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宇靜等
【摘要】目的通過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干預,觀察其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為臨床治療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供幫助。
方法將上海某社區2011年1月~2012年3月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52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藥物及胰島素治療,干預組在常規治療方法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社區干預治療,包括健康教育、運動指導、飲食、心理和定期遵醫行為及病情監測等。12個月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多項指標的差異。
結果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干預組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也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
結論 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社區干預治療,可有效鍛煉患者的自控能力,改善生活質量,減少并發癥,提高治療效果,值得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社區干預;糖尿?。焕夏耆耍蛔晕夜芾?/p>
中圖分類號:R544.1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4.05.028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 on selfmanagement ability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so as to provide help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atients' quality of life.
Methods104 cases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in a community of Shanghai from January,2011 to March,2011,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52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took conventional drugs and got insulin treatment,based on which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added with targeted community intervention including health education,exercise guidance,diet,mentality,compliance behavior and regular monitoring,etc.12 months later,difference in multiple indexes of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as observed.
Results After the community intervention,fasting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glucose of the 2nd h after dinner of both groups obviously decreased,but tha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decreased more significantly(P<0001).Glycosylated hemoglobin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fter intervention,but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decrease obviously,s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01).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reasonable diet,medication on time,adherence to exercise and blood sugar selfmonitoring,so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or 0.01).
ConclusionCommunity intervention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 effectively train their self-control abilit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enhance treatment effect. Thus,it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community intervention; diabetes; the elderly;selfmanagement
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復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據相關統計顯示,65歲以上人群的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損(IGT)的患病率為10%~20%,且并發癥及致死致殘率呈逐年增加態勢[1]。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其高血糖的代謝特征容易導致各組織器官,特別是眼、腎、心血管及神經的慢性損害和功能障礙[2]。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一般在家庭或社區進行,但常因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導致血糖控制不理想,嚴重影響了康復效果。為此,本研究通過對我社區2011年1月~2012年3月5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為期1年的社區干預治療,以觀察分析社區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的病例均來自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計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WHO關于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52例,男45例,女7例,平均年齡(69.5±2.4)歲,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4.7年;對照組52例,男42例,女10例,平均年齡(70.4±18)歲,病程1~9年,平均4.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二甲雙胍類藥物與胰島素治療,并定時監測血糖變化。口服用藥為一次2片,一日2次,餐后服用;胰島素治療采用胰島素30R治療方案,即早餐前劑量為總劑量的2/3,晚餐前為總劑量的1/3,每次2個單位調整劑量,胰島素筆(每日2次)皮下注射。血糖監測為每日2次,分別在早餐后與晚餐前進行。干預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社區干預,包括健康教育、運動、飲食、心理指導等干預治療。(1)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區中組織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并發放宣傳手冊等。(2)運動指導: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設計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并定期組織社區活動,以增加患者的有氧運動。(3)飲食指導:結合患者體重、血糖情況制定飲食計劃,控制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指導患者定時、定量進食。(4)心理指導:社區活動中增加心理疏導,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焦慮、抑郁、消極等心理,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社區干預治療中醫護人員應跟蹤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若出現嗜睡、惡心、嘔吐、蛋白尿、四肢麻木、水腫等情況,應及時對癥治療,消除和預防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社區干預12個月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相關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正態分布、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糖指標干預前后比較
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干預組在血糖控制方面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經社區干預12個月后,干預組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作為當今世界上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其病程冗長且并發癥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特別是老年人,身體機能差,活動少,更易引起血糖控制不佳。因此老年患者如何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就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4]。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干預治療措施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糖尿病的治療與康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而大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常以家庭社區治療為主,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其自控能力等方面較薄弱,這就容易引起血糖控制不理想,并發癥增多,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相關研究[6]表明,我國的社區醫療已趨于成熟,這就要求廣大醫務工作者充分利用社區醫療的優勢,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患者的干預護理主要包括:對社區內的老年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緩解存在負性情緒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逐漸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從而使其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達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的目的。本研究通過社區干預的措施,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遵醫行為。其中健康教育使患者生活習慣得到改進;運動指導使患者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促進了新陳代謝,增強了免疫力;飲食指導使患者的積極主動性變強,對血糖控制起了關鍵作用;心理輔導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愉悅心情,對于康復治療具有積極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且干預組患者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社區干預治療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控制好血糖,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通過社區干預的方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不僅讓患者的血糖控制更為穩定,且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可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因此,社區干預能夠有效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認識疾病,提高自控能力,消除抑郁,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志忠,王亞平,劉麗君,等.170例糖尿病社區干預的經驗與效果[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0,11(11):11361137,1146.
