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不同戲劇形式角色的體會"/>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陳玉紅
我自1982年進入木偶劇團學藝、演戲33年來,演過許多木偶劇主角或重要角色,為了把角色演好,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甚至淚水,也取得了一些成績,現對人偶劇《“坦克”歷險記》里的“山龜”和木偶劇《一副門板》里的郭奶奶,這兩個不同戲劇形式的角色塑造談談自己的創作體會。
少年兒童都喜愛童話,因為童話是從兒童的立場、視角編寫成的兒童故事。童話寄托著人類美好的希冀,善良的愿望。同時也蘊含真誠的教誨,童話像一副水彩畫那樣鮮艷透明。毋庸置疑,童話是文藝花園中一枝艷麗的花朵。在童話劇中,演員的天職是要創造活生生的、多彩的、有血有肉的、真實可信的藝術形象。
《“坦克”歷險記》是一出童話劇。我有幸在揚州市木偶研究所創作的人偶童話劇《“坦克”歷險記》中飾演其中被稱為“坦克”的山龜一角(該劇主角)。
剛接受任務時,我又新奇又忐忑不安。因為我們木偶劇演員,通常都是幕后演員(即在木偶舞臺擋幕后操縱木偶角色表演,一般不和觀眾直接見面)。而人偶劇要演員裝扮上角色(戴上類似“大頭娃娃”頭型的人物造型),在舞臺上直接和觀眾交流演出。對此,我感到很不適應。因為我已年屆中年,要我表演一個有時還要在地上爬行、打滾的山龜,我感到害怕和為難。但在該劇導演焦鋒先生的開導、鼓勵下,我硬著頭皮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接受了任務。可從哪里入手呢?為了把山龜演好,我想到觀察生活。首先我在花鳥市場觀察烏龜的生活狀態和行為舉止,我先不忙著模仿龜的動作,邊看邊想,龜為什么伸頭縮頸呢?為什么邊吃東西邊東張西望呢?我邊觀察邊思考,欲求找到合理的解釋。這才明白資深導演焦鋒先生再三向我們演員強調的演動物一定要和演人一樣的有思想,要找出它動作的行為邏輯。就是說童話劇中的動物是擬人化的表演。通過研讀劇本,尤其是有關山龜和其他動物之間的關系的臺詞,我覺得只有將山龜的外部動作和它的內心活動相結合,才能準確地展示山龜的性格特點,進而把它演好。
《“坦克”歷險記》說的是一個來自神農架山區的小山村的10歲男孩雷伢子,帶著他的寵物—一個被叫做 “坦克”的山龜來到一座大城市,在完全陌生的環境里,他們極度不適應。鬧出了許多的笑話。而山龜為了挽回“鐵哥們”雷伢子的“面子”挺身而去,結果惹出了更大的“亂子”。如:當雷伢子因不懂交通規則,在馬路上踢球,當球滾到馬路中間時,便不顧穿梭的車流和人群的危險跑到街心區域拾球,差點給汽車撞了!雷伢子被汽車司機一頓訓斥,丟盡了面子。正當雷伢子垂頭喪氣地發著牢騷時,山龜從它的雙肩書包中爬了出來(用小木偶表現,落地后“變成”人偶表演)。這里有他們一段有趣的對話。/坦克:哥們……/雷伢子:“坦克”,我的寶貝!/坦克:剛才好懸哪!要是出點事,我也完了!/雷伢子:這都是城里會冒煙、會放屁的車子給鬧的!/坦克:嘿,今天我要讓全城的汽車都記住,我們雷伢子和“坦克”可不是好惹的!只要咱們走在路上,不管什么車,都得讓道!/雷伢子:(笑)吹牛吧!人家聽你的!/坦克:不信,你看呀!(說著就往街心爬去)。/雷伢子:(膽怯地)“坦克”,“坦克”……在這段戲中,體現坦克的天真和無知,可笑又可嫌的個性。
我在表演山龜這段戲時,主要抓住“情義”和“吹牛”這兩點做戲。當雷伢子受到司機的白眼,好像受了“委屈”,山龜說“你要出了什么事,我也完了”,我扮演的山龜便主動和雷伢子依偎在一起,以體現他們哥們之間“情義”;當感覺到“哥們”雷伢子“丟了面子”,山龜便大吹牛皮:“有我在,怕什么,哼!我和雷伢子走在路上,什么車都得讓道”!說著它不顧一切爬向馬路中間……山龜違反交規的行為受到交警的嚴厲批評和耐心教育。山龜馬上乖乖地表示:“下次再也不敢了!”這樣,一個憨態可掬、動作夸張滑稽的童話人物山龜的藝術形象,立即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觀眾面前,贏得了小朋友的陣陣笑聲和掌聲。
