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西軍
體育作為一門強身健體的科目,讓學生能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是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如果非要用成績來衡量學生,考核老師,那就真的讓體育教學 “變味”了,變成了人見人煩的“應試課堂”,就算是這樣,因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有些學生的身體素質天生就差,不管怎么努力,他的提高幅度也不可能獲得滿分,如果抽到身體素質差的學生測試,再用學生的成績來考核老師,你說老師能沒有情緒?對體育老師的評價合理嗎?更有甚者有的依據運動會成績來評判教師的成績,以點概面,嚴重地打擊了體育教師的積極性,針對這些情況,我想從以下幾點談談自己的想法:
一、利用上傳《學生體質健康網》的成績對低年級的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成績考核
在開學伊始,學校教導處安排有關人員完善新入校學生的體質檔案,檔案內容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心率檢測圖、體能測試成績、技能水平、學習態度、情意表現合作等方面進行測試摸底。測試內容包括:1000米(男)800米(女)、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坐位體前屈、立定跳遠、實心球、籃球運球(男生)、排球墊球(女生)。學期末教導處安排考核數據,再次采集信息,上報學生體質健康網。這樣雖然避免了隨機抽測造成一些教學成績好的體育教師遭遇滑鐵盧,但不能客觀、公正地反映出體育教師的真實教學成績。考核不能只靠一把尺子、一塊表來進行,一刀切。應該用學生的提高程度來評價學生,從而對學生起到鼓勵作用,然后對測試結果與學期初的學生素質測試進行比對,正確地考核出這個班級教師的教學成績。
二、利用中考體育成績對畢業年級的體育教師進行教學成績考核
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很多時候體現的較為寬泛,很難量化,但是體育中考卻能為之進行公平公正的進行考核,因為不適宜參加考試的學生可以申請免考,其余的學生都要參加測試,測試的過程是公平公正公開的,與平時還不一樣的是這次的成績是學生自己盡力去拼搏完成的,就算學生因為特殊情況,還可以申請補考,所以這樣的考核是平等的、公正的,這樣的考評結果能反映出平時體育教師工作的態度,努力工作的成績優、應付了事的成績差,學生體育成績的好壞直接反映出體育教師的教學質量,這種形式的考核,能促使體育教師安心體育課教學,踏踏實實地為提高學生體育成績而努力,學生將是最直接的受益者。
三、利用民主(學生)評議對中年級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進行考核
由于領導工作千頭萬緒,無法深入課堂逐一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且通常側重于考察教師的教學基本功,有時還會出現道聽途說、主觀臆斷的現象,無法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給出公平全面的評價。由此可見,領導評價能否對體育教師教學成績作出明確的評價,同領導者本身的素質、評價水平、公正的程度具有極大的關系。同行間的評價是一項專業性非常強的工作,尤其涉及對教師學科水平、教學技能等方面的評價時,通常需要借助同行評價,才能保證教師評價具有一定的效度。但是,由于同行評價不能跟蹤教學的全過程,很難對教師的教學效果給出客觀全面的評價。況且,同行抬頭不見低頭見,有時情感和面子的因素也直接影響著考核結果的可靠性。學生評價是指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教師的一言一行完全置于學生的視野之內。學生對教師有最全面的接觸和最深切的了解,對教師的教學效果感受也最深刻,完全可以對其教學行為給予準確客觀的評價。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只有學生才真正知道教師的教學是否使他們提高了所學運動技能的水平及其運用能力,是否使他們真正獲益。因此,學生最有權利和資格對教師的教學進行評價。再者,參與評價的學生至少有幾十人,從評價誤差來看,學生評價比領導評價和同行評價的誤差出現率要低得多。因此,學生可以作為評價體育教師工作好壞的主體。
綜上所述,體育教師的教學成績是不可能用全部的、清晰的量化指標去考核,也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評價方案。對于評價方案有人贊成,有人反對,都屬于正常現象,這是多元化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完善教師評價機制,使評價機制真正成為教師工作熱情的內在驅動力,這是每一名教師都需要認真思索并為之共同努力的事。
(山東省日照市嵐山區巨峰鎮第一初級中學 2768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