[2] 劉玉紅,崔明,宋慧中.社區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效果評價[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17 (8):611612.
[3] 馬海燕,許亮文,高斌.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10,30(2):112116.
[4] 黃芳蘭. 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右江醫學,2014,42(2):256257.
[5] 蘇英娟,黃淑嬌,葉煥珠.社區干預對糖尿病影響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3):198199.
[6] 沈妲.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7576.
[7] Janocha A,Bolanowski M,Pilecki W,et al.Cognitive disorder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cognized depression[J].Neuro Endocrinol Lett,2010,31(3):399405.
[8] 蒙連新.創建優質護理服務提高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J].右江醫學,2013,41(5):783784.
(收稿日期:2014-06-26修回日期:2014-10-13)
(編輯:潘明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的病例均來自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計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WHO關于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52例,男45例,女7例,平均年齡(69.5±2.4)歲,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4.7年;對照組52例,男42例,女10例,平均年齡(70.4±18)歲,病程1~9年,平均4.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二甲雙胍類藥物與胰島素治療,并定時監測血糖變化??诜盟帪橐淮?片,一日2次,餐后服用;胰島素治療采用胰島素30R治療方案,即早餐前劑量為總劑量的2/3,晚餐前為總劑量的1/3,每次2個單位調整劑量,胰島素筆(每日2次)皮下注射。血糖監測為每日2次,分別在早餐后與晚餐前進行。干預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社區干預,包括健康教育、運動、飲食、心理指導等干預治療。(1)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區中組織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并發放宣傳手冊等。(2)運動指導: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設計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并定期組織社區活動,以增加患者的有氧運動。(3)飲食指導:結合患者體重、血糖情況制定飲食計劃,控制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指導患者定時、定量進食。(4)心理指導:社區活動中增加心理疏導,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焦慮、抑郁、消極等心理,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社區干預治療中醫護人員應跟蹤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若出現嗜睡、惡心、嘔吐、蛋白尿、四肢麻木、水腫等情況,應及時對癥治療,消除和預防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社區干預12個月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相關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正態分布、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糖指標干預前后比較
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干預組在血糖控制方面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經社區干預12個月后,干預組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作為當今世界上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其病程冗長且并發癥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特別是老年人,身體機能差,活動少,更易引起血糖控制不佳。因此老年患者如何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就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4]。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干預治療措施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糖尿病的治療與康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而大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常以家庭社區治療為主,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其自控能力等方面較薄弱,這就容易引起血糖控制不理想,并發癥增多,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相關研究[6]表明,我國的社區醫療已趨于成熟,這就要求廣大醫務工作者充分利用社區醫療的優勢,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患者的干預護理主要包括:對社區內的老年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緩解存在負性情緒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逐漸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從而使其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達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的目的。本研究通過社區干預的措施,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遵醫行為。其中健康教育使患者生活習慣得到改進;運動指導使患者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促進了新陳代謝,增強了免疫力;飲食指導使患者的積極主動性變強,對血糖控制起了關鍵作用;心理輔導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愉悅心情,對于康復治療具有積極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且干預組患者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社區干預治療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控制好血糖,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通過社區干預的方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不僅讓患者的血糖控制更為穩定,且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可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因此,社區干預能夠有效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認識疾病,提高自控能力,消除抑郁,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志忠,王亞平,劉麗君,等.170例糖尿病社區干預的經驗與效果[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0,11(11):11361137,1146.
[2] 劉玉紅,崔明,宋慧中.社區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效果評價[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17 (8):611612.
[3] 馬海燕,許亮文,高斌.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10,30(2):112116.
[4] 黃芳蘭. 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右江醫學,2014,42(2):256257.
[5] 蘇英娟,黃淑嬌,葉煥珠.社區干預對糖尿病影響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3):198199.
[6] 沈妲.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7576.
[7] Janocha A,Bolanowski M,Pilecki W,et al.Cognitive disorder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cognized depression[J].Neuro Endocrinol Lett,2010,31(3):399405.
[8] 蒙連新.創建優質護理服務提高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J].右江醫學,2013,41(5):783784.
