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明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教學可有效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那么,如何提高物理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呢?
一、利用演示實驗,激發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實踐表明,演示實驗具有趣味性強,易于激發學生求知欲的特點。對物理教學而言,教者可利用演示實驗,創設一種引人入勝的情境。例如,為了上好《緒言》課,筆者在具體教學時,編排了如“長蠟燭與短蠟燭”、“竹筷生根”、“燒不壞的紙杯”、“神奇的小金魚”、“雞蛋的浮與沉”、“吸不住的回形針”、“無形的大氣壓”等生動、有趣的演示實驗,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思考,為今后的物理學習點燃好奇的火花。
二、更新實驗觀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物理實驗功能,不僅在于讓學生獲得“正確”的實驗結果,更重要的是在探索實驗結果的過程中獲得經歷和體驗。可以說,不重視過程的實驗等于把生動活潑的物理現象變成了靜止的某個預期的結論,這樣的實驗是一種沒有發現快樂的實驗。然而,在部分教師的物理實驗課堂中,存在教師主宰課堂,學生被動學習的現象。新課標要求,教師在物理實驗教學中,充當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引導者。
教學《滑動變阻器》時,教師可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實驗。具體步驟是:(1)提供實驗器材,如電源、開關、電流表、導線、電阻絲等;(2)分組設計實驗方案;(3)選派代表闡述本組實驗方案;(4)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方案提出改進意見;(5)指導學生圍繞修改好的方案進行實驗;(6)評出優秀小組,在評優的過程中,要對各組的優點給予充分的肯定。需要指出的是,在學生合作探究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避免過多干涉。
三、用多媒體輔助,彌補實驗不足
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實驗往往受條件限制,無法在課堂上進行;有些實驗現象不夠明顯,學生難以觀察實驗現象和效果,從而影響實驗教學效果。實踐表明,引入多媒體輔助實驗教學,可以有效突破時空限制,通過實驗場景,將實驗過程生動、形象地展現在學生眼前。
四、聯系社會生活,課外拓展延伸
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生活中物理現象無處不在。實驗教學結束后,教師可結合學生具體的學習能力布置一些要求更高的任務,要求學生重新梳理實驗,作更深層次的思考,從而達到拓展知識、培養實踐能力的目的。如,教學完《聲現象》后,可布置學生調查家鄉的噪聲現狀,并提出整改建議;教學完《光現象》后,可讓學生課后了解生活中的光污染現象,到眼鏡店了解遠、近視眼鏡的配制過程。
總之,重視物理實驗教學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應不斷加大實驗教學力度,提高實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陳中花.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有效性新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4).
[2]周禮琴.實驗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芻議[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4).
(特約編輯 南 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