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紅++王會鋒
摘要:
城市居民小區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規劃、建設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出城市發展狀況和城市品位。住宅小區規劃設計最終是為人提供一個良好的環境,使人能更好的實現他們的各種個人與社會活動。因此,適應與滿足人的需求是住宅區規劃的設計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小區規劃;住宅建設;規劃設計
一、居民住宅小區現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內容的不斷豐富,“兵營式”居住小區已不能滿足人們休憩、生活和學習的居住要求。條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住宅小區內部空間缺少變化,外部輪廓缺乏韻味,對空間未能合理營造。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上卻淡化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和鄰里交往等較高標準的因素。將居住空間環境的設計只局限于能用、經濟等簡單的使用水準上。居住在單元住宅樓內的人心中無不有一種由于缺乏鄰里間人際交往,感情世界難以溝通的遺憾和無奈。
二、小區內生態建設與規劃
由于在小區建設中,要求必須留有一定的綠地面積。同時,開發商為了吸引居民購買,也常常把綠地面積的大小作為一個衡量的標準。片面地追求綠地面積,大種草皮。事實上,綠色生態環境是一個整體,生態之所以平衡就在于物種的多樣性。如果物種過于單一,最終就是導致物種的滅亡。小區生態環境,作為小區內最重要的環境考察條件,應該從考慮生態多樣性出發,多種物種共生種植,草皮、花木、灌木、喬木應該做到品種多樣、錯落有致,使整個小區一年四季都能鳥語花香、綠樹成蔭。
許多房地產開發商在開發的過程中,為了節省資金,在公用設施方面大打折扣,能少建的盡量少建、能不建的盡量不建,使致小區內的公用設施不完善。尤其是少數居民的特殊要求更加不能滿足,例如:無障礙設施、特殊健身器械等。這導致了居民生活上的不便,更違背了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
綠地及其它公用設施維護不到位,這主要與資金投入以及后期的管理有關。開發商在建設過程中,利益放在第一位,當然這也無可厚非。起初為了吸引購買,在宣傳過程中夸大宣傳,同時在前期投入會比較認真,但是,在居民購買了房子之后,開發商對后期的維護就存在敷衍了事的態度。
規劃設想完善建筑群空間布局藝術性、避免單一呆板兵營式的組群布局,體現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融洽,可持續發展三大原則。建筑形式和空間規劃應具有親切宜人的尺度和風格,居住社區環境設計應體現對使用者的關懷。要滿足不同年齡層次的活動需要,為其提 供相應社區服務設施,在滿足生理需求的同時注重居民的精神生活,通過對物質形態精心規劃設計以及對住戶組織活動特性的研究創造更多積極空間,促進住戶之間的相互交往,提高其鄰里關系的和睦性。
為了豐富居住小區空間的外部輪廊,力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應將高、中、低層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營造,不只局限于單一層數和型式的住宅。從布置手法上,為豐富居住小區的外部輪廊,高層住宅布置在小區中央部位,低層住宅布置在邊部位。這樣可避免形成封閉的空間或形成與外部空間隔絕的局面,能夠和周圍形成統一的整體。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對住宅組團中的條型住宅,采用行列式布置為主,分散布置點式住宅為輔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組團之間由綠地、低層公共建筑隔開,使居住小區成為建筑高低錯落,綠地相連,道路便捷的既統一又有變化的整體。在規劃中密切結合綠化布置,住宅組團綠地根據配置的花草樹木相互區別,各具特色,使居民從室內及外部都能看到綠地,提高居住環境質量。
三、多元需求的現實性
現我國許多大小型城市在居住小區的建設中大量采用了整體式住宅組團的規劃布局方式,這種規劃布置的特點是對空間給予了充分 的重視,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設計原則,縮短了公共建筑與住宅的距離,方便了居民;居住空間得到更充分的利用,群體景觀比較完整,給住戶有安靜、安全、方便之感;住宅組團內外用綠化來聯系,既有小范圍的外部空間,又有區域性的大范圍公共空間。居民圍繞公共空間活動游憩、打牌下棋、玩球和談家論政,都有一個可供人們合適的位置。整體式住宅組團的建筑造型并不是要求五花八門,其中一個組團可以采用一種單體形式也可采用幾種形式,關鍵在于根據地形在整體布局和環境布置中著意營造,可以前后錯迭、高低錯落、因地借勢、就其自然,其布置靈活多樣。這種居住小區空間環境豐富,通風、視野、朝向均較好,而且還有一個可用來著意刻化的大空間,有利于對其配景予以創造。
家庭結構的多元化、小型化、人口老齡化、住宅商品化、住區智能化、及私人汽車進入家庭的轉變勢必給小區規劃中住宅商品類型提出更多的要求。突出生態質量,提高文化品位。低容積率,高綠化率;設置大面積綠地(生態性),分散組團綠地(可達性):應當關心綠地率,并非綠化率。
從”以人為本”出發,建筑與環境并重,現實與適當超前結合。一般應做到二三十年不落后,需要時可再改造、提高。住宅的套型和內部功能應從改革開放前經濟水平較低時期主要解決”有房可住”的生存功能問題,向今后的實用型尤其是舒適型發展,發揮住宅及住區的發展功能、陶冶功能和享受功能。
交通道路應合理分流,減少對居住的影響。通過合理規劃,把住宅區內的人車流線實現合理分開,并且滿足消防、救護需要,盡量減少對住戶的干擾,以營造寧靜舒適的生活為原則進行布置,以達到通達性、安全性、方便性、一體、多層次性的要求。
四、結語
總之,要建設富有特點和具有新穎的居住空間環境的居住小區是完全可能的,只要我們每個設計者在規劃設計上搞創作,不拘泥于教條,不難出現具有特色的與周圍環境協調適合人們居住心理的居住小區,盡可能地給人們提供舒適、安靜和新穎優美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何政.關于城市住宅小區規劃設計的思考[J].中州建設,2003,(11)
[2]亢斌.城市住宅小區規劃[J].企業導報,2009,(11)
【作者單位:鄭州綠都地產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