪賓??張衛
[摘要] 目的 探討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現狀,為抗菌藥物合理性應用管理提供客觀依據。 方法 調查2014年1~5月出院的711份手術病例,對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情況進行回顧性調查及統計分析。 結果 圍術期預防用藥率為75.9%,其中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3.7%。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以單一藥物為主,占67.8%,孢呋辛應用頻數最高。術前2h 用藥占63.0%,55.4%的Ⅰ、Ⅱ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時間>2d。 結論 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存在不合理問題,需進一步加大管理力度,提高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
[關鍵詞] 骨科;圍術期;抗菌藥物
[中圖分類號] R68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1-42-03
圍術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是防治手術部位感染、減少醫院感染的重要手段之一。筆者使用我院藥劑科計算機管理系統調查了2014年1~5月全院骨科3個科室711份病歷,通過對以上病歷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相關統計分析,以獲得抗菌藥物使用的準確信息,探討抗菌藥物使用的合理性,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2014年1~5月骨科系統手術病例共711例次,其中男452例,女259例,年齡5~82歲,平均43.2歲。按手術切口分類,711例骨科手術患者,Ⅰ類切口643例(90.4%),Ⅱ類切口52例(7.3%),Ⅲ類切口16例(2.3%)。調查手術病例中整個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情況,內容包括手術名稱及手術切口,使用抗菌藥物名稱、用法、用量、用藥起止時間、給藥途徑、是否聯合用藥等。
1.2 調查評價方法
采用回顧性調查的方法,按照原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1]、中華醫學會《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指南》[2]和原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衛辦醫政發 [2009] 38 號) [3]要求,調查患者圍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并進行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評價。
2 結果
2.1 圍術期抗菌藥物的使用
711例類手術患者中,有540例使用抗菌藥物,占75.9%。其中Ⅰ、Ⅱ、Ⅲ類切口使用抗菌藥物分別為474例(73.7%)、50例(96.2%)、16例(100.0%)。各類手術切口患者應用抗菌藥物頻率前6位的排序見表1。
2.2 抗菌藥物應用時機
在711例病例中,術前未用藥199例(28.0%),術前2h內用藥448例(63.0%),二者合計91.0%。術后未用藥171例(24.1%),用藥≤2d 140例(19.7%),二者合計43.9%。Ⅰ、Ⅱ類切口手術用藥>2天384例(55.4%)。各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預防應用時機見表2。
2.3 圍術期各類手術的聯合用藥情況
各類手術圍術期單一使用抗菌藥物共482 例(67.8%),二聯用藥83 例(11.7%),三聯用藥3例(0.4%)。其中Ⅰ類切口435例(67.7%)。三類切口手術聯合用藥情況見表3。
3 討論
本研究顯示在711病例中,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5.9%。其中Ⅰ類切口643病例,抗菌藥物使用率為73.7%。提示確實存在圍術期過度用藥問題。即使考慮骨科手術時間較長、手術部位和手術特點等,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使用率也遠高于衛生部要求(≤30.00%)[4]。但對比2011年以前我院骨科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使用率則呈較明顯下降,和國內一些研究報道[ 5-7]中的抗菌藥物使用率基本相同,說明經藥劑科干預后抗菌藥物臨床規范使用有了一定程度提高。但今后仍需加強對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管理。
骨科手術常選用第一代頭孢菌素,應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術一般選用第一、二代頭孢菌素或頭孢曲松,用于預防一種或兩種特定病原菌入侵體內引起的感染[8]。從表1結果可看出,Ⅰ類切口抗菌藥物使用二代、三代頭孢類藥物的頻率較高。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用藥應首選對革蘭陽性球菌作用較好的頭孢唑林,但其使用頻率(92)明顯小于頭孢呋辛的使用頻率(262),表明存在濫用情況,還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β內酰胺酶抑制劑的復合劑如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限制使用藥物用藥頻率得到很好控制,抗菌藥物預防用藥起點高有了一定改善。
此次調查中,Ⅰ類切口手術預防用藥平均時間為(4.4±2.1)d,Ⅱ類切口手術平均用藥時間為(8.7±3.5)d,Ⅲ類切口手術平均用藥時間為(12.2±5.5)d。表明整體預防用藥時間過長。臨床研究顯示長期應用抗菌藥物并不能減少術后細菌感染機會[9],只會增加耐藥菌感染和不良反應發生的可能性,造成總體醫療費用增加,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其中448例是術前0.5~2h給藥(63.0%),Ⅰ類切口有418例術前0.5~2h給藥,比例為92.5%。Ⅱ類切口為24例,比例為52.2%,表明用藥時機基本合理。
聯合用藥應有明確指征,多用于嚴重感染,單一藥物不能控制的重癥感染或多重感染。本次調查聯合用藥86例,占12.1%,其中Ⅰ類切口無三聯用藥。聯合用藥中主要以頭孢菌素類和克林霉素的聯用最為常見,18例患者圍術期應用頭孢呋辛+克林霉素,10例患者應用頭孢唑林+克林霉素,3例患者應用頭孢曲松+克林霉素。近年來研究證實β-內酰胺類與大環內酯類、林可酰胺類聯用具有合理性,克林霉素在骨組織形成較高濃度,破壞銅綠假單胞菌等細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可增強β-內酰胺類抗菌作用[10]。但在Ⅰ類切口手術中是否聯用值得商榷。有研究認為克林霉素不應作為骨科Ⅰ類手術預防用藥的首選[11]。Ⅰ類切口中的其余聯用依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進行評價,多為不合理聯用,包括頭孢菌素類和左氧氟沙星聯用等。endprint
總之,我院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研究證實對Ⅰ類切口圍手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綜合干預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對促進安全、有效、經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起到了積極作用[12]。今后應加強對臨床醫生的宣傳教育,規范醫生臨床用藥行為,提高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北京:中華人民 共和國衛生部,2004.
