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欣+謝意純
“直線與平面區域”是中學數學一個比較重要的幾何關系,用于表述直線與平面區域之間的動態關系.它作為廣東高考改革后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從2010年廣東高考分文理科以來,每年的高考卷,無論是文科數學,還是理科數學,都會出現直線與平面區域的幾何關系,且一般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解題方法有很多,但本文用另一種解法解“直線與平面區域”,旨在為考生和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直線ax+by+c=0的平面區域結構及其相關推論
首先,我們來討論直線ax+by+c=0的平面區域的結構問題.若點落在直線ax+by+c=0,顯然代入方程等于0.若點不落在直線上,將不等于0.那么是大于0,還是小于0呢?是否與a,b,c有關系呢?
二、從另一角度解“直線與平面區域”的相關問題
(1)當直線ax+by+c=0穿過平面區域,如圖2,判斷ax+by+c>0所在的區域,若取直線下方,端點B距離直線最遠,B點就是所求最值點.若取直線上方,最值點可能是C點或整條AC直線.
解析:若取最小值,如圖5,A點離直線最近,所以A(1,0)是最小值.若取最大值,因為x+y-4=0與z=x+y平行,取直線BC上的正數點(0,4),(1,3),(2,2),(3,1),(4,0),共5個整點為最大值.故可確定5+1=6條不同的直線.
上述是本人總結出的解“直線與平面區域”的另一種方法,希望能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定的幫助.
(責任編輯 鐘偉芳)endprint
“直線與平面區域”是中學數學一個比較重要的幾何關系,用于表述直線與平面區域之間的動態關系.它作為廣東高考改革后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從2010年廣東高考分文理科以來,每年的高考卷,無論是文科數學,還是理科數學,都會出現直線與平面區域的幾何關系,且一般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解題方法有很多,但本文用另一種解法解“直線與平面區域”,旨在為考生和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直線ax+by+c=0的平面區域結構及其相關推論
首先,我們來討論直線ax+by+c=0的平面區域的結構問題.若點落在直線ax+by+c=0,顯然代入方程等于0.若點不落在直線上,將不等于0.那么是大于0,還是小于0呢?是否與a,b,c有關系呢?
二、從另一角度解“直線與平面區域”的相關問題
(1)當直線ax+by+c=0穿過平面區域,如圖2,判斷ax+by+c>0所在的區域,若取直線下方,端點B距離直線最遠,B點就是所求最值點.若取直線上方,最值點可能是C點或整條AC直線.
解析:若取最小值,如圖5,A點離直線最近,所以A(1,0)是最小值.若取最大值,因為x+y-4=0與z=x+y平行,取直線BC上的正數點(0,4),(1,3),(2,2),(3,1),(4,0),共5個整點為最大值.故可確定5+1=6條不同的直線.
上述是本人總結出的解“直線與平面區域”的另一種方法,希望能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定的幫助.
(責任編輯 鐘偉芳)endprint
“直線與平面區域”是中學數學一個比較重要的幾何關系,用于表述直線與平面區域之間的動態關系.它作為廣東高考改革后的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從2010年廣東高考分文理科以來,每年的高考卷,無論是文科數學,還是理科數學,都會出現直線與平面區域的幾何關系,且一般以單項選擇題的形式出現.對于這個知識點的解題方法有很多,但本文用另一種解法解“直線與平面區域”,旨在為考生和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一、直線ax+by+c=0的平面區域結構及其相關推論
首先,我們來討論直線ax+by+c=0的平面區域的結構問題.若點落在直線ax+by+c=0,顯然代入方程等于0.若點不落在直線上,將不等于0.那么是大于0,還是小于0呢?是否與a,b,c有關系呢?
二、從另一角度解“直線與平面區域”的相關問題
(1)當直線ax+by+c=0穿過平面區域,如圖2,判斷ax+by+c>0所在的區域,若取直線下方,端點B距離直線最遠,B點就是所求最值點.若取直線上方,最值點可能是C點或整條AC直線.
解析:若取最小值,如圖5,A點離直線最近,所以A(1,0)是最小值.若取最大值,因為x+y-4=0與z=x+y平行,取直線BC上的正數點(0,4),(1,3),(2,2),(3,1),(4,0),共5個整點為最大值.故可確定5+1=6條不同的直線.
上述是本人總結出的解“直線與平面區域”的另一種方法,希望能為廣大師生提供一定的幫助.
(責任編輯 鐘偉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