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
淺析服裝造型設計的創新原則
■許可
縱觀現代服裝設計,人們的需求不斷地變化,必須不斷推出有著時尚視覺形象的衣裝樣式,來適合人們的衣著審美及文化內涵的期望需求。設計師應善于從大千世界中獲取自然、真實的生活素材,運用聯想思維和形式美的法則,根據自己的審美理想需求,進行概括、提煉、歸納和組合,從中吸取創作營養,并巧妙融合到自己的服裝設計中,從而設計出優秀的、嶄新的服裝作品。
服裝,造型設計,創新
人性化是近年來設計界全面倡提的創作主題。它將超越我們過去對人與物關系的認識局限,具有更加全面和立體的思索內涵,沿著時間和空間軌跡向生理和心理感官方向發展,同時,通過虛擬現實、互聯網絡等多種數字化的形式而進行廣闊的延伸。人性化設計要求設計師用“心”來進行設計,使服裝具備調整消費者的處世心態,提高消費者的生活情趣,滿足消費者的心里享受,讓服裝從根本意義上成為人類的生活必需品。
綠色環保設計起源于設計師的一種道德良知感和社會責任心的回歸,體現了人們對于現代科學飛速發展所引起的對環境及生態破壞的一種深刻反思。綠色環保設計是以提倡節約自然資源和保護環境為主要宗旨的一項理念和方法,呼吁社會關愛我們的生活環境,并為我們的子孫后代創建一個可持續的美好家園。綠色設計的表現形式主要有三種風格:簡約主義、環保主義和自然主義。在創作和設計的手法上主要體現對一些新素材的開發和嘗試上。
服裝在人類漫長的形成歲月中,經歷了各個時期的發展及變化,服裝的造型表現也隨著人們各時期的審美情趣等因素的變化而發生著差異。服裝作為人們意識形態的物化體現,必定反映了時代的文化特征,承襲著傳統的審美習俗。例如從歐洲服裝的發展史中,我們清楚地看到,西方服裝自古以來便有突出性別、展現形體美的風格特征,這與我們東方文明中內斂、含蓄的著裝有著很大的區別和差異。
與建筑、文學、音樂、繪畫和雕塑一樣,服裝也是一種產生于特定文化條件下的藝術形式,它反映了創造它的社會的需要和靈感。近150多年的服飾中的時尚反映了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抽象主義等不同的藝術思潮形態。縱觀燦爛的服飾歷史,現代繪畫大師馬蒂斯、畢加索、蒙德里安、達利等人的繪畫意念與手法,都曾被許多服裝設計師淋漓盡致地表現在服裝設計之中。法國時裝王子伊夫·圣洛朗當年以荷蘭畫家梵高的《鳶尾花》作為創作素材的作品,以繪畫作為服飾圖案,加上廓形上極為簡樸現代的造型線,整個設計散發著濃郁的藝術韻味和豐厚的文化底蘊,至今都被世人推崇為世紀精品。
設計師通過對極具敏感的聽覺和視覺審美,把對現實世界豐富多彩的印象植入心靈,從而在平常人司空見慣的事物中發現美、感受美,并通過藝術的語言進行表達和抒發。因此只有那些對美具有敏銳的發現和感知能力的設計師,才能具備創作出優秀設計作品的基本條件。對于一名設計師而言:“想象就是最杰出的藝術創作能力。”但想象不能是憑空的,也不能是隔斷歷史的,想象必須依托于豐富的人生經歷,來源于藝術的深厚情感,并且植根于生活的濃厚興趣之中。
在服裝設計中的直覺對設計師而言起著積極的作用。接受外界資訊,用信息來催生設計直覺,從而形成心靈中的精神境界,是每個設計師創造作品的前提。由于每個人對外界信息領悟上的差異,導致心靈中的精神境界也就各具千秋,從而創作出的作品在意境上野就迥然不同。所以,設計師就要加強平日里藝術和文化的修養積淀,使自己的藝術品位和藝術境界努力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才能保證作品中情與景的完美交融,使服裝煥發出生命的意義,傳遞著設計師與欣賞者之間的情感交流。
時裝是極具流行性和時間性的一種特殊產品。它們時常會被淘汰更新,也會時常受到社會、科技和新藝術思潮的影響,從而更具個性與時代的特質感,形成別具一格的藝術風采。因此,意境獨特的設計不是設計師們閉門造車的奇思異想,而是應該一刻不停地追隨時代的潮流,或以突出現代藝術及科技的脫俗造型,或以標榜昔日輝煌的回歸形象等等諸如此類的方式,表現人們在新時代的情感,才能創作出與時俱進、得到世人認可的優秀作品。
在服裝設計中,以神求形、虛實相間的表現可以說是設計師最重要的一種表現方法了。服裝設計中的“神”是一種抽象的、虛幻的事物,它泛指將設計師的情感融入到服裝作品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神采和神韻;而“形”則是一種真實的、具象的事物,它泛指設計師創作出來的具體物象,即消費者服裝著裝的整體狀態。在構思設計服裝的過程中,設計師無論是對于具體的還是抽象的事物表現,都要根據服裝的主題情境和服用主體的需求,選擇吻合的造型、結構、色彩,去積極地進行塑造和表現,并且起著對消費者時尚追求的引導作用。
[1]許可.服裝造型設計.東華大學出版社.2010,12.
[2]劉曉剛,崔玉梅.基礎服裝設計.東華大學出版社. 2003.
[3]袁仄.服裝設計學.中國紡織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