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國良
復合型人才的培養,一直以來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點。以高職院校為例,介紹了價值工程的理論背景和國內外高校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情況,分析了基于價值工程理論的房地產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與實踐,指出了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具體的改進措施和建議。
高職院校復合型人才房地產價值工程
一、價值工程與復合型人才
價值工程最早是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由麥爾斯提出,大半個世紀以來,價值工程作為一種十分有效的管理技術,在國內外獲得了公認。我國引進價值工程30多年來也取得了巨大成績。作為市場經濟中新的管理方法,價值工程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各國各行業的各項管理活動,并且引起了企業管理界的日益重視。價值工程原理在人才培養中的運用,核心問題是對人才功能的研究。基本思路是:首先,確定某些專業所需的技能和知識,然后,對有關人才培養進行功能測評,通過功能測評結果,可以確定不同類型的學生培養的方向。
所謂復合型人才是指具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學科、專業知識和技能,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的高素質人才。復合型人才在我國大有用武之地,是我國適應經濟全球化、人才國際化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張、社會分工和職業變遷的加快,對狹窄口徑的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大為減少。社會的發展越來越需要一大批復合型人才。正是由于社會對這類人才的強烈需求,高等職業院校應將應用型“復合型人才”作為人才培養的目標之一。同時,培養復合型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必然。人類已由傳統的工業社會向信息社會轉變,千變萬化是信息社會的基本特征。這就要求培養出的人才必須具有很強的應變能力。寬厚的理論基礎、合理的知識結構和高度的信息素養是形成應變能力的基礎。
從世界范圍看,一些國際著名的大學,如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等近年來都投入巨資成立了跨越生物學、物理學、化學等多個學科的交叉科學研究所或研究中心,集中物理學家、化學家和生物學家等不同學科專家的智慧。以促進學科的交叉和滲透,從而培養出大批跨學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如德國布倫瑞克工業大學的“物理和技術計量學”研究生院,其教授就分別來自物理、代數、幾何、數論等數學領域以及信息科學和電子學等學科。在國內,以北京大學為首的高校迎接挑戰,成立了橫貫生物醫學、自然科學、應用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生物醫學跨學科研究中心”,并于2001年開展生物醫學工程跨學科研究生培養;西安交通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的成立,也標志著交叉學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實質性開展;天津大學最近新開設的“求實科技論壇”,也是跨學科、跨專業、跨學院性質的交流平臺,從而帶動了多學科背景人才的相互溝通;中國科學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在物理、生物、化學交叉學科領域培養研究生方面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另外,國內很多院校雖然沒有成立正式的跨學科、跨專業培養研究生的學員或者中心,但是這種培養復合型人才的方式卻一直在進行。
二、高職院校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問題
高職院校,是高等教育職業院校的簡稱,是高等學校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世界范圍看,高等職業教育是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出現的一種新型高等教育,是和傳統普通高等教育有著不同質的另一種類型的高等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面向基層、面向生產、面向服務和管理第一線職業崗位的實用型、技術型和技能型專門人才為目的高等教育,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高等階段。到2008年底,中國大陸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超過1200所,占全國高校總數70%左右,高職在校生超過1300萬,占全國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高等職業教育的大發展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過程中居功甚偉。相對于普通高等教育培養學術型人才而言,高等職業教育偏重于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目前教育部正在探討將600多所普通高校逐步轉向高職院校的可行性。
但是,比較國內外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現狀,可以發現我國高職院校在這方面出現的問題,具體有以下幾點:
1.學科交叉意識薄弱,思想不夠解放。很多老師只注重關注自己研究的領域,“兩耳不聞窗外事”,很少和別的領域有交集,導致了學生也是如此。
2.教學研究方向和課程設置不規范。目前,跨學科跨專業學生的研究方向、課程設置以及課程內容選擇,因校而異,教學研究方向和課程設置不規范。
3.具有跨學科特色的研究方法尚未形成。跨學科跨專業的復合型人才培養教育目前正在進行嘗試,還沒有形成具有自身學科特色的研究方法。
4.具有中國特色的跨學科、跨專業復合型人才教育體系還未形成。
5.師資隊伍狀況不夠理想。一般來講,導師很熟悉本學科研究領域的知識,而對于跨學科。跨專業而言,往往不是很理想的。由此帶來了一系列教學、科研方面不相吻合的問題。
