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琳++朱宇婷
摘要:
隨著市場的大量需求,汽車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不再是一件奢侈品。而中國本土設計師面臨的是如何把握大市場,將自己本土品牌做大做強。中國加入WTO之后,隨之帶來的汽車產業沖擊是不容小覷的,那么,自主品牌汽車的未來設計之路將如何走下去,成為自主品牌汽車設計當下需要思考的問題。
關鍵詞:自主品牌汽車;高校培養;設計師
目前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已然是中國,但是國內大部分的汽車或是零部件都是由國外引進或是合資企業。國內的本土品牌仍不能起到絕對的主導地位,甚至是這個產業鏈的最低端,尤其是目前市場上的合資企業產品備受老百姓親睞,使得本土品牌設計的汽車前景堪憂。中國加入WTO后,全球將有大量的設計造型時尚、產品質素高的品牌汽車涌入中國市場,與國內的品牌一爭高下。
一、做中國自主品牌
中國汽車品牌要在國內乃至世界站住腳跟,必須做自主品牌。經過幾十年的歷練和打磨,中國汽車工藝已經有了較好的發展,在產品的質量以及技術上也有了一定的高度,那么,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培養一批有汽車夢想的本土設計師,在汽車的產品造型設計上完成一個質的蛻變。目前市場上很多汽車品牌在做廣告宣傳的時候都是說本產品斥巨資打造,使得很多民眾紛紛下單,這大筆的資金很多都是用來購買國外的設計公司的成熟的作品。也有一部分是廠商,為了省掉汽車高昂的設計費,直接拷貝國外一些成熟的作品,改造一個車前大燈或者門把手,這也使得國內一大批有夢想的設計師們“出師未捷身先死”。雖然這種做法不敢茍同,但這也是自主品牌必然走的一條路,雖然我們主張本土設計,但是中國設計師沒有一個很好的大環境來打扎基礎,而一邊模仿歐美成熟車型,一邊自主設計產品,也使得這幾年汽車企業基本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設計理念,這是對未來的設計走向也起到了一定的奠定基礎。
近年來,雖然模仿的國外成熟車型銷量仍然占據頭籌,但國內的設計賣點開始傾向于自主設計和研發,盡可能的擺脫對意大利等國外設計公司的依賴。當然也有一些是合資企業,他們都是用合法的模仿來進行造型設計,或者找的設計公司是同一家設計公司,設計風格上基本雷同,再加上一點本土設計元素,這樣也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二、中國本土汽車設計公司的一席之地
在競爭激烈的汽車設計公司中,也有中國本土汽車設計公司的一席之地,雖然他們沒有歐洲設計公司有較高的評價和高度認可,但是他們在近十幾年中也有了自己較全面的設計團隊,設計的車型也在市場上占相當一部分的比重。上海泛亞汽車和同捷科技就是典型的實例。中國第一輛概念車“麒麟”、第一部在國外發布的中國概念車“鯤鵬”、10萬元家轎“賽歐”等都是泛亞汽車的成功作品。同捷在模具設計制造方面更屬亞洲第一的規模和水平。我們所熟知的有長城炫麗、酷熊、哈弗M1、M2,江淮賓悅等自主品牌車型,在市場上都有很高的銷售量。
三、中國汽車設計存在的問題及未來之路
盡管中國汽車設計沒有一個良好的設計氛圍,究其原因:一部分是來自中國自主品牌的老板們,另一部分是中國高校教育中教師的“零實踐”。這兩點是影響和阻礙中國汽車設計的發展和未來。自主品牌汽車的設計之路要有一個很好地發展前景和未來,必須有規劃的合理解決這些問題。
第一部分:在中國,大部分老板把設計師當做方案策劃者,而并沒有真正“放權”給他們,通常一個新款車型可能要拿出幾套甚至幾十套方案來供公司高層做選擇,最終擁有選擇權的往往是不懂設計的最高層BOSS,他們選擇的方案很可能就是最普通最沒設計感的造型,也是設計師們不太青睞的作品。這樣導致一些設計團隊為了迎合老板和通過率,限制自己天馬行空的設計思維。一些老板甚至不信賴自己的團隊,總是拿國外的作品來比較,不考慮市場需求,高估自己的品味并把這些附加品強加到新產品中。這不能說事老板個人的問題,同時設計師們也應該有自己的堅持和目標,這樣,才能使雙方的合作達成一致的目標。
第二部分:中國高校教師自身企業實踐的有待提高。高校是出設計人才的地方,對于每個設計師來說,都是必經之路。而現高校很多教師都是從學生到教師,從學校到學校,他們的成績往往名列前茅,在理論研究中都有很深的造詣,但是他們缺少實踐,就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而不是一味的講授。當然這不能只指責從學校到學校的教師們,他們也有可能被一些更沒有經驗的人教導,這不是哪一個人的錯,而是中國大環境造成的現狀。有些正在轉型的高校就是意識到了這一點,從而使教師們在暑假或科研方面,多與企業接觸,甚至是聘請企業專項人才來開講座,實踐指導,這些都是很好的解決這些現狀的好方法。
四、結語
想要真正的強大,必然需要自主品牌,中國汽車設計行業離不開本土設計師,未來設計走向也必然是自主品牌與本土設計師的強強結合,我們期待著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更期待著高校能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設計師,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需要這群擁有汽車夢想的中國本土設計師和設計企業,未來的汽車設計就是堅持,堅持夢想,堅持做下去!
【參考文獻】
[1](英)朱利安//哈皮安-史密斯,現代汽車設計概論[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
[2]張炳力,汽車設計[M]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
[3]烏林高娃,中國汽車設計現狀與設計師的未來,http://auto.sina.com.cn ,2012.4
【作者單位:安徽工程大學機電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