[2] 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中華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指南[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 (23):1594-1596.
[3] 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S].北京:衛生部,2009.
[4] 北京市衛生局.2011年北京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方案[S].北京:北京市衛生局,2011.
[5] 宋志香,薛文英,徐建立,等.Ⅰ類切口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的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489-3491.
[6] 余紅,劉銀梅,楊惠英,等. 2010-2012年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分析[J] .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7):1670-1672.
[7] 劉金永,孫增先,張騫峰,等.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1896-1897.
[8] 劉澍楠,敖建瑜,鮑明燕,等.骨科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對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9):3023-3025.
[9] Mastronardi L,Tatta C.Intra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clean spinal surgery:a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973 cases[J].Surg Neurol,2004,61(2):129-131.
[10] 羅彪峰.Ⅰ類切口手術與內科介入治療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3):3219-3221.
[11] 姜玲,沈愛宗,史天陸,等.Ⅰ類手術圍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干預前后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166-2199.
[12] 夏文松,胡必杰,高曉東,等.政策干預對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776-1778.
(收稿日期:2014-08-19)endprint
總之,我院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研究證實對Ⅰ類切口圍手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綜合干預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對促進安全、有效、經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起到了積極作用[12]。今后應加強對臨床醫生的宣傳教育,規范醫生臨床用藥行為,提高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北京:中華人民 共和國衛生部,2004.
[2] 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中華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指南[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 (23):1594-1596.
[3] 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S].北京:衛生部,2009.
[4] 北京市衛生局.2011年北京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方案[S].北京:北京市衛生局,2011.
[5] 宋志香,薛文英,徐建立,等.Ⅰ類切口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的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489-3491.
[6] 余紅,劉銀梅,楊惠英,等. 2010-2012年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分析[J] .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7):1670-1672.
[7] 劉金永,孫增先,張騫峰,等.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1896-1897.
[8] 劉澍楠,敖建瑜,鮑明燕,等.骨科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對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9):3023-3025.
[9] Mastronardi L,Tatta C.Intra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clean spinal surgery:a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973 cases[J].Surg Neurol,2004,61(2):129-131.
[10] 羅彪峰.Ⅰ類切口手術與內科介入治療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3):3219-3221.
[11] 姜玲,沈愛宗,史天陸,等.Ⅰ類手術圍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干預前后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166-2199.
[12] 夏文松,胡必杰,高曉東,等.政策干預對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776-1778.
(收稿日期:2014-08-19)endprint
總之,我院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現象,研究證實對Ⅰ類切口圍手術抗菌藥物合理使用的綜合干預措施是科學、有效的,對促進安全、有效、經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起到了積極作用[12]。今后應加強對臨床醫生的宣傳教育,規范醫生臨床用藥行為,提高圍術期抗菌藥物應用的合理率。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總后勤衛生部.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S].北京:中華人民 共和國衛生部,2004.
[2] 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中華外科雜志編輯委員會.圍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指南[J].中華外科雜志,2006,44 (23):1594-1596.
[3] 衛生部辦公廳.衛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S].北京:衛生部,2009.
[4] 北京市衛生局.2011年北京市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方案[S].北京:北京市衛生局,2011.
[5] 宋志香,薛文英,徐建立,等.Ⅰ類切口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的調查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4):3489-3491.
[6] 余紅,劉銀梅,楊惠英,等. 2010-2012年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調查分析[J] . 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7):1670-1672.
[7] 劉金永,孫增先,張騫峰,等.外科Ⅰ類切口手術預防使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8):1896-1897.
[8] 劉澍楠,敖建瑜,鮑明燕,等.骨科圍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對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9):3023-3025.
[9] Mastronardi L,Tatta C.Intraoperative antibiotic prophylaxis in clean spinal surgery:aretrospective analysis in a consecutive series of 973 cases[J].Surg Neurol,2004,61(2):129-131.
[10] 羅彪峰.Ⅰ類切口手術與內科介入治療抗菌藥物應用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3):3219-3221.
[11] 姜玲,沈愛宗,史天陸,等.Ⅰ類手術圍術期預防用抗菌藥物干預前后對比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9,19(16):2166-2199.
[12] 夏文松,胡必杰,高曉東,等.政策干預對圍術期抗菌藥物預防性應用的影響[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2):1776-1778.
(收稿日期:2014-08-1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