2011年,為了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我們揚州市木偶研究所誠邀劇作家胡小元編劇和國家一級導演焦鋒導演木偶劇《一副門板》。該劇展現1911年10月10日凌晨,在武昌城南的一戶貧民人家門口,郭奶奶正為孫子昌伢子欲投新軍參加戰斗焦急煩心。這時一位新軍衛生員急匆匆趕到,欲商借郭奶奶家的門板做搶救傷員的擔架。為此祖孫倆發生了激烈的爭吵……戲就在“畫外音”:“1911年湖北新軍在同盟會的鼓動下,發起推翻清王朝腐朽統治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和炮聲隆隆,槍聲不斷的緊張氣氛中開始。
我操縱的木偶角色六十多歲的郭奶奶在槍炮聲暫停的間隙,急切出門一邊害怕四下張望,一邊口中念叨:“打起來了,打起來了,不知道要死多少人……這日子怎么過喲”,這些臺詞和動作表現了郭奶奶安分守己,膽小怕事的性格側面。其實通過導演闡述和我對角色分析,覺得郭奶奶性格還有善良、正義的人物性格基調。首先她對家里的獨苗昌伢子十分憐愛,當得知孫子要去投軍殺敵時,立即教訓孫子:“胡鬧!奶奶就你這么一個寶貝疙瘩,你要有個三長兩短,奶奶可怎么活!”說著說著就抹起了眼淚,又一把拉起孫子,祖孫倆緊緊依偎在一起……當新軍衛生員來商借門板做抬傷員擔架時,郭奶奶一口回絕:“槍炮子彈亂飛,窮人家靠的就是門板防禍擋災……再說門板借出去,被槍子兒打穿不吉利,不吉利呀!”倔犟的孫子昌伢子非要去卸門板時,郭奶奶立即斥責:“你敢!你敢做奶奶的主啦?我還指望它做我的棺材板呢!”正當祖孫倆互不相讓,爭吵進入“白熱化”之際,突然一顆炸彈落在不遠處,新兵衛生員立即撲向祖孫倆……祖孫倆安好無恙,但衛生員卻受了傷!這是本劇的一個轉折點。我操縱的木偶郭奶奶,以激動的心情表演了下面的戲:郭奶奶快速地走向衛生員,讓昌伢子給他包扎臂上傷口,郭奶奶面對自己的救命恩人,為他的舍己救人的行為所感動,她撫摸著新兵衛生員的傷臂,眼含熱淚,激動地說道“好人,好人哪……”立即以命令口吻對孫子昌伢子:“卸門板救傷員!”說著郭奶奶又主動上前幫忙卸門板給他們帶上,相互親切地告別……這些典型調度的運用,將一位在100年前社會大變革時期的富有正義感花甲老人的藝術形象凸現于演出舞臺,使觀眾為之動容。
戲諺云:“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在戲曲園地上,作為一名演員對自己所塑造的角色,要當好一名辛勤的勞動者,才能得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回報。無論是演人偶劇還是木偶劇,藝術創作實踐證明,在這一點上概莫例外。記得我在排人偶劇《“坦克”歷險記》時,正值炎夏季節,為了體驗角色,我堅持盡量穿著厚厚的“山龜服”,帶著“山龜帽”參與排練,排練場上往往一段戲下來汗水就會濕透“山龜服”,臉頰的汗水就像水珠子往下滾;在排練木偶劇《一副門板》時,我舉著幾斤重的木偶郭奶奶,堅持排練。由于長時間的排練,我的手臂腫了,吃飯連筷子都拿不住……“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劇團應邀參加湖北武漢市市委組織的“我們的小時候”演出進校園活動中,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里,超負荷的演出工作,使我的腰也受傷了,為了不影響演出,我每天都貼著4、5張止疼膏藥,強忍住疼痛堅持演出……就這樣我和同事們頂著七月流火的高溫,連續演出70場,有56000余名武漢中小學生、幼兒園小朋友觀看了演出,受到熱烈歡迎。
我表演的角色山龜、郭奶奶得到了廣大小觀眾的好評。《一副門板》《樂伢與垃圾精靈》等劇目,還參加了“2013年中國·江蘇首屆文化藝術節”演出活動,并榮獲藝術節劇目獎、編導獎,我也獲得了個人優秀表演獎。
“而今邁步從頭越”。藝無止境,在今后的藝術創作中我決心為塑造更多更好的木偶藝術形象而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