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利勇
體育課堂應該是我們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的主要陣地,但在現實中我們也發現因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一些練習內容枯燥、單一重復而倍受學生反感。尤為一些素質差的同學,難有運動成功的體驗,普遍缺乏對綜合素質練習的興趣,久而久之也就影響綜合素質練習的效果,造成學生運動素質的下降。由此,筆者在發展學生綜合素質的練習中,嘗試使用團隊對抗游戲,實踐證明效果顯著。
1.耐力素質是學生體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塊重要內容,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耐久跑這種形式來開展,而這種長時間持續重復運動,會影響學生的練習興趣,很多學生消極對待,出工不盡力,學生間個體名次的比較難以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為此設計如下對抗游戲:
步驟一:先將學生進行隨機分四組,每組確定一名組長,控制好男女生比例。
步驟二:布置學生所需完成的跑動路線或距離,向學生介紹團隊對抗游戲的規則和注意的事項,要求全體學生努力拼搏,共創佳績。
步驟三:學生進行比賽練習,教師到終點判定每位同學到達終點的名次,最后小組長把本組同學最終的名次相加,以數字最少的團隊為第一名,依次確定2-4名。如果每組人數不等,可采用個體的平均名次來確定團隊名次。
步驟四:完成練習后由老師宣布團體名次,并進行小結評比。
如果再次進行相同練習可以以團隊進步名次的多少來確定團體名次,充分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拼搏的意志。
實踐觀察:在整個練習中無論學生原有基礎怎樣,都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完成耐久跑練習,這種團隊捆綁式的對抗游戲能讓好的同學盡己所能取得最好的名次,讓素質較差的同學能為了團隊成績而不甘落后,練習中同組同學間的加油、鼓勵氣氛熱烈,完成練習的同學會不顧自己的疲憊為還在跑的同學加油助威。這種同伴間的互相激勵的練習氛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精神斗志,促進學生耐力潛能的激發。
2.從近幾年國家體質標準測試情況來看,學生上肢力量普遍較弱,特別是今年開始的引體向上測試結果更能看出這個問題,很多高中學生都在10分起評標準的以下。再加上項目本身的特點,所以需要教師仔細考慮練習的組織形式,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利用團隊捆綁對抗游戲的形式可起到良好的效果。
步驟一:首先教師對全體學生進行隨機的同質分組,確定組長,組長安排好組內同學的對抗順序。
步驟二:教師講解團隊對抗規則,特別是引體向上的到位標準,如果人數相等可用總次數決出小組名次,如果人數不等可采用人均次數來決出。
步驟三:相互交換學生裁判,學生認真點出各組完成的引體向上個數。
步驟四:老師根據規則評出優秀團隊,給與表彰,對落后團隊提出要求。
如果再次練習可使用學生提高的個數來決出名次,也可提出團隊合作提高相應的個數目標來進行對抗比賽。
實踐觀察:利用團隊進行的引體向上對抗游戲能很好地激發學生練習興趣和拼搏意志,同伴間的加油鼓勵更能讓差的同學實現零的突破,讓好的同學為了團隊的勝利拼盡全力,在課余時間也會看到團隊內的學生為了下次對抗勝利而自覺進行自主練習,形成很好的幫帶氛圍,成績得到提高,相關身體素質得到加強。
3.在下肢力量的素質練習中,采用了 “坐椅子”的團隊對抗游戲。方法是讓一組隊員圍成一個圓,學生近距離站立,然后統一口令讓學生坐在后面同學的大腿上,同時自己的大腿也當前面同學的椅子,全體同學都坐穩后讓學生側舉雙臂,看哪組的同學堅持坐穩的時間最長。在練習中我們發現學生練習興趣極高,團隊拼搏意志得以充分體現,有些團隊還以集體唱軍歌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頑強意志,場面和結果都超過老師課前的預設。
綜合素質練習需要考驗學生難受性,潛能的激發需要學生不斷挑戰自身極限,如何讓學生在素質練習中獲得一種輕松和滿足感,從而使素質練習不至于由于喪失樂趣而脫變成一種對學生的強制壓迫呢?這是我們在設計中需要重點思考的一個問題。以上所述的由綜合素質練習而改編的團隊對抗游戲,能很好地解決學生因個體差異、內容單一枯燥而產生的興趣匱乏與精神不振等現象,能很好地使學生在練習中進行傳、幫、帶,以達共同提高的目標。同時也能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增強學生自信心和抗挫能力,滿足學生情緒和情感上的需求,獲得運動的快感和心理的滿足,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從實踐需求出發,為求更佳的效果,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注意:
1.常用的綜合素質練習只要我們從時間、次數、距離等因素去加以考慮并制定相應的對抗規則都能以團隊對抗游戲的形式進行,如:各種跳躍方法的迎面接力賽、達標積分賽,仰臥起坐等時計次賽,坐位體前屈遠度團體賽等等。
2.需要教師在設計時充分考慮到相關的練習部位,注意綜合素質提升的整體性在課堂教學中穿插運用,并注意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避免因對抗的劇烈而造成運動損傷。
3.注意分組的靈活性與隨機性,在男女比例均衡的基礎上男女混組也會取得很好的效果,在人數不均等的情況下可以采用人均成績來決定名次。
4.在團隊對抗中我們既要比基礎,更要重視比提高,所以同類游戲可在以后的課次中反復進行,利用不同的比賽規則、評價標準層層推進,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原有基礎上的漸進提高。
[1]劉玉靜,高艷.合作學習教學策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孟剛,趙宗躍,于振峰.體育游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陶宇平,鼓福棟.學校拓展訓練[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8.
[4]咼華鋒,郭敏剛,童周.中小學體育教學游戲化價值探討[J].哈爾濱體育學院學報,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