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震
[摘要] 目的 分析介入置管在食道癌術后吻合口瘺保守治療中的效果。 方法 選擇我院收治的24例食道癌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患者均行介入置管治療,觀察患者的治療效果。 結果 22例行空腸營養管、胃腸減壓管、瘺口引流管三管治療的患者中,有21例治愈,另外1例患者由于嚴重感染而死亡。放置瘺口封堵支架進行治療的2例患者也治愈,患者恢復進食所用時間為(18.0±8.2)d,平均住院時間為(32.0±10.4)d,并發癥發生率為20.0%。 結論 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療在食道癌術后吻合口瘺并發癥患者中的應用具有較好效果,可以解決并發癥問題,與手術治療相比,可以有效解決吻合口操作空間小、避免感染與血液供應障礙等問題,創傷性更小,患者的耐受性更好,患者瘺口愈合更快,病程得以有效縮短。
[關鍵詞] 吻合口瘺;保守治療;引流;膿腔
[中圖分類號] R73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21-217-02
吻合口瘺是賁門癌以及食管癌等經過手術治療后最常出現的一種嚴重并發癥,治療難度較大,因此已經成為導致患者術后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該并發癥的發生率大約在6.4%左右,其中胸內吻合口瘺的發生率更高,在中外文獻報道中的發生率達到35.0%[2]。選擇我院收治的24例食道癌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以此探討介入置管在食道癌術后吻合口瘺保守治療中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期間收治的24例食道癌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經過病理學診斷最終確診為食管磷癌,其中14例病變部位為胸中段,6例為胸上段,4例為胸下段。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有脈率增快、胸痛以及高熱等。其中男17例,女7例,年齡在54~64歲之間,平均(58.6±4.3)歲。患者發現吻合口瘺并發癥的時間在術后5~10d之間,平均時間為(7.5±1.3)d。
1.2 保守治療方法
以上患者均于發現吻合口瘺并發癥后進行治療,其中22例患者給予三管治療,另外2例患者則采用放置瘺口封堵支架予以治療。方法如下:于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上從同側鼻腔中置入2根聚氨酯復爾凱鼻胃管,其中1根為空腸營養管,插入到空腸道內,將腸內營養混懸液通過滴注的方式注入到管中為患者提供營養支持。另外2根為瘺口引流管和胃腸減壓管,經吻合口瘺口插入到患者瘺口外膿腔中,需要注意讓聚氨酯復爾凱胃腸減壓管處于瘺口外膿腔內,并使用超過8~10cm H2O的持續負壓對膿腔進行引流。等引流液明顯減少之后并估計膿腔已經穩定之后每天使用甲硝唑、慶大霉素以及150mL左右的生理鹽水對膿腔進行沖洗,次數以3次為宜,同時還需要保持負壓牽引。定期為患者進行X線檢查,口服或者于透視下通過引流管注入泛影葡胺來觀察患者的膿腔以及瘺口大小。待膿腔縮小之后并且引流管前端處于膿腔底部時,可適當退管1~2cm,直到完全退入食管中位置。此時瘺口已經閉合,患者可以進食。經檢查吻合口瘺已經完全治愈后即可拔除兩管。如果已經形成較大的吻合口胸腔樓,則需要在以上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膿腔底部胸穿并置入1根胸管進行引流,待膿腔開始逐漸縮小并且胸管中沒有引流液時才可予以退管并拔除。
2 結果
22個行空腸營養管、胃腸減壓管、瘺口引流管三管治療的患者中,有21例治愈,1例患者由于嚴重感染而死亡,另外2例放置瘺口封堵支架進行治療的患者治愈。患者恢復進食所用時間在15~22d之間,平均為(18±8.2)d。住院時間在30~36d之間,平均為(32±10.4)d。對以上患者進行半年時間的隨訪,胃鏡檢查以及上消化道X線造影檢查結果顯示,2例患者存在反流情況,具體表現為噯氣、反酸以及胃排空差所導致的食欲減退等。2例患者存在頑固性吻合口狹窄問題,對患者進行介入以及胃鏡下擴張治療后,情況得到緩解,并發癥發生率為40.0%。
3 討論
食管癌是常見的消化道腫瘤,利用手術切除病變組織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術后吻合口瘺的出現對患者的治療效果產生了較大影響。因此患者術后一般還需要通過保守治療對吻合口瘺并發癥進行治療。雖然保守治療目前并沒有統一的治療方案,但是三管法的應用已經取得了一定認可[3],在緩解患者吻合口瘺并發癥方面具有較好效果。其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地方:第一,負壓引流膿腔的創傷較小[4],因此每天都可以進行沖洗,患者對毒素的吸收可以明顯減少。第二,經瘺口置放引流管可以更好得保護小瘺口,防止胃液反流到膿腔中,有效避免了胃液被污染[5]。第三,介入置管治療在吻合口縱隔瘺患者的治療中有明顯優勢,患者的引流難問題得以有效解決,并且在負壓吸引作用下,縱隔膿腔會很快形成盲管,起到了縮短病程的作用[7]。第四,食管癌患者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之后,需要禁止飲食,這在患者胃腸的持續減壓過程中非常重要。因此,患者只能通過腸外營養方式獲得營養支持[8]。空腸營養管讓患者可以獲得足夠的維生素、蛋白質、脂肪以及葡萄糖攝入,進而促進患者瘺口閉合。此外,還可以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通過根管強化生長激素、谷氨酰胺等的治療作用,促進患者吻合口瘺的更快愈合[9-10]。
本次研究中,食道癌術后出現吻合口瘺并發癥患者采用三管法進行治療,結果顯示,除1例嚴重感染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均治愈,并發癥問題得到有效解決。該種保守治療方法與手術治療相比,可以有效解決吻合口操作空間小、避免感染與血液供應障礙等問題,創傷性更小,患者的耐受性更好,患者瘺口愈合更快,病程得以有效縮短。
[參考文獻]
[1] 周玉玲,王沙.介入置管法治療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護理要點[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15(3):2486-2487.
[2] 拉爾布,李正希,肖航宇,等.食管癌及食管胃交界部癌胃管狀成形術后吻合口瘺12例保守治療方法的探討[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2,2(5):93-95.
[3] 鄭陽春,宋博,楊敏,等.直腸低位前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的處理與預防(附24例報告)[J].腫瘤預防與治療,2013,6(10):333-335.
[4] 王進,王文才,程紅春,等.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保守性藥物治療研究[J].腫瘤藥學,2012,6(15):460-463.
[5] 水清.Ivor-Lewis術后吻合口瘺的臨床分析[D].烏魯木齊:新疆醫科大學,2013:44-45.
[6] 李爽.腹腔鏡直腸癌前切除術后吻合口瘺發生的危險因素及防治措施[D].重慶:重慶醫科大學,2013:18-19.
[7] 洪小芳,謝玲女,汪和美,等.中心靜脈導管骶前留置在直腸癌術后吻合口瘺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4,5(6):463-464.
[8] 陸云霞.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治療及護理進展[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1,10(10):1198-1200.
[9] 郭麗嫻.食道癌術后吻合口瘺的護理預防[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16(5):184-185.
[10] 張雪飛,張煒,韓彪.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2,22(2):3784-3786.
[11] 劉柯.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原因、診斷及治療[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124-125.
(收稿日期: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