因此,加強跨學科、跨專業培養人才的體制改革與途徑方面的研究,對于提高我國高校的整體綜合實力,縮短與國內外高校的差距,培養高素質高技能復合式創新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
近幾年房地產市場上消費者需求分化程度日益加深,市場區分日益明顯,迫使房地產企業加大對市場環境、消費需求演變及營銷策略的研究力度。企業經營戰略由粗放型向精耕型轉化,由低成本戰略過渡到執行區域差異化戰略。在此內在驅動下,企業對房地產人才的需求規格發生變化,房地產人才需求呈現越來越高精尖化復合型的趨勢。而在“寬口徑、厚基礎、高素質”的新教育理念下,當前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基本思路是拓寬專業口徑,加強素質教育,以解決畢業生專業適應面窄的問題。高職院校要按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要求,為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急需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服務。
人才不是一般的物質產品。在人才培養上引入價值工程。價值工程原理在人才培養中的運用,核心問題是對人才功能的研究。大致做法是:首先,確定某一專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然后,對有關學生進行功能測評,通過測評,可以確定學生合適的專業選擇。具體可以參照以下步驟和方法進行:第一步,確定某一專業崗位所需的功能。由于專業類別不同,其所需功能也會不盡相同。所以要求我們對某個專業崗位所培養的人才的功能(F)展開分析,并進行比較確切的描述。在此基礎上將該功能分解為若干具體的要素才能功能(F1,F2,…,Fn)。第二步,確定諸專業知識功能在總功能中所占的權重。根據各要素才能功能在總功能評價中的重要程度,進行權重分配。各項目權重值(P1,P2,…,Pn)之和為1。第三步,對有關學生進行功能測定和評分。根據各要素功能項目所評的得分值,加權平均計算各項目的分值。則功能總分值(F)的計算公式為:F=∑Fi·Pi (i=1,2,…,n) (3式中:Fi表示第i項目分值;Pi表示第i項目權數;表示分解后的具體知識功能的項目數。第四步,依據得分,進行價值分析。根據上述公式(2),計算其量化后具體的價值,并依據此值的大小做出分析判斷。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在學生招生入校后給他們自主選擇專業的自由,在房地產、建筑工程、物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通過價值工程測評,讓適合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的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學生在關聯專業上實行學分互認,修滿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
高職院校房地產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必須要以此為基礎:一是構建房地產、建筑工程、物業管理、市場營銷專業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體系和模式;二是要加強房地產、建筑工程、物業管理、市場營銷專業的復合型課程的開發和建設;三是要強化復合型人才培養的實習基地的建立和復合型師資隊伍的培養和建設。
四、結論
高職院校是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房地產專業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是市場為主導貼近市場需求,要培養出“德業并進、學思并舉、腦手并用”的復合式創新型高素質高技能人才需要多方面因素的融合,需要適應市場變化不斷摸索和改進方法,以下幾點尤為重要:
1.學生的招生與培養。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必須在學生招生入校后給他們自主選擇專業的自由,在房地產、建筑工程、物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通過價值工程測評,讓適合的學生自由選擇適合的專業。在人才培養上學生在關聯專業上實行學分互認,修滿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
2.復合型課程的開發。針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課程,必須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專業的老師聯合研究制定,相互取長補短,使課程更具特色,更能適應學生多學科的學習,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技能。
3.實習基地建設。針對房地產、建筑工程、物業管理、市場營銷課程的要求,我們要改革傳統的單一的以專業實習模式,開展分散工作型不同行業背景的企業實習模式的實踐,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實習基地的建設工作。在實習期間,將學生分成多個實習小組,每組8人左右,分散到深圳市與學校合作關系密切的房地產、物業管理和市場營銷行業背景的公司,讓學生在實際生產環境中頂班頂崗地進行實習
4.師資隊伍建設。要培養出復合型的學生,就必須有多學科交叉復合的培養軟環境,其中最重要的是應該有復合型的教師。我們首先從幾個專業組織部分教師,如房地產專業教師和建筑工程、物業管理、市場營銷等專業的教師或企業指導老師,通過不定期的交流研討、理論和實踐學習來提高專業方面的知識。擔任該班級主干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通過進修、調研、下企業等方式,進一步完成知識的復合與更新。
參考文獻:
[1]肖平,蒲偉芬.人才選用中的價值工程應用初探[J].價值工程,2003,(2).
[2]何群.房地產人才應具備五種素質[N].房地產時報,2004-05-24.
[3]鄧峰.基于產學研一體化的高校復合型人才培養影響因素研究[J].科技創業,2011,(2).
[4]詹朝曦,張云波,陳國柱.當前房地產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9).
[5]祝招玲,馬云馳,劉彥亮.高校復合型服務外包人才培養途徑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1,(2).
[6]吳笑寒.復合型人才的培養.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