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提供





20世紀初,以徐悲鴻為代表的一批中國有識之士遠渡赴法,他們將一種傳統引向另一種傳統,從法國傳到中國。而這批留法藝術家在法國探索藝術之路的經歷,也正是中國美術走向現代這一探索過程的真實寫照。
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是鎮守傳統的“堡壘”。19世紀以來,大衛和安格爾訂立了法國學院繪畫的規則:素描重于色彩,歷史題材繪畫凌駕于一切其他類別。徐悲鴻通過了極為嚴格的入學考試,成為美院精英中的一員。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日前,由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徐悲鴻紀念館、巴黎高等美術學院、河南博物院共同主辦的“大師與大師——徐悲鴻與法國學院大家作品聯展”在中華世紀壇世界藝術館開幕,并將持續到8月3日。這次展覽是向選擇了法國的中國現代美術先驅者的一場致敬。
展覽展出了徐悲鴻先生及法國學院大家們的繪畫作品共123件,其中包括徐悲鴻先生留學法國期間的四位法國導師弗朗索瓦·弗拉孟、帕斯卡·達仰-布弗萊、費爾南德·柯羅蒙、保羅·阿爾伯特·貝納爾的重要代表作品,呈現出這四位法國導師對徐悲鴻的未來所產生的非凡影響。展覽回顧了徐悲鴻先生青年時期在法國的藝術學習的探索經歷,梳理了中國現代美術創作和美術教育在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發展脈絡及其重要成果,呈現了這一時期發生在中國與法國之間的一段標志性的文化藝術交流史。