(收稿日期:2014-06-26修回日期:2014-10-13)
(編輯:潘明志)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的病例均來自本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統計的10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WHO關于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確診。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干預組52例,男45例,女7例,平均年齡(69.5±2.4)歲,糖尿病病程1~10年,平均4.7年;對照組52例,男42例,女10例,平均年齡(70.4±18)歲,病程1~9年,平均4.5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二甲雙胍類藥物與胰島素治療,并定時監測血糖變化??诜盟帪橐淮?片,一日2次,餐后服用;胰島素治療采用胰島素30R治療方案,即早餐前劑量為總劑量的2/3,晚餐前為總劑量的1/3,每次2個單位調整劑量,胰島素筆(每日2次)皮下注射。血糖監測為每日2次,分別在早餐后與晚餐前進行。干預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進行針對性社區干預,包括健康教育、運動、飲食、心理指導等干預治療。(1)健康教育:定期在社區中組織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講座,并發放宣傳手冊等。(2)運動指導:根據患者身體狀況設計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并定期組織社區活動,以增加患者的有氧運動。(3)飲食指導:結合患者體重、血糖情況制定飲食計劃,控制好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的比例,指導患者定時、定量進食。(4)心理指導:社區活動中增加心理疏導,以幫助糖尿病患者克服對疾病的恐懼、焦慮、抑郁、消極等心理,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社區干預治療中醫護人員應跟蹤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若出現嗜睡、惡心、嘔吐、蛋白尿、四肢麻木、水腫等情況,應及時對癥治療,消除和預防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社區干預12個月后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紅蛋白及自我管理能力等方面的差異。
1.4統計學方法
所有相關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分析,正態分布、方差齊性的計量資料用(±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血糖指標干預前后比較
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說明干預組在血糖控制方面優于對照組。見表1。
2.2兩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比較
經社區干預12個月后,干預組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0.01)。見表2。
3討論
糖尿病作為當今世界上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其病程冗長且并發癥多,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3]。特別是老年人,身體機能差,活動少,更易引起血糖控制不佳。因此老年患者如何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就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4]。本研究旨在探討社區干預治療措施對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
糖尿病的治療與康復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而大多數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康復治療常以家庭社區治療為主,由于患者的特殊性,其自控能力等方面較薄弱,這就容易引起血糖控制不理想,并發癥增多,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5]。相關研究[6]表明,我國的社區醫療已趨于成熟,這就要求廣大醫務工作者充分利用社區醫療的優勢,幫助糖尿病患者改善其自我管理能力。
糖尿病患者的干預護理主要包括:對社區內的老年患者進行健康宣教,緩解存在負性情緒患者的心理壓力,幫助患者逐漸樹立戰勝疾病的自信心,從而使其養成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達到控制血糖,預防并發癥的目的。本研究通過社區干預的措施,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養成良好的遵醫行為。其中健康教育使患者生活習慣得到改進;運動指導使患者心肺功能得到改善,促進了新陳代謝,增強了免疫力;飲食指導使患者的積極主動性變強,對血糖控制起了關鍵作用;心理輔導使患者保持樂觀向上的愉悅心情,對于康復治療具有積極作用[7~8]。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干預后均明顯下降,且干預組下降更明顯(P<0001),而干預后干預組的糖化血紅蛋白明顯下降,對照組則下降不明顯,干預后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且干預組患者在合理飲食、按時用藥、堅持運動及自我監測血糖方面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表明社區干預治療使患者的身體機能得到改善,控制好血糖,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
綜上所述,通過社區干預的方法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進行干預,不僅讓患者的血糖控制更為穩定,且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可更好地配合醫生治療。因此,社區干預能夠有效幫助老年糖尿病患者認識疾病,提高自控能力,消除抑郁,改善生活質量,降低并發癥,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志忠,王亞平,劉麗君,等.170例糖尿病社區干預的經驗與效果[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10,11(11):11361137,1146.
[2] 劉玉紅,崔明,宋慧中.社區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遵醫行為的效果評價[J].中國糖尿病雜志,2009,17 (8):611612.
[3] 馬海燕,許亮文,高斌.社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及影響因素分析[J].健康研究,2010,30(2):112116.
[4] 黃芳蘭. 健康教育在社區糖尿病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右江醫學,2014,42(2):256257.
[5] 蘇英娟,黃淑嬌,葉煥珠.社區干預對糖尿病影響的臨床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2,11(3):198199.
[6] 沈妲.護理干預對社區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2):7576.
[7] Janocha A,Bolanowski M,Pilecki W,et al.Cognitive disorder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recognized depression[J].Neuro Endocrinol Lett,2010,31(3):399405.
[8] 蒙連新.創建優質護理服務提高 老年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J].右江醫學,2013,41(5):783784.
(收稿日期:2014-06-26修回日期:2014-10-13)
(編輯:潘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