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艷平 來海雷 大慶油田設計院
對于新建埋地熱油管道,管道周圍土壤溫度場為自然溫度場,溫度一般比較低。高黏易凝原油如果直接投入冷管中,由于沿線溫降太快,會導致沿程摩阻急劇升高而被迫停輸,甚至導致凝管的嚴重事故。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在實際生產中,對于絕大多數長輸埋地熱油管道啟動通常都采取一定的措施[1]。
目前,熱油管道的啟動方法主要有三種,即冷管直接啟動、預熱啟動和加稀釋劑或降凝劑啟動[2]。對于大多數輸送易凝高黏原油的長距離管道,常采用熱水預熱的啟動方式,即在投油前先輸送一定量的熱水,建立一定的溫度場,使投油后的終點油溫高于原油的凝固點3~5℃。
使用GL公司的Stoner Pipeline Simulation(以下簡稱SPS)軟件對某管道的預熱投產過程進行模擬,計算出不同時刻下的水力和熱力情況。
某原油管道全長86 km,輸油站場外輸主要設備配置見表1。

表1 輸油站場外輸主要設備配置
該管道設計輸量80×104t/a,設計壓力6.1MPa,設計管徑?219.1mm×5.6mm,管線終點壓力要求≥0.3MPa。原油出站溫度≤70℃,原油進末站溫度≥31℃。原油凝固點26℃,密度832.5kg/m3。全線設有首站、末站及中間熱泵站1座。
本工程管道沿線最大凍土深度為3.89m,管頂埋深2.0m。試運投產時管道埋深處地溫為8℃。
加熱輸送原油管道的傳統投產方式為:在原油進入管道前,用熱水進行預熱,使管道末點溫度達到原油凝固點溫度以上,并在管道周圍建立一定的溫度場后,原油才允許進入管道,這樣可保證原油到達下一站的溫度高于凝點溫度。但是這種方式用水量很大,而且長時間加熱大量的水會消耗很多的能源,也增加了排放的污水量,不僅有悖于節能環保的理念,而且增大了投產的成本[3-4]。采用熱水預熱管道的“準冷投”方式為:用一段熱水填充空管道,再用原油推動熱水前進。利用SPS軟件,對投產過程的水力和熱力情況進行分析,最后確定投產時用大約9 km熱水段預熱管道,可使原油進站溫度達到30℃以上。
2.2.1 管道投產步驟
(1)首站準備大約306m3的水。
(2)利用首站加熱爐將3 km(即102m3)管段的水加熱至50℃,投入管道中,輸量為40m3/h。
(3)接著將102m3的水加熱至60℃,投入管道中,輸量為40m3/h。
(4)繼續將102m3的水加熱至70℃,投入管道中,輸量為40m3/h。
(5)依次將三段水輸入管道中后,再將原油投入管道中,原油出站溫度為70℃,輸量為74m3/h。
(6) 水頭達到中間加熱站時,開啟中間加熱站的加熱爐,分別將三段熱水和原油加熱至50、60、70、70℃后繼續外輸至末站。
2.2.2 應用SPS軟件模擬投產過程
運用SPS軟件模擬計算了管道預熱投產時沿線各處水頭壓力、原油的密度及溫度。從水力計算及熱力計算模擬圖中可以看出:在兩個站之間,原油溫度不斷下降,密度不斷降低,原油的最低溫度保持在30℃以上,滿足熱力要求;從壓力曲線可以看出,首站的泵為預熱投產提供了能量,滿足水力要求。
通過運用SPS軟件對管道投產過程模擬可知:
(1)由于SPS軟件采用數值模擬技術,可以實時模擬復雜輸送管道的實時工況,可以解決管道投產中復雜的工藝計算,從而選擇最佳工藝方案。
(2)在整個預熱投產過程中,雖然水頭的溫度存在低于原油凝固點的情況,但油頭溫度始終大于凝固點溫度,可保證管道安全運行。
(3)某管道預熱用水量為306m3,比傳統的預熱方式節約了大量水源及含油污水處理的成本。
[1]陳國群,馬克鋒,丁芝來,等.熱油管道啟輸投產熱力計算[J].油氣儲運,2005,24(7):13-16.
[2]楊筱蘅,張國忠.輸油管道設計與管理[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6.
[3]藏建兵,石宇,王岳.熱油管道預熱過程土壤溫度場數值計算[J].中國科技信息,2005(22):99.
[4]梁江,于穎.原油外輸管道投產方案研究[R].第二界數字管道信息化(管理)建設論壇暨油氣集輸與儲運技術研討會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