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軍琴
【摘要】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和英語新教材的使用,越來越多的英語教師更加注重教學理念的轉變和教學方法的改變,逐步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變到重視英語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語言教學實踐。本文結合教學實踐探討高三英語有效復習的策略。
【關鍵詞】夯實基礎 優(yōu)化教學 有效復習
2014年新課標全國英語II卷試題整體難度不大,與往年相比,試題穩(wěn)中求發(fā)展,同時有所創(chuàng)新。試題結構由易到難,梯度很清晰,沒有偏題怪題,強調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時呈現了基礎性、交際性和能力性共存的特點。試題所考查的知識點具有較廣的覆蓋面,又重難點突出,較好地處理了考查學生基礎知識和語言運用能力的關系,這無疑順應了新課程改革的方向,有利于新課改的深入實施。本文結合新課標高考英語的命題趨勢,談一談高三應如何抓好英語學科的有效備考復習。
一、夯實基礎,重點突破,把握“尺度”
1.吃透課本知識。英語課文背誦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是知識存儲的一種有效途徑,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大量的基礎知識,而且可以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語感。但目前的教材不宜背誦,而且教師的檢查也很難落實。所以,我們采用了課文填空的方式,把每篇文章里的重點詞匯和短語進行挖空,然后要求學生默寫出來。通過這種練習,既落實了基礎知識,又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2.狠抓詞匯積累。學生學習英語困難之一是詞匯量的欠缺,對于中下水平的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因此除了在課堂中加強詞匯教學外,我們還針對中下水平的學生設置了一個詞匯過關練習。我們先要求學生自己整理每單元中的重點詞匯、短語及句型。然后搜集自己在課外閱讀中所遇到的重點詞匯和短語,建立my dictionary,并且采取單元過關的檢測方式來落實。測試的形式有在句子給首字母的形式,短語中英互譯,單詞中英互譯等。這樣一來,學生的英語成績有明顯的提高。
3.改革單元測試。以前的單元測試都是采用現成的標準化試題。這種試題的最大弊端是“教考脫離”,這種考試無法檢測學生對本單元知識點的落實情況。為因此我們對英語單元測試進行了改革。首先,每一份試卷中本單元的知識點至少占60%,課外知識點為40%。其次,減少選擇題,增加填空題、完成句子題、短語翻譯、句子翻譯等,減少學生猜題的可能性。
二、優(yōu)化課堂教學,有效備考
1注重詞匯訓練。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石,也是妨礙提高英語成績的“絆腳石”。新課標在詞匯量上有很大變化,很多學生之所以英語學不好或止步不前,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詞匯沒過關。考試大綱要求考生能使用約33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運用這些詞語進行理解和表達。掌握了詞匯就掌握了基本的重點詞匯、詞組習語和句型。一輪復習可以按照模塊順序進行滾雪球式的復習。因此要求每個學生建立一個詞匯本積累詞匯。準備一個便于攜帶的袖珍型詞匯本,隨時記憶、隨時復習、隨時擴充,既能逐步擴大詞匯量,又能有效地利用每天的零碎時間,可謂一舉兩得。
2.擴大閱讀范圍,提高閱讀能力。英語第一輪復習中,學生除熟練掌握語法、詞匯之外,首先要擴大閱讀范圍,提高閱讀速度。有的學生一見到科普文章便頭疼,一見到新的體裁就心慌。所以在第一輪復習時,一定要走出陳題,看各種報刊、雜志等英語讀物。除了領略內容,熟悉語言特點,還要對新體裁有一定的了解。學生要學會把握閱讀材料中的關鍵句、中心句等,深層理解語篇內涵,仔細揣摩作者寫作意圖、情感態(tài)度及所要明示的價值觀,以便更好地在閱讀部分得到更高的分數。
3.強化書面表達訓練,提高寫作水平。書面表達是提高英語得分的關鍵。要想在高考有限的時間里寫出一篇精彩的文章,沒有平時大量的語言積累是不行的。平時要積累詞匯、短語、各種句式、常用連接詞、過渡語、各種文體的格式、習慣語等;多背誦佳句、范文;經常動筆,把平時的所學和積累有意識地運用到文章中;講究方法,審題在先,在草稿紙上將要點及主要句式列出,連成句子,修改潤色,注意上下文銜接,注意句子結構;另外還要注重書寫訓練,字一定要飽滿圓潤,大小適中,不要連筆。寫作時還要加強應用文的練習。比如信函、一般通知和申請表等,逐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水平。
三、有效復習,統(tǒng)籌兼顧,把握“梯度”
1.抓好查漏補缺。無論平時多么熟悉的課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閱讀教材這一環(huán)節(jié),甚至課后練習這一環(huán)節(jié),因為高考試題有課本的曩子,況且新題型明確規(guī)定來自于課本,來自于練習。為了檢查學生的落實情況,我們選取重要的文章進行縮寫,再挖去關鍵詞,讓學生填空。這樣既督促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落實,又增加了學生的詞匯、短語、句型的存儲量。
2.注重知識疏理。我們整理好單元的重點單詞、短語及句型并要求背誦,然后用聽寫的辦法進行逐一檢測。
3.精選復習用書。在高三的復習階段,復習資料滿天飛。目前許多復習資料復習量大、內容龐雜,講解分析太多,模擬練習較少。因此我們在備考復習中選用了一套難度適中,專用于第一輪復習的資料《一輪復習大講義》,教師一般會花一節(jié)課的時間,對單元中的考點和學生所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有針對性的進行縱橫聯系,歸納延伸,引導幫助學生把學到的零散知識織成一張牢固的知識網絡。同時我們還要求學生選用《英語周報》的復習版,該報重點突出,難點分散,特點是書面表達的分類指導恰到好處。這樣就有效地減輕了學生的復習負擔,提高了復習效率。
我們應該努力探索、潛心研究,找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相應復習策略,指導學生進行高效復習,使他們在有限的時間里盡快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從而在高考中取得滿意的成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